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桂枝汤疑似证

 lingshan1957 2023-06-08 发布于江苏

【原文】

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项强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28)

芍藥三雨甘草二雨,炙生薖切白术茯苓各三雨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

桂枝,加茯苓白术

【提要】

水气内停兼太阳经气不利的证治。

【释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主证是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兼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病因病机是水气内停,太阳经气不利。治法是健脾利水,宜通气化,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本条开首即言“服桂枝汤,或下之”可知前医认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为桂枝汤可汗证,故以桂枝汤发汗;又认为“心下满微痛”是可下之证,而施下法。然汗下后,前述证仍在,其故为何?盖病在内者,可以反映于外,病在腑者,可以外证于经,综观“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诸证既非桂枝汤证,又非里实可下之证。实乃水气内停,太阳经气不利所为。

“小便不利”是辨证的关键,因小便不利,为气化不利,水邪内停的反映。水邪内留,势必影响太阳腑气不利,膀胱气化失司,而致小便不利。若水邪郁遏太阳经中阳气,经脉不畅,则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之证;若水邪凝结,致里气不和,则可见心下满微痛之证。从“小便不利”一证得知水饮内停为本证病本所在。水邪为患,法当利水,汗下两法均非所宜。如不利其小便则经腑之证不得解除,故取利水宣通之法,水邪一去,诸证悉平。

【选注】

成无己: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气仍在表也。心下满,微痛,小便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则心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柯韵伯: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若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证未罢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桂枝汤证下>)

章虚谷:太阳外邪不解而无汗者,必有恶寒,里有水邪上逆,必有心悸,或咳或呕等证,如小青龙、五苓散各条之证可见也。此条外证无恶寒,内证无心悸,咳呕,其非水邪上逆,表邪不解可知矣;其心下满微痛者,由误下而邪陷三焦表里之间也,〈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故翕翕发热,无汗而不恶寒,非太阳之邪也;翕翕者,热在皮毛,应三焦也,盖脾胃之气,必由三焦转输,外达营卫,三焦邪阻,脾胃之气不能行于营卫经络,故内则心下满微痛,外则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中则水道不通,而小便不利也。所以此方在助脾和胃,以生津液,宣化三焦之气,使津气周流,表里通达,小便自利,其邪亦解,故曰小便利即愈。不曰汗出愈者,明其邪不在表,而在三焦中道也,故其方义与小柴胡之和解表里相同,小柴胡主足少阳,此方主手少阳也,其与五苓散证治不同,亦非方之加减有错误也。(〈伤寒论本旨·汗吐下后篇〉)

钱天来:头痛项强,中风伤寒均有之证也。翕翕发热,是热在皮毛,中风证也,无汗则又伤寒本证矣。就此诸证,为风寒兼有无疑矣,而但服桂枝汤,是治风而未治寒也,故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而不解也。又或误下,所以有心下满微痛之证,乃下后邪气陷入而欲结也。小便不利,太阳之热邪内犯膀胱,气化不行也。治之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未详其义,恐是后人传写之误,未可知也,即或用之,恐亦未能必效也。……仲景立法,岂方不对证,而能为后世训乎。余窃疑之,大约是历年久远,后人舛误所致,非仲景本来所系原方。近代名家,悉尊成氏之训,俱强解以合其说,谓用之而诸证悉愈,吾不信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下篇〉)

陈修园:太阳病服桂枝汤,服后未愈,医者不审其所以未愈之故,或疑桂枝汤之不当,而又下之,仍然表证不解,而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且又兼见里证而为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然无汗则表邪无外出之路,小便不利则里邪无下出之路,总由邪陷于脾,失其转输之用,以致膀胱不得气化而外出,三焦不行决渎而下出,《内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是言通体之太阳也。此时须知利水法中,大有转旋之妙用,而发汗亦在其中,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主之。所以去桂者,不犯无汗禁也,所以加茯苓白术者,助脾之转输,令小便一利,而诸病霍然矣。(《伤寒浅注·辨太阳脉〈医宗金鉴〉:此条为汗下后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者立治法也。服桂枝汤或下之,均非其治矣。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之表证;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停饮之里证。设未经汗下,则是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当用小青龙汤汗之;今已经汗出,表里俱虚,小青龙汤非所宜也。故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避无汗心下之满,加苓术之燥渗,使表里两解,则内外诸证自愈矣。((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唐容川:此与五苓散互看自明,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外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苓术,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然解散,无汗者必微汗而愈矣。然则五苓散重在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此方重在苓术以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实知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所以左宜右有。(〈伤寒论浅注补正·太阳篇上〉)

【评述】

对本条的理解,注家历来争论较多。有关病机的认识,焦点在于有无表证,成氏、〈医宗金鉴〉等认为本证外证未罢,内有停饮;柯氏谓之心下之水气凝结,并强调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章氏认为本证既非表邪,也非停饮,而是三焦邪阻,脾胃之气不能行于营卫经络而成;陈、唐二氏提出此为太阳之水不行,其病不在太阳之经,而在太阳之腑。众说纷纭,各执一是,但亦不乏片面与牵强,而不能自圆其说。我们认为陈、唐二氏之论切中病机,尤其是坚持去桂不去芍,而忠于原著的精神,值得称道。

【治法】

健脾利水,宣通气化。

【方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方义】

本方是桂枝汤唯一去了桂枝而仍以桂枝命名的方剂。方由桂枝汤原方去桂枝茯苓白术组成。桂枝汤所以去桂,理由有二:一为表邪已解;二为汗下之后津液有伤。芍药、甘草酸甘益阴;生姜大枣培补中气,协和诸药;加茯苓白术,助脾转输,淡渗利水,使内停之水尽从下去,则心下满,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诸证皆可随之而解。

方后注云:“小便利,则愈”,说明服药之后的反映,关键在于小便通利,若小便通利,水饮得去,诸恙得除,故知气能行水,水亦能化气也。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运用

〈方极〉载:“治桂枝汤证而悸,小便不利,不上冲者。

(2)现代应用

1)关氏1]根据临床6例病案统计结果,中医诊断为风寒外袭、水饮内停证及水饮内停、阳气外郁证。现代医学诊断为癫痫及胃肠型感冒而见心下胀满、疼痛、头项强痛,小便不利,恶寒,发热,苔白等脉症者均可使用本方。

2)毕氏[2)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胃脘痛200例,痊愈18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5%,适用于脾胃气虚型、脾虚肝郁型及胃阴亏虚型。

3)李氏(3)报道运用桂枝汤加苓术治疗妊娠水肿、妊娠癃闭而获效。

4)唐氏[4)报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愈恶寒不解。

(3)医案选录

1)低热:陈慎吾先生曾治一数年低热患者,而有翕翕发热,小便不利等证。陈用本方仅三剂,便热退病愈。足见经方用之得当,其效甚佳。(摘自〈伤寒论诠解〉)

2)恶寒不解:李××,男,58岁,1989年3月14日初诊。患者于1989年春节期间偶感风寒复伤油腻,致头痛咳嗽,恶寒无汗等症。曾服APC、安乃近等西药,并迭进中药解表发汗之剂,始终不得汗解,反觉头痛恶寒等症加剧。诊见头痛项强,骨节酸楚,恶寒特甚,虽重裘棉帽毛靴加身,仍啬啬寒颤,伴咳嗽引胸脘掣痛,痰多易咯,初吐白稠痰,继则痰稀如水,脘闷纳呆,舌苔白润,根部较厚,脉浮而紧。据脉症分析,当属风寒束表,肺气失宣,遂疏葛根汤加味与服。讵料复诊告谓:服药后又啖热粥一碗,并重棉温覆良久,仅觉身热片时,仍未得汗,而诸症如故。余甚疑虑,再三询之,除前症仍在外,尚有小便频涩,量少色黄一症,乃悟为水气内停,太阳经气被阻,不能敷布肌表之故。《伤寒论》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然此例患者,无发热之症,而有恶寒之征,是水停经滞之甚者。故用该方而不去桂,以利通阳,且苓术得桂枝,其利水之力更胜;复因其咳嗽痰多,纳呆脘闷,又加杏仁白蔻以利宣化上中二焦气机,助苓术利水化湿。遂疏方为:桂枝9g,白芍9g,茯苓12g,白术10g,杏仁9g,炙甘草3g,白蔻6g(后下),生姜10g,大枣5枚。水煎2次,取汁混合,分3次温服。

3月16日

三诊:上方一服约半时许,小便遂通,半日间共解小便9次,溺清长而无滞涩之苦,恶寒始罢,诸症亦随之而减。今仅微咳头胀,前方去桂枝并减其量,再剂而瘥。自按:风寒外袭,病邪居表,自当汗解,然患者累经发汗之剂,而汗终不出且诸症缠绵不解何也?因未明证由水气内停,遏阻太阳经气外达,虽有表证,而以里证为主,里气不通,表亦不和,是以治难奏功。正如《伤寒医诀串解》所云:“因膀胱之水不行,营卫不调,不能作汗……是水在下焦。”故治当“引而竭之”,疏利小便,如此里通外调,自可奏捷。(《国医论坛》1991;(2):封底)

【按语】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作为桂枝汤证的疑似证反映仲景临床思维,匠心独运,颇受启迪。太阳病可以内传太阳膀胱之腑,如五苓散证,而太阳腑病也可影响太阳经气不利,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此证似表非表,辨证眼目在于小便不利,水停为患。治疗关键在于利小便以助宣达气化。

现代医家根据本证三组证候群:即太阳经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太阳腑证及中焦症状心下满微痛,广泛运用于感冒,尤其是胃肠型感冒;水肿,胃脘痛及癫痫由心下有宿疾水饮触发者。

还有根据临床实际,常用桂枝汤加苓、术取效者,亦为临床事实,故笔者前述,愿与同道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