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

 四地闲夫 2023-06-09 发布于山东

才子佳人,从来都是一大美谈。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个才女与才子的故事,因为他们不是一对,所以特意分开。

先看一首诗: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

这首诗是出自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泰山吟》。当然,谢才女最出名的不是这首诗,而是一句诗。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写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中“咏絮才”说的就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曰:“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

从此,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只可惜,谢道韫的咏雪佳作有句无篇。

而上面那首《泰山吟》,虽然不及她的咏雪句著名,亦差可见其文才气度。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送梨帖》

该才子出场了。上面这幅书法,就是东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献之的《送梨帖》。尽管这部作品仅仅只有两行11个字,却清新雅致、流畅干脆,自然是价值连城,当年连米芾都想得到它。

王献之与父亲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并称为二王。他其书师承乃父而有所发展,特别是他的草书给人一种笔笔相连一泻千里的畅快之感。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一个才女,一个才子,同在一个时代,自然会有交集。

可最终,谢道韫却选择了王家的大公子即王献之的哥哥王凝之。

正因为如此,千百年后,无数的后来人都在为这对金童玉女可惜……

百度贴吧里有人言称:可怜谢道韫,不嫁王献之!

更有人撰文写道:《豪门联姻,谢道韫和王献之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总之,大家都在为才子才女没能在一起,或者没有在一起而惋惜,而感叹,而遗憾,而无奈……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

关于谢才女与王献之的故事,传得最多是解围之事:

据说有一次,谢道韫的小叔王献之和上层社会的一帮人在家清谈,说到激烈处,王献之也不免词穷,正当尴尬之际,恰巧被路过的嫂嫂谢道韫听到了,她便叫人递给王献之一张小纸条,上书:欲为小朗解围。

于是,她垂下一道卷帘,谢道韫在王献之提出的观点的基础上,引经据典,与名士舌战,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就令所有人无不理屈词穷,甘拜下风。

自然,在座的人对谢道韫的才华无不折服。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

郎才女貌一直为大家所乐谈,所以后人总想乱点鸳鸯谱,把他们说成是一对绝配。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小编觉得未必。谢才女不选王献之也许是有原因的,也许是正确的。

有位作家曾在文章里写道:有才华的女子多,只是被旷达却又深悉人生的谢安调教大的谢道韫,既懂得热爱也懂得生活的琐屑和无奈。她甚至颇为“世故”地明白,一个女人,一个注定了是要带上“联姻”使命的女人怎样才能安稳又舒心地度过一辈子。

进而推论道:谢道韫如此钟灵毓秀的女人,心里明白,嫁给王凝之,是她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呢?

作家假想道:王徽之为人任情于心,虽然风流,但是变化多端,若是谢家姑娘跟了这位深更半夜跑出门去暴走一夜,大天亮再往回赶的风流才子,恐怕担心劳累早就红颜薄命了。王献之先是娶了郗家的女儿,后来郗家失势,又娶了公主,郗家和谢家一样是东晋大族,王献之或薄情寡义或是迫不得已,总之,太过耀眼的王献之不能带给谢道韫保有一生的安全感。

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鸭头丸帖》

这分析推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献之名满天下,太过耀眼。就像民国时期的徐志摩,林才女不选他也是有深刻原因的。

倘若谢才女嫁给风流的献之,就算能举案齐眉,可也是情深不寿。

试看看后来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他们吧,从“赌书消得泼茶香”到“小簟轻裘各自寒”,不正是验证了谢道韫的选择比较正确吗?

当然,王凝之后来出事,只能说是意外。并不证明谢才女选错了人……

所以说,爱情这玩意儿,从来都不是看表面的般配的!

况且,你不是谢道韫,他也不是王献之,就算是才子佳人也不会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