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少阴病——麻黄附子甘草汤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3-06-01 发布于山东

  

少阴三: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麻黄发太阳之表,附子、甘草,温癸水而培己土。少阴禁汗,此微发汗者,以二三日内,尚无少阴之里证,故微发汗也。

此推原上章之义。无里证,何以知为少阴?是必脉已见沉。沉为在里,何以宜汗?是必发热也。

1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始得之,无脏寒之里证,故微发汗也。麻黄发表寒,附子温里寒。甘草,培土补中,交济阴阳。阴阳交济,则不发厥逆。

少阴病,始得之,无里证,也必用附子。因少阴禁汗也。发汗泄阳,太阳表寒去,则少阴内寒来。温里发表,是为最善之法。甘草,培土而补中也。

2   总结少阴之汗与禁汗。脏病连经发汗者,以始得之,而无里证,“微”发汗。若里证脏病,绝对禁汗。

少阴四: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发热脉沉,犹可微汗,若身无发热,而沉兼细数,此为病已在里,不可发汗。盖火旺土燥,寒水不能独盛,水盛而寒作者,由火土俱败也。再汗之以泻阴中丝微阳根,则纯阴而无阳,大事坏矣,故不可汗。

少阴脏病连经者二章,麻黄附子二方是也。自此章之下,悉是脏病,并无一字言经病者。脏寒水动,乃可曰少阴病,若五日经传少阴,未入肾脏,少阴诸里证丝发未形,而其时三阳、太阴经证俱在,何得曰少阴病乎!曰少阴病者,少阴盛极,独自为病也。阳明、三阴俱同。

1 少阴病,脉沉细数者,病已入脏,此为在里,不可发汗。自此条已下,皆为脏病,并无一字言经病者,故不可发汗。少阴脏病提纲,有禁汗之条。脏寒水动,乃可曰少阴病,若五日经传少阴,未入肾脏,少阴诸里证丝毫未现,而其时三阳太阴经证俱在,则不为少阴病乎;曰少阴病者,少阴盛极,独自为病也。阳明,太阴,厥阴,俱同此论。

2 少阴病,脉细者,阴阳俱虚,沉为在里,此是脏寒,数为中虚,此是亡阳火逆;阴阳俱虚,脏寒而火逆,此为在里,不是表证,故不可汗。病已入里,再汗之以泻阴中丝微之阳根,则纯阴无阳,大事坏矣,故不可汗。细沉之数,不见土缓,细沉阴盛,数为中虚,火不根水,极虚之脉。

论;自此条以下皆是脏病,皆遵不可发法之禁忌。现代普通的感冒,都没有用中医治疗的,若是发汗,人人畏之,何谈少阴病,经脏双解,余也不敢用,科学化的今天谁都害怕出现医疗事故,治每一个急证或大病,都如临生死局,没有保障,中医只能自保,与其冒险,不如直接不用,这也是中医的现状与困局,个人都愿意冒险。即使你相信中医,由于理论系统性缺失,它也不能真正的发挥治病之功。也只是看缘分治病。今天的中医急诊阵地已经丢了,现在就干点治小病养生的活。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支持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下,中医才能取得大的进步,二者缺一不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只能随波逐流。

先师书名,为什么叫《伤寒论》,从此思得;一为太阳伤外感之寒(经阳),天之气也,二为少阴伤水旺之寒(肾脏寒),人之气也,天气人气,皆伤水寒。足太阳膀胱,以寒水主气,病必外感伤寒也,足少阴肾脏,寒水之气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病必还其本原。寒者,水之气,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病必伤寒。太阳经伤外寒,少阴脏伤内寒。内外双感,脏病连经。天人之气,表里皆寒,故先师经典著作,名曰《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案一条。
附一:脏病连经(寒邪直中少阴)——李可医案
扬某,女30岁,197911月7日,患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无汗咽痛,经治三日,注射青霉素800万单位,服银翘散2剂,病势有增无减,邀余诊视。见患者面壁蜷卧,盖两床棉被仍寒战不已。面色青灰,白睛尽赤,扁桃体微肿,色鲜红,体温39.5,查其双膝冰冷,腰痛不能转侧。饮些许桔子汁,便觉胃寒嘈杂。时时思睡,又难以入寐。苔白润而不渴,脉沉细微。从症状看,有太阳伤寒表实证,从脉象沉细,欲寐蜷卧看,又为少阴之本证;面目赤,咽痛,高热则又似温邪。当时正值流感流行,门诊病人十之八九,属银翘汤证。而前医用银翘汤2剂,病反加重,颇滋疑惑。乃详询病史,始得悉素有食少便溏,五更泄泻之恙。较常人畏风冷,腰困痛,时欲躺卧等情,此证素体阳虚无疑。肾元虚惫之人,感邪多从寒化。《伤寒论》辨内外之热,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可见此目赤,咽痛,高热俱属假象。咽部之鲜红色,等同“面赤如妆”(曹炳章云;舌红并非火)也是寒象。乃断为寒邪直中少阴,心肾交虚,妄用寒凉,重伤肾阳,致正气不支,无力鼓邪外达。伤寒少阴篇有“少阴病脉沉反发热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一条,基本合拍,但仍偏于攻邪。患者虚多邪少,亟需顾护下焦元气。乃疏一方;
  麻黄10克,附子18克,细辛10克,肾四味120克,当归30克,仙茅巴戟各15克乃麻附辛合二仙汤去知柏,加肾四味,以鼓舞肾气。服后得汗,安睡一夜,次日痊愈,目赤咽痛也退。因脾肾久虚,嘱原方去麻附辛,加党参30克,灵脂15克,生芪30克,炮姜10克,5剂,以健固脾肾。4年后偶遇街头,见患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据云;其多年缠绵不愈之五更泻竟也获愈,体质增强。往昔每月患感冒三五次,病愈之后4年来只感冒一二次。肾者本也,本固则枝荣。古人谓;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洵非虚语。《李老经验集》185《火神派医案全解》
论:本条病例,非常典型,脉沉细微,反发热者,脏病连经,咽痛、面目赤者,下焦之阳弱,亡阳之象也,此在少阴篇已经说明;又在太阳篇说明,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又在太阳总纲二,申明寒热,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在太阳篇已经把太阳证说明,故在少阴篇就不在重复太阳证。(论:舌红并非火,此是脏寒,亡阳之火。对比参考,肾气丸下医案,血枯木燥,失藏之火。与结尾五则知)

少阴十一: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本条提纲,前句脉阴阳俱紧,是用来辨证少阴亡阳,对比太阳脉阴阳俱紧的辨证的关系。单从后句理解,简化为亡阳者,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也。师解:水旺火盛则咽痛,水旺土湿则吐利。这个火盛,是亡阳之火,也就是虚火,所以会有舌红,所以案中言舌红并非火。所以此虚火不用清热解毒,而是暖水降火,火降则咽不痛。
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是为太阳之表证,脉沉细微,寒战蜷卧,时时思睡为但欲寐,皆是少阴之脏寒。而咽痛红肿,面赤者,此为少阴脏寒,亡阳之象也,脏寒火逆(盛),亡阳之证候也。或起卧不安,五更泄泻,畏风寒冷,腰困痛,时欲躺卧,脾肾俱寒,本气之阳虚也。先以麻附辛汤,双解表里,后用肾四味,培元固本。前边用2剂银翘汤,是误诊误用,典型的见热清热,治热在皮肤而失寒在骨髓之过。故师解为重申,申明寒热之义。
黄师解为,此为少阴,脏病连经。众医家多言,此为直中少阴。外有三阳,防御外寒,还有太阴在前,为何能直中少阴,就是本气之里虚。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之阳外伤,则少阴之阴内盛,此即是少阴,脏病连经,太阳之阳伤则发热,少阴之阴盛则脉沉。太阳伤外寒,就是风寒感冒,少阴之阴盛,土话就是肾虚,典型的外感内虚之证。《四圣心源》六气解:内伤者,病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感之。此用白话解,就是皮毛伤外寒,肾虚伤内寒。伤内外之寒,故师经典名《伤寒论》。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