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孙维刚老师那样质疑探究

 三驾马车1966 2023-06-13 发布于河南

像孙维刚老师那样质疑探究

刘向军

为什么要把1/2叫做有理数,却把根号2叫做无理数呢?

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两个概念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有理数到底有什么道理?

无理数到底没有什么道理?

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一组重要的概念每个中学生都学过,但上面的问题却极少有学生想过,也绝少有老师想过。我们的教育教学早有这样的默契:不必问,不能问,不该问,记住规则就行!

但是孙维刚老师不这样看。他鼓励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他重视学生提出的此类问题,他也尽力去探究这些问题。

就上面那个问题孙维刚老师经过探究得出结论: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一组概念是中国人向日本人学来的,而日本人是向欧洲人学来的;日本人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不够准确,准确的翻译应该把“有理数”翻译为“比数”,把无理数翻译为“非比数”。

孙维刚老师就是这样鼓励学生思考一切的,自己就是这样在教学中探究一切的!

再举一个孙维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例子。

比如相似和全等的符号(≌”),这是中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符号。

为什么要写成这种符号?

谁制定了这样的符号?

纵向书写行不行?

我们的中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吗?敢提这样的问题吗?好意思提这样的问题吗?我们的老师允许学生提这样的问题吗?我们的老师自己能提这样的问题嘛?如有哪个学生厚着脸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的话,我们的老师会怎么对待呢?

我们的教育教学不鼓励这样的提问,不欣赏这样的提问,甚至嘲笑这样的提问。我们要求的是学生把规则记住,应用就行。问题是,每一个符号规则的产生都有其千辛万苦,都有其来龙去脉,当学生丧失了发问兴趣或者说被剥夺了发问权利的时候,学习就变成了被动接受、枯燥乏味的事情。

孙维刚老师不是这个样子。当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于是他就学习,他就查找。答案有了:这个符号源自“相似”这个词语的英文单词similar或拉丁语单词simil的第一个字母,如果纵写的话就容易和别的符号混淆,大数学家莱布尼茨最早就这样使用过。

善于在无疑中质疑,引导学生在朝气蓬勃的思考中学习,孙维刚老师的数学课多有思维情趣啊!

上述两个例子不只是让我们学到了数学史上的一点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这样的启发: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于无疑处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一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求知过程变成一个思考探究的过程,教师自己首先也要成为一个善于探究的人,教师要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地超过教材的要求。

2023.6.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