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婷玉:傣族织锦支系地域的纹样特征及矢量化研究

 掌染草2012 2023-05-24 发布于安徽

· 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期刊
· 浙江树人出版奖获奖期刊
·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 纺织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
· CSCD收录期刊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 SCOPUS收录期刊

摘要

傣族织锦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民族支系和地域分布广泛,其图案具有明显的支系和地域特征。为深入挖掘傣族织锦的纹样艺术特征,分析和研究制定傣锦数字化技术标准及矢量化呈现,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文章重点分析了云南境内傣族3大支系的傣锦图案特征,以及云南傣族2个地区的傣锦图案特征,并用Matlab设计出了适合傣锦自动矢量化的软件。通过研究发现:云南境内的傣族主要有傣讷、傣泐、傣雅3大支系,分布在西双版纳和德宏2个地区;傣锦在艺术风格和图案内容上主要形成了动植物纹样傣锦和几何纹样傣锦两大类型,其中西双版纳傣锦主要以动植物纹样为代表,德宏傣锦主要以几何纹样为代表。

来  源《丝绸》2023年 第60卷02期 

作  者: 方婷玉, 艾惠花, 李启正, 祝成炎 

( 1.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杭州 ; 2.西双版纳聚匠非遗文化传播交流中心,云南 西双版纳 )

关键词:  云南; 傣族支系; 织锦; 傣锦; 少数民族; 织物纹样

作者简介: 方婷玉(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纺织技艺挖掘及现代化。


研究背景

傣族也称泰族、掸族等。傣族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一个分布极其广泛的民族,除了中国云南省有傣族的分布,境外的缅甸、印度、越南、泰北、老挝等多个省市都有傣族分布。傣锦虽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学术界中关于研究傣族织锦的文章很少,研究傣锦图案的文章就更少了。一般都是研究黎锦、壮锦的文章居多,而且国外学术界对于云南傣族织锦图案的研究几乎没有。在知网数据库中(截至2022年12月15日),可以搜索到的以傣族织锦为关键词的文章仅56篇,以傣族织锦图案为关键词的文章仅10篇,并且无英文文献。因此,笔者赴云南实地考察了西双版纳和德宏两个地区的傣锦,在西双版纳调研了西双版纳聚匠非遗文化传播交流中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景洪市嘎洒镇曼乱点村国家级传承人玉儿甩的工作坊及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委会曼龙代村的省级传承人咪香应的工作坊,在德宏调研了德宏州博物馆、德宏州文化馆、德宏州图书馆与芒市镇等相村省级传承人雷安座的傣锦坊。笔者搜集了傣锦相关的1 500余张实物图片、105篇文献资料及相关书籍3本,最后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不同支系地域的傣锦纹样特征并将其进行矢量化的呈现。

傣族织锦的历史溯源

图片

傣族传统织锦具体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的记载。在可考的历史文献记载中,早在东汉时期,傣族的先民不仅学会了种桑养蚕、纺织成布,而且他们懂得将布帛染成彩色,给衣服和丝织品刺绣。根据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哀牢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

唐代时期,傣族织锦技艺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时的傣族妇女身着用“娑罗树子”纺线织布做成的衣裙,称之为“五色娑罗笼”[1]。根据唐代樊绰的《蛮书·卷七》中记载:“白银生城、柘南城、寻传、祁鲜以西,蕃蛮种并不养蚕,唯收娑罗树子破其壳,中白如柳絮,组织为方幅,裁之笼头,男子妇女通服之。骠国、弥臣、诺悉诺,皆披罗缎。”

宋元时期,傣族人们擅长种桑养蚕、缫丝织锦。元代的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记载:“丝织傣锦质地细软,色泽艳丽,纹样繁复新奇,产量较高,非但'贵者锦缘’,民妇也'衣文锦衣’。”由此可见,当时的傣锦产量高、质地柔软、色泽光润[2]。不仅富人和贵人喜欢穿绣有傣锦的服饰,连平民妇人都会穿着绣有傣锦的衣裳。

明代时期的傣锦的织造工艺基本上趋于完善了。当时傣族人民会用蚕丝纺织五色锦,“丝幔帐”“兜罗锦”“绒锦”等都闻名于世,深受达官贵人的青睐,他们不仅自己使用傣锦,而且还把精美的土锦作为礼品上贡给朝廷[3]。明代的李思聪在《百夷传》中记载:“贵者衣用蚕丝绫锦,以金花钿之。”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云南百夷篇》中记载:“境内甚热,四时皆蚕,染五色丝,织土锦充贡。”

现代傣锦,图案更加华丽、颜色更加艳丽、材质更加优良、工艺更加精湛,目前大多仍然沿用手工制作,长期处于分散性、自发性的传承状态。傣族的各个村寨的妇女几乎都会织造精美华丽的傣锦,傣锦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运用于服饰上,也运用到个各种产品的设计中。图1是傣族织锦的发展历程。

图片

图1 傣族织锦的发展历程

Fig.1 Development of Dai brocade

傣族传统织锦

图片

云南的傣族织锦,是一种以丝、毛、棉、麻、木棉和金丝等为原料,以手工木质织机为工具,经提花、织造等工艺制作而成的长条形织锦物[4]。傣锦是傣族传统的手工艺品,其锦面平整光洁、图案清晰有致、历史文化悠久。傣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经断纬”。傣锦的图案题材主要分为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人物图案和建筑图案五大类,如表1所示。傣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单独式纹样和连续式纹样,连续式纹样一般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种。傣锦在材质上有丝织锦、棉织锦、丝棉混合锦及麻棉混合锦。傣锦在傣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体现了傣族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展现了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傣族是一个具有支系区分的民族,主要有傣泐、傣讷、傣雅3大支系。傣锦若按照支系划分,也就有傣泐、傣讷、傣雅3大支系的傣锦,若按照历史文化的发展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2个流派。而3大支系和2大流派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分割,西双版纳地区和德宏地区都有3大支系的分布,只是西双版纳地区以傣泐支系为主,而德宏地区以傣讷支系为主。本文采取支系划分法和地域划分法两种方法介绍傣锦的图案特征。

图片

2.1 傣族三大支系的传统织锦图案特点

傣族一共有9个支系,分别是傣讷(汉傣)、傣泐(水傣)、傣雅(花腰傣)、傣格(水傣)、傣皓(白傣/水傣)、傣朗姆(黑傣/汉傣)、傣亮(红傣/汉傣)、傣艮(水傣)和傣绷(水傣)[5],其中5个支系分布在元江流域,3个支系分布在澜沧江流域,1个支系分布在怒江、金沙江流域[6]。其中,傣讷、傣泐、傣雅和傣格4个支系来自中国云南,这4个支系的总人口达90余万,占傣族总人口的90%;其余的5个支系来自境外,其中傣皓、傣朗姆、傣亮3个支系来自越南,这3个支系的总人口约8万,占傣族总人口8%;傣艮、傣绷2个支系来自缅甸,这2个支系的总人口约2万,占傣族总人口2%[5]。而云南境内最主要的支系是傣泐、傣讷、傣雅3大支系[7],其中以傣泐支系为主。不同支系的织锦图案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表2为傣族3大支系的人口数、主要分布地及傣锦的主要特点。

2.1.1 傣泐支系

傣泐支系的傣锦图案特征:傣泐支系的村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因此傣泐支系的傣锦图案一般与佛幡紧密相连[7]。傣泐支系的傣锦有两种,两种不同材质的线织出的傣锦图案的纹样和质感都不一样。丝绵比较紧密,织出的傣锦纹样外观清晰有致、光洁匀整、整体华美精致;线棉比较松软,织出的傣锦纹样外观凹凸有致,整体质朴粗放[8]。傣泐的织锦的纹样题材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等图案,如大象纹、孔雀纹、植物花卉纹等。二是表现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图案。一般与人物纹有关,如人形舞蹈纹、戏马纹、舞象纹等,都是将人和动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三是能体现傣族民族特色的图案,比如傣族织锦中经常出现的傣族的佛寺、佛塔和房屋建筑[9]。纹样一般有单独纹样、对称纹样等,以白色为底布,色彩明亮艳丽,呈现一种欢快明朗的感觉。笔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博物馆拍摄了傣泐支系的典型纹样,如图2所示。

表2 傣族的3大支系分布及傣锦特征

Tab.2 Distribution of three branches of the Dai nation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i brocade

图片

图片

图2 傣泐支系的典型纹样

Fig.2 Typical patterns of Dai Le branch

2.1.2 傣雅支系

花腰傣因为妇女在腰间系一条五彩斑斓的花腰带而得名。花腰傣的织布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后汉书·西南夷》中就有关于织布工艺的记载:“哀牢人,五谷蚕桑,知染彩纹绣、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缎,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花腰傣服饰图案一般作为装饰物使用,主要用于包头、衣领、衣袖、衣摆、裙摆、腰带、围腰、绑腿等[10]。笔者在西双版纳省级传承人咪香应的工作坊中拍摄了花腰傣的绑腿,如图3所示。花腰傣的图案题材一般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动植物、日、月等,植物有狗脚花、八角花、芫荽花鳝鱼骨头等。花腰傣纹样一般都是以菱形、矩形、三角形等抽象的几何图形组合形成的纹样[11]。花腰傣一般以黑色为底布,纹样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显得大方正气。纹样大多都是以二方连续的纹样形式存在,一般不会以单独的纹样呈现。花腰傣不仅成为区分支系、地域、年龄、婚姻状况甚至贫富的标志,而且是织锦刺绣工艺原功利目的遗风的体现[11]。

图片

图3 花腰傣的绑腿

Fig.3 Leggings of Huayao Dai

2.1.3 傣讷支系

金少萍等[9]在《技术与文化——西双版纳傣族三个支系织锦技术要素的文化差异研究》中提到傣讷支系的村民织锦的图案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中,其中织锦的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织造妇女穿着的筒裙。笔者在德宏州文化馆中拍摄了汉傣的筒裙,如图4所示。并且傣讷支系因为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织锦的图案纹样和汉族的织锦很相似[9]。傣讷织锦的图案题材一般是几何图案经过变形重组形成的几何纹样,织锦纹样大多为二方连续排列的菱形条状纹样,纹傣讷的织锦相比傣泐织锦而言颜色更加艳丽、图案更加柔和,颜色和花纹都符合中原的民间审美,纹样的颜色一般是红黑白三种颜色相间,但也有各种颜色夹杂使用[12]。

图片

图4 汉傣的筒裙

Fig.4 Han and Dai people’s tube skirts

2.2 西双版纳和德宏傣锦图案纹样特征

傣族织锦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现如今傣族织锦主要分为3个流派的傣锦,分别是西双版纳傣锦、德宏傣锦和玉溪傣锦[13]。因为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又由于过去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所以与外界的文化及各方面的交流都很少,其织锦技艺都是在本民族先前纺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融合了一些临近地区的织锦技艺。德宏地区的织锦不仅受到蜀锦技艺的影响,而且由于过去的德宏地区位于南方南丝绸之路上,因此也受到了中原地区、印度地区和缅甸地区3个地区的文化影响。这2个地区的傣锦纹样和颜色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表3为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的图案特征分析。

表3 西双版纳和德宏傣锦图案特征对比

Tab.3 Comparison of th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Xishuangbanna and Dehong Dai brocade

图片

西双版纳傣锦:西双版纳傣锦主要是棉织,图案题材主要来自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如大象、孔雀、马等纹样。因为西双版纳民众信仰宗教,所以傣锦跟佛幡密不可分,图案纹样一般是各种神兽,比如狮子,这些神兽的造型一般是正常动物的变形,腿短手短、鼻长头大、身体肥胖[13]。还有很多来自大自然的其他景物,如日、月、房屋建筑、人物等[14]。这些具体形象的纹样,有些是来自大自然,有些是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一些来自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这些具体的形象经过写实、变形、夸张等处理,并与几何纹样结合在一起,使其图案化,最终形成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傣锦图案纹样。西双版纳傣锦在色彩上简约质朴,一般以白色棉线起经,用不同颜色的棉线作纬线织花纹,简而言之,以白为主,上织黑、红花纹,色彩简洁明朗,整体效果突出[15]。西双版纳的傣锦织物质地比较松软,纹样一般是一条带状的纹样,这些织锦纹样主次分明、富于变化、疏密相间、虚实结合,整体粗犷大方,有一种质朴之美[13]。表4为西双版纳一些传统的典型代表纹样。

图片

西双版纳有“动物王国”之称,这些动物都是吉祥物,而这些吉祥物中最常见的纹样就是大象纹和孔雀纹。傣族的大象纹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浓郁的文化特色。大象本身象征着庄严肃穆,大象纹样的织锦象征着风调雨顺、年谷顺成。傣族的大象纹一般有象脚纹、象足纹和象驮宝塔纹,而最常见的就是象驮宝塔纹。大象身驮着宝塔,周围再加上花草树木的点缀,主次分明、刚柔并进、动静结合,一方面有着威严稳健之刚美,另一方面又有着诗情画意之柔美。大象纹样一般为单独纹样、双象对称纹样,还有一种变形的大象纹样。孔雀是美丽、吉祥和善良的象征,孔雀纹样一般为单独纹样或者成对称的纹样。单独纹样中如孔雀开屏图纹,以孔雀图纹为主体,周围有其他纹样加以环绕;对称孔雀纹是左右对称的两只孔雀,两只孔雀中间和旁边衬以植物花卉等,纹样整体均匀工整、主次分明、层次感强。笔者在西双版纳国家级传承人玉儿甩的工作坊拍摄了傣族典型的动物纹样,如图5所示。

图片

图5 西双版纳典型的动物纹样

Fig.5 Typical animal patterns in Xishuangbanna

德宏傣锦:德宏地区很早就开始养蚕缫丝,因此德宏傣锦大多为丝织。在《景泰云南图经》中就有记载:干崖“境内甚热,四时皆蚕,以其丝染五色织上锦充贡”。又因为德宏地区的傣锦织造技艺受到了蜀锦发展的影响,所以织锦的经纬线都是用彩色的线,以经线为基础,纬线织花,织成的织锦图案纹样精美华丽、色彩艳丽[13]。而德宏傣锦色彩总体纯度高,一般以深色为底布,以黄色、红色、绿色等其他颜色织花。德宏的传统傣锦以蓝黑居多,色泽淳朴厚重,而现代傣锦随着原材料的丰富而色彩五彩缤纷。色彩的搭配一般以补色搭配和对比色搭配居多,具体没有过多的限制。在配色方面,经常将红、白、黄、蓝、绿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用在一个菱形纹样中,给人一种明朗热烈、色彩艳丽的感觉[15]。德宏织锦纹样以几何纹样为主,动植物纹样很少。这些几何图案都是来自自然界的植物与动物,经过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形成了以点、线、面组成的简洁有序、精美简约的几何图纹,一般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比如菱形纹、八角纹、牛角弯纹、象鼻纹、十字纹、万字纹、钱币纹、绕线板纹等,其中菱形纹是几何图纹中最常见的纹样,这些纹样将大自然之美织进了一幅幅织锦里[14]。表5为德宏地区最典型的一些几何纹样。

表5 德宏地区典型的几何纹样

Tab.5 Typical geometric patterns in Dehong area

图片

傣锦典型纹样的提取及其矢量化的呈现

图片

当前学术界对于傣锦的研究成果较少,并且傣锦面临着手工艺失传的危机及“泰国丝绸”的挑战。本文对傣锦图案的深入挖掘和分类整理,有利于傣锦图案的传承和发展。而傣锦的织造技艺主要是以挑花形式将图案织成织物,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生产效率低。本文将提出将傣锦图案矢量化形成矢量图,一方面矢量图更方便保存再利用,另一方面应用矢量图能够更高效地设计生产一系列产品。傣锦图案进行矢量化之后的矢量图可以应用到各种纺织品设计中,比如服装设计、文创设计等其他设计中。矢量化的应用可以推动傣锦图案文化传承保护及傣锦的创新应用,矢量化的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先用PS进行预处理;第二,将预处理后的图片导入自动矢量化的软件中进行自动矢量化;第三,将矢量图在PS中进行人工处理。

3.1 傣锦典型纹样的提取

傣锦的纹样一般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也有一些单独纹样,比如像大象、孔雀等动物纹样,佛寺、佛塔等建筑纹样。对于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纹样,提取出纹样中的单独纹样,便于之后的设计与应用,而原本就是单独纹样的就直接保留使用。笔者对收集到的1 500余张傣锦纹样进行整理后,得到了160张具有代表性的傣锦单独纹样,如图6所示。

图片

图6 160张典型的傣锦单独纹样

Fig.6 160 typical individual patterns of Dai brocade

3.2 傣锦纹样矢量化软件的设计和效果呈现

因傣锦几乎是纯手工织物,故傣锦图案不会像机织物图案那样平整光滑,它本身的图案就具有织物组织的特点,图案的轮廓都像网格锯齿一般,而图案几乎都是由几何图案组合形成的单独纹样,或者二方、四方连续纹样,而正是由于傣锦图案具有的这种独特特点,所以在矢量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意匠图形的概念。根据傣族纹样的特点并结合织物组织,将傣锦纹样放大并点绘在一定规格的格子纸上就会形成傣锦图案的意匠图,类似的每一个傣锦图案都可以找出一个最小的组织点,再在Adobe Photoshop中就可以将图案按最小组织点的比例缩小图案,然后将图案等比例放大。这也是矢量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点。用Matlab编程设计出一个矢量化的软件,如图7所示,这个界面下方有导入图片、矢量化和导出成SVG等按钮,为了完成矢量化的过程,需要将生成的矢量图保存为SVG格式,便于后期可以对矢量图进行编辑处理。矢量化软件的界面右边有颜色量化数、顶点百分比、最大均方差,多边形矢量化及贝塞尔矢量化两种矢量化的模式。一般颜色量化数和最大均方差设置为5,顶点的百分比设置为10。

图片

图7 矢量化软件的界面

Fig.7 Interface of vectorization software

这个矢量化的软件设计好之后就可以用于对之前整理好的160张典型的傣锦单独纹样进行自动矢量化,最后导出储存为SVG格式的图片。首先在将傣锦纹样进行自动矢量化前,可以用Adobe Photoshop将傣锦纹样进行预处理,比如将傣锦图案转化成二值图、进行平滑处理和噪声消除等。预处理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傣锦图案上的无关信息,提高后期自动矢量化的效果,减少后期的人工处理工作。将进行预处理的傣锦纹样导入设计的自动矢量化软件里进行自动矢量化,然后导出成SVG格式的图片。接着将导出的矢量图在Adobe Illustrator中打开,进行人工处理,比如线条的修正、调整颜色、线宽的调整等。最后得到傣锦纹样的矢量图,如图8所示。本文选择傣锦纹样中的马纹作为一个示例,将预处理后的马纹样导入到设计好的自动矢量化的软件里。先将颜色量化数和最大均方差设置为5,顶点的百分比设置为10,选择多边形矢量化和贝塞尔矢量化两种模式,点击Vectorize矢量化进行自动矢量化,生成矢量图;然后点击Export to SVG导出成SVG格式图片;最后在Adobe Illustrator中对保存的SVG矢量图进行线条、线宽的调整和修正、颜色的调整等,得到最终的矢量化马图纹。经过对比,多边形矢量化更适合于傣锦纹样的自动矢量化。

图片

图8 傣锦纹样马纹的矢量化

Fig.8 Vectorization of horse patterns of Dai brocade

3.3 傣族传统织锦图案的应用

傣锦因为有多种的图案题材,不同支系和不同地域的傣锦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设计应用中也可以有不同的使用。傣锦一方面可以作为装饰性应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宗教里的供奉,一般二方连续的几何纹样,因其简约、精美的特点,在传统的傣族服装设计中,可以作为袖口、领口、衣襟、下摆等部位的花纹,还可以大面积地应用在筒裙上。像动植物纹样及建筑纹样,因其本身带有的宗教气息,一般用作祭祀祈福的佛幡,佛幡一般都是以佛寺、佛塔等为主要纹样,再配以大象、孔雀、鸟、菩提树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所以,在传承和发展傣锦图案的基础上,应该重点注重对傣锦的创新应用。在保留傣族传统织锦本民族的特色下,可以对傣锦做一些创新应用,比如在服装设计上可以将傣锦的图案应用到现代服饰的设计中,改变传统傣族服装的面料、版型等,增大傣锦服饰的适用性。也可以将傣锦的传统图案应用到其他的服饰中,比如围巾、披肩、各种挎包等。

结 语

图片

傣锦图案精美、纹样丰富、色泽光润、技艺精湛、坚牢耐用、历史悠久,体现出傣族民族的审美特性和浓厚的宗教文化信仰。本文介绍了不同支系和不同地域的傣锦纹样特征,并且进行纹样分类和纹样寓意解读,设计出了傣锦图案的自动矢量化的软件,可以将傣锦纹样转换成矢量图,便于之后将傣锦纹样运用到各个设计中,比如服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各类纺织品设计中。但本文只针对3大支系和2个主要地域的傣锦图案进行分析,其他的支系和地域,像玉溪的新平、元江等地都有傣锦,后续可以更详细地介绍傣锦的其他支系和地域的傣锦图案特征。使用矢量化方法处理傣锦图案,以期建立一个傣锦图案的矢量化数据库,可以更加便于傣锦图案的储存、使用和设计。

(参考文献略)

PDF下载

@ 版权所有,转载需征得杂志社同意,并注明出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