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7) 校园里最忙碌的那群人 如果问谁是一中校园里最忙碌的人,教导处的老郭绝对会占有一席之地。没错,作为教导主任,他和其他部门、年级的主任们一起,在一中努力向前发展的道路上,是那群行色最匆忙的人。作为学校的中层管理者,他们在校园里不仅扮演着多重的角色,而且他们每重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以及教学质量的或高或低。 他们是一群既两头讨好又两头受气的人。 中层之上有校级领导,这是给他发出指令的人;中层之下有教师,这是他让指令得到落实的人。作为上级的下属,又作为下属的上级,对上、对下他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中层就像一块“夹心饼”,夹在校长和老师们之间,看起来挺安全挺舒适的,实际上却经常透不过气来。 领导们的权威他必须维护,这是工作的需要。但是经常生活在老师们中间,老师们不仅经常会冒犯它的权威,但是为了争取老师们的支持,他又不得不把好话说尽。工作中出了问题,领导会不开心;安排老师多干些活,老师会不愿意。没办法,为了两头都不冒犯,很多时候,他们就只能委屈自己。于是自己就成了最忙碌的那群人。 他们是一群既要与人合作又要与人竞争的人。 中层的左右还有其他中层部门和年级的主任,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干着各自的活,但是作为学校的一个统一整体,他们的工作内容经常环环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他们必须携起手来,通力合作,分工不分责。 然而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激活每个人的潜力,不同的部门之间又必须有一种对比与竞争的关系。虽然我们要求这种竞争不是一种掣肘,是一种合作中竞争。但是人性的弱点,又让他们为了狭隘的部门和年级的利益,在各自工作的阵地上,又多了一份瞎忙。 他们是一群既要指挥又要冲锋的人。 大多数的学校中层,既是教育教学某一方面工作的指挥员,又是拿着课本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战斗员。作为一名需要上讲台的管理者,你就得是其他老师示范者,你的课必须上好,班必须带好,成绩必须靠前。否则的话,不仅你的管理缺乏说服力,而且没有老师会愿意接受一个自身业务很一般的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为了教育教学的开展和行政事务的处理做到两不误,很多中层,就只得选择了白天干不了的工作,夜里干;工作日处理不完的事务,休息日来做。从而让自己成了一个习惯于连轴转的人。 他们是一群既要创新又要守成的人。 作为校长办学思想的直接执行者,每一个中层不仅要独当一面,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上级正确的决定,就想方设法以最优的方案创造性地完成;对于领导的部署自己感觉不到位的地方,自己还必须利用自身精通业务的优势努力让其完善。 作为与老师们接触最多的管理者,他们最熟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有时候,由于上级不务实的乱进校园的事务过多,难免会有一部分教师又抱怨或抵触的情绪,为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他们又得经常做一些基础性稳定军心的工作,以尽量坚守教育的清净。 他们是一群既劳苦功高又默默无闻的人。 说他们劳苦功高,是因为他们做的工作既多,多的整天忙个不停,哪怕你天天不去找事情,事情也会天天去找你。又杂,很多也许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还可能没有技术含量,不用思考就能处理,但又不得不每天疲于应付。 说他们默默无闻,是因为很多事情太小,小的不值一提,但又每一天忙忙碌碌、不假思索的干着。 总之呀,他们才是校园里最不起眼但又最靓丽的风景线,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顶天立地的脊梁。 最后,让我们向为一中的发展作着最大贡献的、最忙碌的中层管理者们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