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和尚鲁智深,为何一直自称“洒家”?有何特殊含义吗?

 新用户6516h3hB 2023-05-25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水浒传》当中,讲话蛮横的人很多,喜欢说诨号的人也不少,为什么像鲁智深那样自称“洒家”的人却寥寥无几呢?这个洒家又是什么意思呢?

洒家其实是关西地区老百姓的自称,关西就是今天的关中一带,既然是方言了,自然说的人就少一点。

其实洒家这个词,在古代的发音跟今天有所不同,是念作“zá家”,是不是有些电视剧里的太监也喜欢这样自称?因为在明朝时期,北方人会自称“洒家”,也就是“我”的意思,而当时的京城就是北京,所以慢慢就演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之所以会读zá,是因为这个字脱胎于“咱”,当然到了今天,平常读写也不用纠结于古音,正常念洒家就好了。

那这个“家”是什么意思呢?在咱们中国的传统用语当中,家是一种敬称,其实今天也有用到,像是艺术家、歌唱家、某某领域的大家。

在古代也是如此,必须是豪强,或者在某个方面有威望的人,才能自称为“某家”,像是贵妇去世以后,就会自称“哀家”,到后来慢慢就演化为只有皇室才能用的词语。

所以洒家一开始指的就是一类有身份的人,那您觉得是哪类人呢?是武官,地位地下的武官只能自称某,而地位高的武官,就可以自称为洒家。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江湖中人会自称洒家的原因,毕竟都是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凸显自己的地位。

而且《水浒传》当中,也不只鲁智深喜欢自称洒家,他还有一个老乡也喜欢,就是青面兽杨志,杨志自小流落在关西,在关西长大,当然就成了地道的关西人。

丢了生辰纲的杨志,极需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在曹正的建议下,他决定夺取二龙山,自己当老大。结果他就遇见了鲁智深,两人厮打的过程中听出了对方的口音,立马就都停手了,转眼就跟失散多年的朋友一样,在树林里说了一夜的闲话。

口音,其实就是一个人身上的地域坐标,或者说是一条纽带,联系起相似相亲的人。所以我想,之所以只有像鲁智深这样极少数人说“洒家”,可能就是想凸显他们身上的特别,毕竟一个花和尚,最后却一直是一个秉信佛法的人,倒更显得其他角色庸俗了。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