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朱丹溪一个方子搞定多年痛风,原来是《丹溪心法》痛风专用方

 文炳春秋 2023-06-03 发布于浙江

 40多年专注痛风的调理,痛风在过去只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才会发生的病,现在成了一个时代病,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罹患痛风,当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营养过剩,现在人吃的太好了,痛风就找上门了。

痛风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对应的中药方

很多人得了痛风,一筹莫展,为什么呢?吃了西药秋水仙碱消炎镇痛,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抑制尿酸生成或者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却不并管用,非但如此,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既伤肝又损肾的,得不偿失。

老陈认为,这都是没有吃对药惹的祸,如果吃对了药,痛风的痛、肿胀、甚至关节损害,治疗起来都不是难事。

今天,老陈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可以说用对了药,让痛风这个“纸老虎”顿现原形。一天,一家国有企业的一位负责人陆某通过别人介绍来门诊找到了我,他自述痛风5年,平时喜欢肥甘厚腻,因为工作关系,喝酒更是家常便饭。五年前痛风急性发作,诊见其左侧膝关节红肿,疼痛难忍,特别是晚上比较重,西医诊断为痛风,起初医生给开了秋水仙碱和将降尿酸的药物,开始的时候,服药也管用,但是一直没有改变生活习惯,所以痛风总是反反复复。现在,脚上已经有了鸡蛋大的痛风石,痛风是造成关节僵硬、强直,已经看不到“骨性标志”了。

陆某的痛风,多年经久不愈,我认为是痰热夹风之症。遂以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上中下痛风方调之。一个月后,陆某来门诊复诊,告诉我说,痛风已经不痛了,晚上睡觉也安稳,我为陆某感到欣喜,一个中药方子,为什么能如此快速的获得良效呢?

朱丹溪的上中下痛风方为什么能快速调理调理痛风

朱丹溪与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等人并称为金元四大名医,在当时诊疗经验丰富是出了名的,因为他开方有一个特点,常常一方见效,加上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河——丹溪吗,所以人们喜欢用“朱丹溪”的名讳尊称。

朱丹溪有一部著作叫做《丹溪心法》善治“治上中下疼痛”,并没有具体的方名,他治疗痛风的方子就叫做“上中下痛风方”。

前边我们说,陆某的痛风属于痰热夹风,而“上中下痛风方”正是对应此证的专用防。何为痰热夹风?我们知道经脉运行的舒缓,必然要由气血的濡养滋润,如果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经脉无以得到温煦濡养,经脉必拘挛而弦为风。因为风湿邪阻,也会造成气血瘀阻,气血不能温养经脉,亦可脉拘弦而为风。

回归到陆某的问题,因为长期喜食肥甘厚腻,生活不规律,容易生湿生痰,痰浊最易造成气血不足,化而为风,从而出现痰热夹风的征象。

痰热夹风型痛风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手足关节突发性痛痛,肿胀,夜间痛甚,胸闷多痰,舌苔腻,脉弦化,兼有恶风、自汗等。而上中下痛风方正可以对应调理这些症状。

上中下痛风方由黄柏、苍术、桂枝、防己、桃仁、红花、川芎、羌活、白芷、威灵仙、天南星、龙胆草、神曲等药物组成。

方中的黄柏、龙胆草善于清热,苍术、南星燥湿,羌活、防己、白芷祛风,桃仁、红花活血,桂枝可以温经通络。当然,上中下痛风方治疗痛风,最好辨证加减,比如说,没有淤血可以去红花、桃仁,痰多可加半夏、白术、茯苓、陈皮。

现在医学也研究证明,痛风发作多半有炎性反应,而上中下痛风方治疗炎症作用明显,这也是老陈为什么喜欢用上中下痛风方调理痛风的原因,实则快速有效而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