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泻心汤

 庆哥哥呀 2023-06-12 发布于内蒙古

論158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

注:

甘草泻心汤以“下利”“心下痞”“胃中虚”“腹中肠鸣”“干呕”“心烦不得安”等为主症。

从金匮狐惑病条文可见其主症为“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这二者主证基本一致,都涉及到胃肠及烦的精神类障碍。以及口腔粘膜,外阴等皮肤类疾患。

方中甘草清热解毒、大补中气;清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消痞;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热燥湿、降逆除满;人参、大枣以益气扶正、调补脾胃。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辛甘合化而燥湿,辛苦合化而除痞。甘味入脾则建中。

从原文可知,甘草泻心汤的治疗范围一是痞证,二是狐惑病。

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

本方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中焦升降失司,气机痞塞,心下痞硬、胀满,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

若虽谷不化,而无雷鸣、下利者,宜理中、四逆之类。

他注:

《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

柯韵伯:本方甘草者,泻心而除烦,以补胃中之空虚,以缓客气之上逆也。倍加干姜者,本以散中宫下药之寒,且以行芩、连之气而消痞硬,佐半夏以除呕,协甘草以和中。是甘草得位而三善备,干姜任重而四美具矣。中虚而不用人参者,以未经发汗,热不得越,上焦之余邪未散,与用小柴胡汤有胸中烦者去人参同一例也。干呕而不用生姜者,以上焦之津液已虚,无庸再散耳。此病已在胃,亦不曰理中,仍名泻心者,以心烦痞硬,病在上焦,犹未离乎太阳也。心烦是太阳里证,即是阳明之表证,故虽胃中空虚,完谷不化,而不用人参。因心烦是胃实之根,太阳转属阳明之捷路也。凡伤寒中风,下利清谷属于寒,下利完谷属于热。《内经》所云暴注下迫属于热者是也。仲景之去人参,预以防胃家之实欤?

《金匮要略释义》: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由于虫交乱于胃中,又当保胃气,因人以胃气为本,故选用甘草泻心汤。

君甘草以保胃气;连、芩泻心火,去湿热。大枣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虫得辛则伏也。

吴谦《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芩、连之寒,泻阳陷之痞热;干姜之热,散阴凝之痞寒。缓中降逆。泻痞除烦,寒热并用也。

陈修园曰:心下痞,本非可下之实热,但以妄下胃虚,客热内陷,上逆心下耳,是以胃气愈虚,痞结愈甚。夫虚者宜补,故用甘温以补虚;客者宜除,必藉苦寒以泄热。方中倍用甘草者,下利不止,完谷不化,非此禀九土之精者不能和胃而缓中。方名甘草泻心,见泄热之品得补中之力,而其用始神也。此《伊尹汤液》所制,治狐惑蚀于上部则声嘎者。方中有人参三两。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各种皮肤病、粘膜病变。用于治疗上焦火、下焦寒、中焦满的病症:胃虚而出现上焦火,致使口腔溃疡,下焦寒,大便溏泻,中焦满致脾胃痞满等等。

胃不和则寝不安;

胃生水饮则干呕

水饮入肠则肠中雷鸣;

肠热则下利;

下利益甚,津不得入三焦,其人津液大缺。而人体黏膜之处皆为需津液多者,如口腔、咽喉、胃、肠、外阴等,津液一缺则黏膜生病变,咽喉不得津则为惑(即口腔、咽喉部痛而溃疡),下阴又津缺而为狐(即肛门、外阴部溃疡),是以,病者之下利与口腔溃疡同见也;

津液缺则水运不畅,其面部水液骤多或骤少,则见面目乍赤、乍黑、乍白也;

津液伤甚,则黏膜病,神经失养。

故黏膜破损者,多与心烦失眠同见也。

歌诀:

下余痞作腹雷鸣,

甘四姜芩三两平;

一两黄连半升夏,

枣枚十二擘同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