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医理析药集·长沙药解·黄芪

 四圣医苑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黄芪

味甘,气平(《本经》:“味甘微温”。陈注),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急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

【要义简释】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急更良。

先生关于归经之说,有时似偶有表述疏忽之嫌,较难确切理解。如此所称,黄芪入肺胃经,乃右路敛降者也。但后文示“佐以辛温则能发”“能发表而出汗”。“”者,肝脾阳升之象也,其功应在左路。后文“卫衰则陷,陷而不发者,最宜参芪,助卫阳以发之”。卫阳之“”,亦在左路。所谓“卫出下焦”者,阳升于左也。实际上,“虚劳里急更良”之说,亦左路助其阳升之意也。

《中国药典》言黄芪“归肺、脾经。”可参考。

    《金匮》黄芪芍药桂酒汤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苦酒一升。治黄汗身肿,发热汗出而渴,汗沾衣,色黄如柏叶,脉自沉者。……黄芪走皮毛而行卫郁,桂枝走经络而达营郁,芍药、苦酒,泻营热而清风木也。

    黄芪于此虽“行卫郁”,似尚有敛汗之用。而用苦酒者,虽“苦酒”章言其“行营瘀而泻热”,似言犹未尽。若仅行瘀泻热,用丹皮、丹参、茜草等均可。实则,苦酒味酸,合于发渴证之生津,而此证“风热消烁,津液耗伤”,苦酒作为“春酸”之品,有“补肝体”,即亦生津液之功也。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黄芪二两。治黄汗,两胫自冷,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身疼重,烦躁,腰以上汗出,小便不利。……营热郁隆,不为汗减,热蒸血败,不能外华皮腠,久而肌肤枯涩,必至甲错。

此亦大需一说。常理,汗出则热退,如段末:“助以热粥而发微汗,经热自随汗泄”。其“营热郁隆”之所以“不为汗减”者,因水气“下注关节”,使下焦之阳不能上达也,是故证见“两胫自冷”而“腰以上汗出”。此时之“汗出”,伤心液之病象也。上焦无下阳之补充,反因热蒸汗出,故“久而肌肤枯涩,必至甲错”。先生言黄芪如上条“行卫郁”,似尚有敛汗而“益卫气”之用。

此证,加防己或独活或桑寄生泻下焦水湿,似更善。

    ……黄芪行卫气之郁。

    黄汗之病,均为“水气浸淫”而“肌肉滋湿”。以其“水在经络……外阻卫阳而内遏营阴”,故黄芪用以“行卫气之郁”。俗谓之补“汗出过多而走泻”之卫气,亦可。

    ……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

黄芪之用,除此载三方,他于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亦用之。究之均有肤表之证也。如水在皮肤之身肿、胫冷、黄汗等;又如血痹、身体麻木不仁之证;再如,“一切疮疡”之证。而从“卫出下焦”,(《灵枢悬解·营卫生会》:“卫出于下焦,阳根于下也”。“阳根于下”而要使卫阳外发,则其所行之道,无非左路升达之道。)以及先生此章文末“卫旺则发,卫衰则陷,陷而不发者,最宜参芪,助卫阳以发之”之意而言,则但凡升阳之需,均宜黄芪(炙用)。

《四圣悬枢》“温疫”“疹病”篇称浮萍能“泻卫气之闭”,与黄芪功近。二者区别,似是黄芪具“燮理”之全功,而浮萍仅有“开闭”之独力。黄芪升阳、浮萍泻湿,亦不同。

黄芪之能,可概为“益卫、调营”。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黄芪的特长是其建设能力,不是其战斗能力。”这实际上是“补正能力”与“祛邪能力”的区别。可参考。

【原文摘要】

气冷而后血寒,卫梗而后营瘀。欲调血病,必益血中之温气;欲调营病,必理营外之卫阳。卫气者,逆则不敛,陷则不发,郁则不运,阻则不通,是营血受病之原也。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逆者敛之,陷者发之,郁者运之,阻者通之,是燮理卫气之要药,亦即调和营血之上品。辅以姜、桂、芍药之类,奏功甚捷,余药不及也。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黄芪具有降血糖作用……亦有报道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有强心作用。”“黄芪煎剂给麻醉狗、猫、兔等静脉注射均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能显著减少尿中蛋白的量,减轻肾病变程度。”“有促雌激素样作用。有中等利尿作用。”“能增强脑部功能,加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镇静作用。”“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黄芪及其多糖等成分可明显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均有促进或增强作用。”“可提高造血功能。”并称,“黄芪药力绵长,如太仓之不可竭,久久服之药力愈强,颇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需长期服药的特点。”《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蔡小荪称黄芪70-100g,可治肾病综合证,促尿蛋白消退。《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其治慢性肝病见乏力等气虚症状者,“一般用80-150g,多数4日内即可获显效。如果剂量在60g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慢性肝炎)《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愚自临证以来,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用一切补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以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黄芪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用5-10g能升阳举陷;15-25g利尿作用显著,但用至50-60g尿量反减少。老年人气虚不摄,尿频清长者,则需较大剂量以益气摄尿。脑血管意外之弛缓性瘫痪,亦宜较大量(30-50g)方能发汗益气通络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