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错与误判] “放疗后骨盆脆弱性骨折”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3-05-27 发布于山西
放疗后骨盆脆弱性骨折

影像表现

骨盆脆弱性骨折为一种应力性骨折,为骨盆骨去矿化与弹性阻力降低而变得脆弱,加载于骨盆的生理性重量则足以造成的骨折。盆腔放疗为导致脆弱性骨折骨脆弱的原因之一。骨盆脆弱性骨折CT表现为骶骨体部与骶髂关节平行的线状硬化病变,伴有或不伴有骨皮质不连续,形成脆弱骶骨特征性的H征或本田征MRI显示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耻骨联合旁的耻骨支与髋臼也可受累。PET表现不一,可能与病变时间相关,即在急性期FDG摄取可增高,但骨折愈合后摄取则会减低(图14)。

重点

因为常考虑到原有的恶性肿瘤并发现有新的骨病变,放射后骨盆脆弱性骨折常被误为骨转移。错误诊断导致的不良后果包括不必要的活检与轻率的进一步放疗或化疗。

相关临床知识

不同学者报道盆腔放疗后脆弱性骨折的发生率有较大不同,可能与病例选择的偏倚及统计方法不同有关。尽管有不同,但清楚的是此种病变十分常见。一组18例进展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后的MRI检查研究表明,16例(89%)发生骨盆脆弱性骨折。骨折典型发生于治疗后的第一年,多数患者于30个月后显示骨折愈合。一组较大样本510例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研究显不,骨盆脆弱性骨折5年累积发生率为45%,放疗与诊断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17个月。骨盆脆弱性骨折的患者可有疼痛,也可无症状。

鉴别诊断

盆腔恶性肿瘤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出现新的骨病变,肿瘤转移是可能的,但似乎并不常见。一组514例此类患者的研究表明,仅有3例发生了骶骨转移,而100例发生骨盆脆弱性骨折。如果不伴有骨外软组织成分或骨质破坏,即可做出放射后脆弱性骨折的诊断,诊断正确率高,可不建议活检。活检可导致错误,因为病理发现出血、纤维化、坏死及骨小梁和软骨增长可与骨髓炎、内生软骨瘤、骨肉瘤或软骨肉瘤相混淆。

教学要点

盆腔恶性肿瘤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骶骨,耻骨支或髋臼出现新的骨病灶时,可能为放射后骨盆脆弱性骨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A.女性,77岁,尿道黑色素瘤盆腔放射治疗后6个月。轴位增强CT扫描示骶骨双侧典型的脆弱性骨折,表现为线状硬化性改变(白箭),走行与骶髂关节平行,可见前侧骨皮质不连续(黑箭)。B.相同水平PET/CT融合影像,示对称性FDG摄取增高(黑箭),与骨折相关。C.较低层面的PET/CT影像示同时发生在右侧髋臼脆弱性骨折相关FDG摄取增高(白箭)。D更低层面的PET/CT融合影像示同时发生在右侧耻骨支脆弱性骨折相关FDG摄取增高(白箭)。骶骨、髋臼与耻骨支为骨盆脆弱性骨折的典型发生部位

图片

图片

2 A.女性,41岁,宫颈癌外线束盆腔放射治疗后1~个月。轴位T2加权MRI显示右侧骶骨体平行于骶髂关节的高信号改变(白箭),为典型的放射后骨盆脆弱性骨折。B.相同水平轴位CT平扫示骶骨右侧隐约可见密度增高的硬化(黑箭)。骨盆脆弱性骨折的MRI表现常常较CT更为明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A.女性,73岁,子宫内膜癌外线束盆腔放射治疗后1年。轴位T2加权MRI示主要位于骶骨左侧的高信号改变(白箭),为典型的放射后骨盆脆弱性骨折的表现。B.相同水平钆增强轴位脂肪抑制T1加权MRI示与骨折相关的明显强化(黑箭)。C.相同水平PET/CT融合影像示骶骨左侧FDG摄取增高(白箭)。D.相应轴位增强CT扫描骶骨左侧仅有隐约可见的密度增高硬化(白箭)

图片

图片

4 A.女性,89岁,近期骨痛,早年曾因子宫内膜癌盆腔放射治疗。骨扫描影像示典型的骨盆脆弱性骨折引起骶骨H形(白箭)摄取增高。B.相应轴位CT平扫示骶骨双侧隐约可见密度增高硬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