分享

马仲全|大关的“红旗渠”

 夏德明 2023-05-20 发布于山东

上点年纪的人也许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部国产纪录片《红旗渠》风靡全国。片中,河南林县人民为引水入林而战天斗地、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中国人民,也正是这样一个人类水利史上举世无双的宏伟工程,使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每当勤劳憨厚的大关人民提起这事,马上又会联想到家乡的“红旗渠”——出水堰。

连绵的群峰,峻峭的山崖。一条人工大渠依山蜿蜒,如同一条玉带缭绕山腰,把出水洞泉水引向翠华镇、黄葛乡的村村寨寨。渠水清澈,缓缓流淌,穿过隧洞,跨越沟壑,一路欢歌,滋润着关河东岸的两万亩山地,养育着灌区125个村寨上万人口,给常年缺水的乡镇带来发展的希望,送去脱贫致富的缕缕曙光。

这,就是大关人民经历几代、长达40多个春秋,费尽移山心力建成的出水大堰,是大关人用心血谱写的改天换地乐章。人们自豪地把它称作“大关的红旗渠”,因为它就是林县红旗渠的缩影,是大关的幸福渠、富民渠。


出水堰,这条大关县最为宏伟浩大的饮水工程,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县城东部的半山腰,是大关县唯一的灌溉工程,动工修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初名“跃进堰”,后因其取水于出水洞而更名出水堰。到2002年4月,全长77.4公里的出水堰全部通水,灌溉面积覆盖玉碗、翠华(县城)和黄葛两镇一乡,沿渠配套兴建的电站、鱼池、便道早已发挥效益,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也给灌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在出水堰饮水工程全线贯通十周年之际,望着那清澈见底的甘甜泉水缓缓向北流去,饮水思源,我们忘不了那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忘不了那几十年对生命之源的追求与渴盼。


追溯大关历史,我们得知,解放前,大关水利设施微乎其微。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却有大片山地没有稳定的水源,靠天劳作,正常的生产尚且难保,就连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走向富裕。一方面,生产生活严重缺水,而现实中,关河水却浩浩北去,白白流淌。望着那一去不复返的生命之源自由“逃窜”,渴水的人们一遍遍呼唤:能不能让它为关河两岸的人民造福?1958年8月,县委、县政府顺应民心,正式作出决策:开渠引水,让关河水源流向缺水的田间地头!

当年,在省、地关怀下,大关人民开始修建这项功在千秋、惠及子孙的饮水灌溉工程。2500名民工扛着简单的行李,头顶骄阳,开进丛林深箐,扎营岩畔沟侧,把修筑大堰引关河源泉浇灌田地的构想变成了行动。

然而,由于这里山高坡陡,地势险峻,到处一片峭壁悬崖,工程建设难度很大。经反复勘测,欲想达到最为理想的受益面积,渠道必须经过令当地人谈之色变的观音岩、庙子沟、滴水岩等“十大悬崖”。凭着摆脱困境的毅力,靠着钢钎挖锄、肩挑手端的人工劳作,短短两年时间,大关人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57公里长的大堰基槽,渠道枢纽及沿线灌渠、排洪沟等配套工程亦相继动工,堰渠也部分通水。

今天,当我们游览黄连河风景区,踏过用雕花石板围栏的一段段渠埂,望着清澈见底的出水堰水流,我们难以想象,当年的建设者们是以怎样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将这项悬崖工程开凿出来的。


出水堰工程从1958年8月动工兴建,至1981年7月续建完工,历时23年,共耗资1193.56万元。起初抽调翠华、黄葛、上高桥公社的民工2500人参加会战,1960年增加到5000余人。整个工程建成时,控制面积7.35万亩,灌溉玉碗、翠华、黄葛3个乡镇9个村委会98个社的耕地1.29万亩,占灌区总土地面积的17.57%,是大关县内水利工程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工程。


1983年到1994年,地、县分批投入资金处理险段,维修堰渠,力保安全通水,于是,民工们陆续完成渠首12公里沟渠的三面衬砌,完成谭家梁子明渠改隧洞220米,完成杨家坪子防滑坡建隧洞580米和大树槽明沟改隧洞500米的险段工程。在那个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年代,连续完成悬崖上的千米隧洞,其工程是何等的艰险啊!出水堰一旦建成,便在时光的流逝中默默地发挥着巨大作用,而毗邻的黄葛田元大片土地急需引灌却无沟通水。1994年,一份田元村民要求延伸出水堰的报告送到省里,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用“以工代赈”资金延伸17.7公里堰渠。朴实的村民又一次举起镐锄,峭壁开战了。到1996年底,完成9公里沟渠,渠水终于送到了干裂的田元,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2000年,田元村被列为国家生态工程开发区,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又拨给专项资金,出水堰建设再次掀起高潮,工程进入正规有序、立足长远的操作阶段。后经县委、政府努力,又争取到1700多万元资金,总算彻底解决了出水堰的引水、断水、渗水等问题。到2001年底,尾段延伸及配套工程顺利完成。

在饮用着甘甜乳汁的今天,大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这条“生命线”,数十名关河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据《大关县志》记载,至1993年底,该县水利建设工程共死亡、伤残385人,其中在29项中、小(一)型水利工程中因公死亡的126人中,出水堰工程就有58人,占46%,而这些英魂仅仅是在开初的两年时间内、在57公里长的地段上留下的,即1公里水堰就牺牲了1位英雄,这是何等的壮烈啊!在这些烈士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仅有17岁,绝大多数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

时任出水堰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共产党员麻旺成,施工中白天黑夜与群众一道奋战在水利工地上,1959年4月11日,在攻克匡家梁子,放炮炸岩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就在同一工段的匡家梁子,还有同时牺牲的两姑嫂,她们是上高桥乡回族妇女马金花和撒玉翠。1959年11月,正当工程顺利进行时,遇一巨石横卧沟心上端,影响了施工进展。指挥部要求及时把石脚掏空,将大石撬滚下岩。连队组织十余人的民兵班突击了一上午,巨石仍未松动,大家便歇工吃饭。两姑嫂胡乱扒了几口饭,未作一刻休息,提前又到工地掏石脚。不料石脚松动,巨石翻滚,猛然将二人撞下山谷,年仅23岁的马金花和21岁的撒玉翠双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徜徉在静静的堰沟上,凝视着缓缓流淌的青山碧水,建设者们叮叮当当的击凿声仿佛又在耳旁。当年他们就靠那一锤一錾地敲,一炮一炮地炸,一寸一寸地抠,整整坚持了23个春秋!多少人奉献了青春,多少人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今天的甘泉乳汁。

正如原大关县委书记郑艺所说:“出水堰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一部大关的历史。它是一部见证大关人民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大关人民的发展史。出水堰记载和见证了大关人民同自然抗争、向环境挑战、改天换地的奋斗历程;它也反映了大关人民生生不息、百折不挠、遇险愈坚、永不放弃的发展历史。同时,它直接地参与了大关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关人民一道为改变家乡、发展经济而做出了巨大贡献。出水堰是一座丰碑,它记载了大关的过去,反映了大关的现在,昭示了大关的未来,尤其是它把那些已长眠九泉的英灵——永远记载!” 
(作者系昭通市回族学会副会长,原大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