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中青年五体书百家——篆书20家·张 彪⑭

 朝歌淇水悠悠 2023-06-04 发布于河南

图片

篆书20家·张 彪⑭

图片

艺术家简历

图片

张 彪 山东章丘人,师从杨涛先生。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有数十篇专业论文、书法篆刻作品分别发表于《中国文化报》《书法报》《美术观察》等刊物。

踪迹六书为注我 复归平正即天真

——张彪篆书风格浅析

□于新澎

从当代书坛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空间来看,以专业水准的研习高度及相关领域的涉猎范围之广而论,张彪都是当代青年书家中的代表人物。这固然是其根柢于学院派良好的学术修为所致,但更是其早就游离于展览体和其他各类当代流行书风之外的见识所造成的,从这一点来看,他对篆书风格的探索与追求,无疑对日后书坛的篆书创作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本文试就此进行简要的探究与分析。

一、对篆书史的有效梳理

纵观篆书的发展历史,每一次篆书风格的推进往往都沿袭着“穷极而变”的总体规律。就这一点而论,清代邓石如的篆书实践就显得弥足珍贵,他一反过去篆书发展的这一规律,而提倡综前人篆书之长,以自己的能力加以优化与提炼,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篆书风貌。对于这一重要关纽,张彪尤为重视,犹记数年前与之商略清人篆书,他曾清醒地谈到乾嘉以后篆书之依托在于出土新资料的齐备与层出,启迪既多则所创变愈易。此外,张彪不仅关注主流篆书资料,还关注汉金、镜铭、旌节,乃至于碑额、志盖、唐宋元篆书题刻,甚或于唐人以下的悬针篆资料,皆深加留意,有效梳理,这都有益于自己的篆书创作。

二、“印从书出”与“书自印入”思路的会归

张彪篆书风格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契机,那就是其篆刻作品的先行成熟。其篆刻作品的研习早于书法,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始终秉承了“印从书出”的传统规律。另外,缘于在篆刻上的实践,张彪还提出了“书自印入”的反向思路,在其篆书创作中,时常可见“鸟虫印”“缪篆”“三晋古玺”乃至文人印中的“古文”篆法,这些元素的掺入不仅没有破坏作品的整体性,反而令其在糅合中愈见合理、协调。

三、碑帖之别的贯通

自“南帖北碑论”提出之后,碑帖两派的分水岭就越筑越高,到了当代书坛,从书法教学到社会层面的书法实践中,重视帖学笔法“求韵”和重视临碑“立骨”两派的论争与分裂也愈演愈烈。然而分得越清,两派所展现出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带来的危害也渗透到了书坛的方方面面。而当代书家能看到碑帖实是一家不可或分的实属少见,张彪即其中之一。其篆书实践也时时秉承“碑帖互用”的重要思路。他在大量临习篆书碑刻的同时,亦时时关注汉魏以来的简牍、残纸、写经类墨迹书法,并以之参悟碑刻中最原始的“书写性”与“合理性”,故其篆书创作中时常隐含“帖学”的笔意与趣味,而这些给其篆书实践带来了不可复制的丰富韵味。

四、平正的最终体悟

孙虔礼《书谱》中提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此处所论前一“平正”系指学书之初对笔法结构的准则进行规范的学习与掌握,后一“平正”也是在险绝之后所作“减法”得到的一种“平淡天真”的体悟,大有禅宗“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透悟之境,我认为,张彪在篆书实践中常常提出的“平正”之说更像是后者。其篆书给人的初始印象是精彩纷呈、流畅自如,细看之下可咂得文人书法沉静的书卷之气,这种静穆恰恰是在险绝之后初证平正的第三境界,这也是其篆书味致隽永的一个重要标志。

总之,张彪对篆书及风格、面貌的探索、追求,是基于以上几点来展开的,这一案例足以给当代书坛的“展览体”和恪守法则的“学院派”带来一定的启示。

除此之外,我更倾向于其背后的学术价值,回望古人,我们望尘莫及;回望民国,我们所缺失的是书法的“日常状态”与“书写性”。而这些最简单的标准,却成为我们当代书法探索很难迈过的一道“坎儿”,希望有力者能继踵古人、接续文脉!关于此,我对张彪抱有很大期望。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2023年第21期《书法报·书画天地》

责编:黄菲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