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方法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3-06-09 发布于福建

郑重提示:本文谨供学习、研究、交流之用,对于文中包含的医学处方,请勿轻易使用。如有疾病需找专业医师诊治。

一、内外病因论

A、内虚(能量低)。五脏(五行全病则死亡

B、外邪主要是六气(淫)为病六淫(六气全病则死亡

1、五脏受六气(淫)所伤,以肝为例:肝寒、肝(中)风、肝热与肝风热、肝火(盛)、肝湿(脂肪肝?)与肝湿热(黄疸)及肝风湿等、肝燥(筋病,等)……

2、六腑受六气(淫)所伤,以胃为例:风伤胃(胃痉挛)、胃热、胃火(胃炎)、胃燥(胃液虚少,建中汤)、胃湿、胃寒、多淫混合为病(如胃胀气、结气、肿瘤等)

3、身体受六气(淫)所伤,经络之分部皮部——有的中医学者称之为“经病”以区别于脏腑病,血分、气分,身体各层次:骨髓-筋膜、腠理-血脉-肌肉-皮毛

注意:火与热、暑的区别

火,是五行概念(地);暑、热是六气概念(天)。

暑、热与火对应。

一说:暑为相火(三焦相火,“一火作游部”,龙雷之火),热为君火。

目前中国中医教科书中,将六淫定为“风寒湿燥暑火”,这与《黄帝内经》中的说法不同。唐容川也区分不明确。

C、内外兼

二、三才病因

天、地、人都会出现均衡的情况。

:六气依时间流转

对应经典:1、周易;2、黄帝内经素问第66-71章

1、六气:常数——甲子纪年应用

2、六淫:过、不足与复,“气交”——司天监的职能

3、疫疠:异数————司天监的职能

:五行依空间分布。地法天,地的差异,根本上源于天的差异。

对应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等

1、五味生成于天之五方四时。五味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人造成的影响不同,如海边多食咸,血凝……

2、方位:

方——不同的方向,所得的天之六气不同,这是风水学的根本依据;

位——空间上不同的“地”域,对天之六气,在相同时间内所“得”到的不同,如坤地西南偏湿,乾地西北偏干……

:人的结构不同,感受天、地的影响不同。人法地,地法天,地是直接影响因素,天是根本影响因素,人可以调整自己从而协调天、地对人的影响。

对应经典:黄帝内经藏象论、五形人、阴阳二十五人、神志形气、骨肉皮毛差异等内容

人体结构差异

1、经络系统有偏倾而易致病

2、脏腑系统有偏倾而易致病

3身体结构有偏倾而易致病

4、气血津液有偏倾而易致病

5、精神、神经系统有偏倾而易致病

从根本上说,人的病因无非是正邪较量,即正气与邪气的力量比较。

具体来说,人的病因则可作如下分类:

1、人受天影响的病,外因病(外邪)——伤寒论“的因素包括:季节天气空气、气温……

2、人受地(五味)影响的病,脾胃病(非内非外因)——脾胃论“的因素包括风水、地气、食物、药物……

3、人自身的病,内因病(内虚)——五脏虚实病、情志病等;“”的因素包括七情、诸行为病:情绪、行为(夜行、落水……)“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尤以情绪为主要且难控内伤于心思情欲,外伤于行为耗,还有刀兵、物伤等,种种情形,变化多端,难以尽述,只能举例说明。

多因合病,杂病(内外、多因并作病)——杂病论天、地、人三才病因错杂作用,并作发病情形极为复杂多变。

三、中医“三因”论——内伤病、外感病与内外因杂病

先天精气不足为根本后天营卫不足为内因外邪入侵为外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目前中国大陆中医教科书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与继发因素三大类。

1、外因:六淫及疫疬邪气(风、寒、暑、湿、燥、火)

2、内因:七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内因二: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等。

4、内因三:劳逸失常(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过度与过度安逸)

5、继发因素:痰饮(痰证、饮证),瘀血等。

舍本逐末,如现代医学的疾病类型学,则无穷无尽;返本求源,则疾病类型可保留在人的思维可以把控的数量范围内。这是古人的更高智慧,并不是说古人不懂得细分。

吴越

2022325日简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