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德 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混乱有忠臣。 小故事看人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道德经》义工领导力之十八--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我们首先还是既来之,则安之,先让自己调整姿势:站神仙,顶天立地;坐神仙,脊椎挺直;睡神仙;走神仙。姿势调整好之后,我们还要让自己的呼吸变得均匀、缓慢、深长。这样我们才慢慢地从一个纷乱复杂的红尘滚滚,进入了一个修行的状态、学习的状态。然后要从这个物质世界穿越出去,进入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我们道系的一个精神家园(精神世界),我们进去之后才能与今天的课程相匹配。不然的话,我们很难去领悟,因为今天这一课是特别地重要,而且也是人们特别不明白、搞不懂的。 正因为我们不明白人生很多的道理,所以才吃尽了苦头。不仅我们自身吃尽了苦头,可能我们祖祖辈辈都吃尽了苦头,我们的子子孙孙也会吃尽苦头。而老子站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实相,所以他通过第十八章来告诉我们怎么样才会从那种苦海之中慢慢地浮出水面。 我们要想理解他,就要先来看看原文。再来看看两个小故事,大家才可能理解今天的内容,不然还是很难理解。 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按照字面理解的话,都不用我解说,因为几千年已经有好多好多人做了注解。如果我们就是这样去理解《道德经》的话,那就是站在山脚下的。 我们为了不要站在山脚下,就要慢慢腾空而起,飞跃到山顶,站在云端一览众山小,我们才能深深地理解这第十八章的老子的慈悲之心。并且用于我们自身的生活、工作、学习,这样它才有价值。不然我们学了再多的知识,它也不能指导自己,那么我们的人生依然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没有任何的价值。 那么这一章到底讲什么呢?来,我们看一下《水浒传》里面有个小故事,非常经典。 讲了有一个人叫高俅,实际上他在起步的时候是一个破落户。什么叫破落户?就是家族败落,一无所有,在社会最底层,这叫破落户。然后他的运气来了,有人把他推荐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其间转了好多道弯,因为大家都瞧不上他是一个破落户,就不想要他,但是又不好把他退回去,所以就推荐到另外一家。这样辗转反复,他就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在这里做了一个最底层的被人使唤的奴仆。 这一天,这家人举行了一个盛大接待仪式,来了一位王爷。这位王爷很喜欢踢气球,这是什么呢?是古代的一种娱乐的项目,有点像踢足球。《寻秦记》里面讲的踢蹴鞠,与这个相类似,有点像杂耍。王爷在踢的时候,不小心没有接住,就踢到高俅身边。而他在后面正好服侍王爷,结果他赶紧下场去踢回去,非常漂亮。 那个王爷一看,哇!这个人踢得这么好,就问他是谁,他就告诉他是什么什么的一个仆人。然后这个王爷叫他:“来!下场来踢几球。”他不敢!因为他知道这人是个王爷,而他本人的身份是最低贱的,是一个被人使唤的,他不敢去。这个王爷反复说了好多次,命令他去,他终于没办法,因为不能违背王爷的命令,赶紧下场就踢。 由于这个高俅在平时,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属于那种二流子或者是什么的,反正不务正业,一天在社会上乱玩乱耍的这种人,他就把这个气球踢得特别好,因为他整天就在玩,也特别会玩。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打起十二分精神,踢得特好,特漂亮。王爷太高兴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陪自己玩的!就向那个主人把他要过去做奴仆。那个主人当然高兴,因为王爷是皇帝的儿子。 去了之后没有过多久,这个王爷的父亲(也就是皇上)驾崩了,他成了太子,后来顺理成章做了皇上,这个高俅也做了一品大员。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看能领悟到什么? 好!我再说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西游记》更有趣,因为我们知道《西游记》是《道德经》的故事化,它在讲故事。但是,它里面又放着《道德经》的智慧与道理。 这是什么故事呢?是唐僧已经到了灵山宝殿,如来已经让他去取经,他就去取呀取呀,取了好多各种各样的经。这个时候,那里有两个让他们取经的如来的弟子就问他说:“圣僧,你从东土到这里来,有什么人事送我们的?快拿出来!我们好把经传给你!”什么叫“人事”啊?“人事”就是指金银珠宝,或者稀奇古怪的奇珍异宝。 唐僧完全懵了,说:“弟子从大老远来,哪里备得什么人事啊?没有。”这两个尊者就笑了:“哦!没有啊?好好好!既然是白手来祭祀的话,后人就会饿死!”孙悟空非常不高兴,还告了他们一状。然后那两人就把经给到他们,结果最后发现是无字的真经,一个字都没有,最后又回来拿到了经。这又是一个故事,是人事的故事。 ![]() ![]() 大道废有仁义 为什么我今天讲十八章来讲这两个故事?其中的奥妙就在这一章。 “大道废有仁义”,为什么大道废有仁义呢?“智慧出有大伪”,为什么智慧一出来就有了大的虚伪呢?六亲不和,为什么反而有孝慈、有孝心、有慈爱呢?国家混乱的时候,就是国家乱套了,这个时候反而有了忠诚。 你看这不是很矛盾吗?因为我们都认为智慧、仁义、孝心、慈悲、忠诚,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词啊!为什么在老子眼里这些都是问题之所在?是我们苦海的根源?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在苦海之中泡着。如果这些东西消失,那么苦海也就消失掉了。 这一章到底讲什么呢?其实也就两个字,或者也就是四个字。如果我们读了《道德经》十八章,读不出这两个字,或者读不出这四个字的话,我们就是拿到了一本废书,对我们人生修行、生活、工作、毫无益处,就成了书呆子了!我们就被锁死在这个文字之中了。 那么到底是哪两个字、哪四个字呢?非常简单,我那两个故事其实已经点破了这一点,只是大家可能没想到,我今天就跟大家点破它吧!两个字就是“人事”(人类的人,事情的事),就这两个字。这十八章就讲这两个字,讲人讲事。那么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四个字就是你到底是学习做人还是做事?就四个字啦。 就是这一章,如果你真正直击它的灵魂,穿越它的文字,打破它、敲碎它,你会发现它其实讲的是做事或者做人。 如果大道立,我们人人都遵循大道,我们都有道有德,那么我们不需要任何的技巧,我们不需要学习做人,我们只需要做事,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如果我做一个木匠,我只需要学习怎么做好这个木匠;我炒一个川菜,我只需要学好怎么把这个川菜炒得好吃;我要扫地,我只需要研究怎么把地扫得干净;我要做科学家,我要写论文,我只需要研究怎么把论文写好,这叫做事。 在大道立这个情况下,在我们人人都遵守道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做事,谁把事做得漂亮,谁就会脱颖而出。比如我去参加比赛,我只需要把这个比赛,比如说踢气球也好,踢足球也好,我把它踢好,我就脱颖而出了,这就是大道立。 但是大道废呢?就是大家不遵守这个道,那么仁义出,就要有仁有义啦。 什么叫有仁有义呢?就是我们要特别注重与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大道立,我们只需要去做事,把事情做好;而大道废,我们要仁义。仁义是什么?学习怎么做人,这就叫人事。 那两个故事,我们发现高俅是不是很会做事?整篇《水浒》全部看完了,都发现高球不会做事,不会做事却做到一品大员。谁会做事?宋江会做事,是基层干部;林冲会做事,是八百万禁军教头。其他还有好多好多,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都是很会做事的人,武功高强,这叫做事。 高俅呢?不会做事,啥也不会做。但是他为什么做到一品大员?因为他会做人,他讨得了王爷的欢心,讨得了皇上的欢心,所以一品大员坐得稳稳的。从最开始一直到《水浒传》全部走完,他都是稳坐钓鱼台,没有人可以把他这个位置撬开,把他赶下去!而下面会做事情的人呢?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例外,这就是大道废有仁义,就是这个道理! 《水浒》一样,《西游记》呢?《西游记》里如果没有人事就不传你经!传给你也看不到,一个字都没有,你非得拿人事来。后来回去之后,唐僧拿出来他的宝贝--那个价值连城的东西做人事之后,他得到了有字的真经。这是什么?这叫人事。 整个西游路上你是在做事,但是只会做事是不行的,你还要会做人,所以最后因为学会了做人,拿回了真经。再看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我们发现谁在做事啊?孙悟空做事,费力不讨好,打妖怪打到他头痛。为什么?紧箍咒念他!沙和尚呢?沙和尚只会做事,啥也不说话。还有白龙马,只做事啥也不说。里面最会做人的是谁啦?猪八戒。最后的结果呢?结果叫做净坛使者。也就是说,所有有油水的全给他,天下的所有好东西都给他,叫净坛使者,专门去收好东西。这就是做人的道理。 所以说我们很多人,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这才是他真正进入红尘滚滚的第一步。很多人在单位上被穿小鞋,很多人觉得我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得到那个好处?很简单,因为你不会做人!你要知道你生在一个什么地方!生在一个叫大道废有仁义的地方,你要学会做人,否则不会有任何的好果子。 我们的听众都有福了!你们一定要让你们的小孩,还有你们家的男人,只要他还没成功,或者正在苦恼之中,告诉他,苦恼的真正原因是他可能只是一个做事的人,还不会做人,赶紧学习做人。做人跟做事一样的重要,而且做人可能更重要。做人是有技巧的,你要去学习,否则就不知道怎么做人,那么你最终就会痛苦不堪。 ![]() ![]() 智慧出有大伪 接下来,“智慧出有大伪”,这个理解起来太简单,你想想我们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与国家征战,里面的很多人,如苏秦、张仪等等很多的纵横家,他们是什么?他们是智慧啊,口才非常好,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说动天下,叫什么?大伪(虚伪)啊!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祸心,外面是糖衣炮弹,里面包藏祸心,这叫大伪! 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懂“智慧出有大伪”的话,我们将一生都在苦海之中。出门就会遇到一个坑,出门就遇到一个坑,来了一个人就是一个坑。那么我们就要明白,所谓智慧,其实你可以换一个词儿,在老子这里叫怎么?叫奸诈、奸猾! 所以有好多人,他去做一些什么生意啊,做一些什么投资啊,做一些什么各种各样的事情,他都掉坑里去了,为什么?因为后面是大伪。怎么才能规避呢?你学了《道德经》就规避啦。 《道德经》很简单,要和慈悲善良之人打交道,要和慈悲善良之人做生意,要和慈悲善良之人做合作伙伴,就这么简单。
但是来了一个陌生人,你也不了解他的情况,你也不了解他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啥也不知道,你就跟他做身家性命的投入,你所有的积蓄就投进去了,那你就100%会遇到大伪。 为什么你会投进去啊?因为智慧出,对方很有智慧,很有技巧,很有话术,把你套进去了!叫勾引术、勾魂术的这些都叫大伪。 所以理解了《道德经》,我们再跟任何人打交道,就要至少花一年的时间,慢慢地理解他,了解他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如果觉得跟自己相匹配,与《道德经》的圣人之言相匹配,好,可以合作了,可以身家性命相托。 ![]() ![]() 从做事变做人 下一句,六亲不和为什么还有孝慈呢? 很简单,如果六亲非常地和谐,还需要这些吗?不需要啊,直心是道场啊,我想怎么说就可以了,我真实的表达就可以了啊,但是正因为六亲不和,这些亲戚朋友都是很虚伪的,或者相互之间有矛盾的或者有问题的,那么谁会装谁就是赢家。 他就是装出来的,装得很有孝心,装得很有慈爱,那么他的名声就好听,就可以美名传千里,这是老子所反对的,但是,这就叫人事,你要懂。 你不懂你就会很糟糕。因为别人装得很好,你却直心是道场,那么你就显得最坏,而别人很好,那么你到任何地方都不受欢迎,而他们受欢迎。所以说这一章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从做事变成做人。 国家混乱有忠臣,同样的道理,他只不过是从一个一个的人,一个一个的家庭,慢慢推导到国家,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 国家如果很顺畅、很好、很兴旺的时候,哪需要什么忠诚呢?每个人直心是道场,把手上的事做好就行。 所以说大道立的时候,大家只需要做事,把事情做好。但是大道废的时候,国家混乱的时候,要学会做人。 就像刚才讲的高俅,他在皇帝眼里,就是一个忠臣。而那些《水浒》里面的一百零八将,帮他打天下、征战四方,他反而觉得那些都是奸臣,全部杀之而后快!这是国家混乱的原因,是大道废了,就会有这个结果。 那么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多不多?这种那就太多了。包括前段时间看的《满江红》,一样的,在皇帝眼里谁是大忠臣啊?秦桧呀!谁是奸臣呀?岳飞啊!杀之而后快!为什么?因为谁在做人?谁在做事?水浒一百零八将是在做事打天下,帮助皇帝,而这个岳飞在做事,是一个大将军,做事是不得好报的,做事会倒霉的。真正幸运的是一些什么人呢?做人,学习怎么做人。做人,怎么讨得那个领导干部的欢心,他就会过得很滋润。从开始第一集一直活到最后一集,不仅很滋润,还得善终,这是做人。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觉得历史上有一个人好像不是这样的--魏征。我们觉得魏征好像在做事,在做一面镜子,好像在反对李世民。这是一个误解,天大的误解!一定要知道魏征是个什么人!他是一个有道之士,是道士啊,也就是说,他对老子《道德经》是精熟的,他深深地吃透他的这个灵魂,是门内之人,是传承者,他理解啊。 所以说,他跟李世民,看起来好像是怎样怎样,其实他是有技巧的,他会做人。若不会做人,早就十个脑袋都不够砍。李世民砍掉了好多好多人,不会说话的都被李世民砍掉了,为什么不把这个魏征砍掉?因为他会说话、会做人,所以记住:只有会做人,大家才会过得越来越好。 越是底层、越是普通人,他们越觉得要去学一点什么知识,认为只要学一点什么本事就好了!其实好不了啊!你还得去学会做人! 所以, 第一等人(最高级的人)是又会做事又会做人,这种人必成大器; 第二种人叫什么?不会做事,但是会做人,这种人虽然不能成大器,但是会过得很滋润 然后就是不会做人只会做事,这种人可能很多时候,会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 ![]() 进入精神世界 讲到这里,今天的课程差不多了,大家一定让家里的不走运的、倒霉的或者在坑里的男人们,好好来学习一下《道德经》第十八章,让他理解。小孩子,如果还是个小孩子,还听你的话,赶紧地学习《道德经》十八章,让他理解,不仅要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 而且做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他从现在开始,学上十年可能才能掌握。否则的话他不能掌握的,他不知道什么叫“做人”。“做人”说白了就是讨得周围所有人的欢心,就叫做人。但是,怎么样讨得而不见虚伪(很真诚),那就是要学习,要吃透这个。 好啦,今天的课程到现在就差不多圆满啦。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听众,从这个纷纭复杂的苦海之中跳出来,这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进入彻底的精神世界。
所以一定要学会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怎么让大家感觉舒服,而宁愿自己不舒服。因为这个过程可能你心里面不舒服,为什么?你得在心里面先打腹稿怎么去说话,你得先在心里面想清楚,今天到哪里去,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大家会高兴,这个是不舒服的。 但是宁愿自己委屈,也不要让别人觉得自己说话难听,做事不圆融。然后才慢慢、慢慢进入彻底的精神世界,追求真我、大我。其实放大格局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解决得好了。 大家好好感悟,因为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做抛砖引玉,直接把大家带到山顶来看这第十八章。大家再来温习一遍吧--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