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味”美食: 台山咸鸡

 一葉一如来 2023-05-26 发布于广东

“上味”,台山方言中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词语,是台山及广东江门五邑地区食盐的俗称。“上味”字面意思为上等味道,即美味、精美食品,故又是食盐的雅称。“上味”一词的出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断酒肉文》: “此非正真道法,亦非甘露上味。”佛教经典《楞严经》卷三也有记载:“酥酪醍醐,名为上味。”台山人将食盐称为“上味”,是千百年生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台山有漫长的海岸线,有辽阔的沿海滩涂和低洼平地,还有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先辈们凭着勤劳和智慧,很早就掌握了“煮卤为盐”的制盐技术。台山的制盐业可以追溯到汉朝以前。隋唐时期开始兴盛,至今已持续1400多年。

台山人用“上味”巧制了种种台山特色美食,比如台山咸肉粽、咸鸡笼、咸汤圆、咸虾羔(虾酱),广海咸鱼等。

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上味美食之一的台山咸鸡。

台山咸鸡皮香、肉香、骨香,百食不厌。它与客家盐焗鸡异曲同工,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无论在我家乡台山、五邑,在广府,还是海外华侨华人中,都极受欢迎。咸鸡有各种吃法,可以手撕咸鸡肉,拌上花生油芝麻,吃起来香喷喷,齿颊留香。也可以咸鸡焗饭,一块咸鸡可以吃一碗饭,真是美哉,妙哉!

客家东江菜系中,盐焗鸡非常出名。追寻其本源,其实就是咸鸡。东江咸鸡和台山咸鸡,也许原本就是一家,它的创制,大抵与古代南迁相关。台山人和梅州客家、惠州客家都有由中原搬迁南粤的历史。那时候,还远不是“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年代,天下并不太平,南迁也许就是逃难,沿途坎坷艰险,忍饥挨饿在所难免。出门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把饲养的家禽、家畜带上,以维持长途跋涉的营养所需。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它宰杀;为防止变质,就把光鸡蒸熟,扔进盐缸,然后再盖上一把盐。这就是最原始的盐腌渍技术,我们聪明祖先的发明。至于台山人和客家人谁先掌握了这种技术,则难于考证了。如果要补发技术证书或奖状,那就让双方后裔代表一起上台领奖吧。

人的脑筋不停转动,在“食不厌精”的精神激励下,人们总是在不断改良食物制作技术和烹调技艺。于是,客家咸鸡其后就有盐焗鸡的演变。不过这一变,就变得相当复杂。特别是在高级饭馆和豪华酒店大厨师的精心设计下,不但制作工艺繁琐,材料和设备要求也提高了许多。做一只约1200-1500克的盐焗鸡,粗生海盐用量不少于2500克、四张纱纸(不易找到),另需生姜、芫荽、葱、八角、沙姜、味精、老抽、绍酒、精盐、芝麻油、生油、猪油等各种配料,还得准备一个特大号的砂锅和炒盐的铁镬。这就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制作的平民美食了。台山咸鸡保持了简单易做的制作传统,更原汁原味,更能家喻户晓——只要把劏洗干净、晾干水的光鸡隔水蒸熟,搽“上味”,用盘碗盖着或保鲜膜包裹(防止水分流失,保持鸡肉的嫩滑),放一晚,待其入味即可。

当然,要做得好,有些细节还是要注意的。以我自己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隔水蒸煮15~20分钟(视鸡只的大小和是否冰冻过而定)。要蒸熟,又不要蒸“老”了。蒸13~15分钟时,可用竹木筷子在鸡肉最厚的部位插下去,能顺利穿透即可。

2、搽“上味”之前,先把鸡汁分开。然后要用精盐趁热搽匀全鸡。整只鸡各个部位都要搽到,鸡腔内也洒点盐。

3、放多少盐,以适度为好。太咸或太淡都不好吃,多做几次,积累经验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