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中医:脏象学说之五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二、肺

  1、肺主气

  “肺主气”一词源于《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和《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司人体的呼吸。“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另外,关于肺主气,司呼吸功能,有赖其他脏器的协调,特别是心、肾的配合。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人身之气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于肺主气功能,从而对全身气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谓:“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灵枢经·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2、肺主宣肃

  肺有向上、向外的宣散和向下的清肃下降功能。

  通过肺的宣发功能,可以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同时通过呼吸排除体内的浊气;肺亦有宣发卫气、津液,调节腠理之开合的作用,从而起到滋养肌肤、皮毛,转化为汗液的作用。所以《灵枢·决气篇》所言“: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通过肺的肃降(清肃下降)功能,可以将经脾转输于肺的水液下行布散,并使肠道糟粕得以下行排泄。所以《素问·经脉别论》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由于肺位于上焦,其宣发卫气、津液的功能,和清肃下降的功能对体内水液代谢很重要,所以有“肺布津液”、“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肺主治节”之说。

  “肺主治节”也是指通过肺气有规律的宣发和肃降功能,从而调节营气、卫气、津液的生成、布散、排泄。

       3、肺主皮毛

  皮毛是卫气运行于表层的载体与场所,卫气靠肺宣发输布营养物质。《灵枢·本藏》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而卫气的生成和宣发均有赖于肺气,所以讲肺主皮毛。有时也叫“肺合皮毛”。

     4.开窍于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肺主鼻,在窍为鼻”。鼻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下连咽喉,直贯于肺,为肺之外窍,鼻子的功能有赖于肺主气、肃降功能的正常。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5、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一词,首见于《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流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百脉之淫气,总归于大经,经所归于肺,是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近年有人提出“朝”当作潮,“肺朝百脉”是指肺使百脉如潮,亦即指肺能使百脉之气血如潮水般有规律地周期运行。

  “肺朝百脉”主要是指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肺与宗气、营气的生成有关,同时通过肺的宣降作用推动百脉运行气血到全身各处。《医学真传·气血》说:“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

  6、肺的其他特性

  肺为娇脏: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相通,六淫外邪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使肺受到伤害。

  与秋气相应:肺气旺于秋,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

  与西方、燥、金、白色、辛味、大肠等有内在的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