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的根本是顺从自然之道

 医之大者 2023-06-14 发布于吉林

今天一个学西医的同学问我一个问题,中医的经络和穴位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经络不是哲科思维体系下产生的理论,西方即使再发展几千年也产生不了中医的理论,而东方文明同样也产生不了哲科思维,这是不同文明间的不同,绝不是简单的问题。

办公室唯一的一尊陶制雕像是中医经方之祖——张仲景,他的六经辨证传承至今,到科里的医生是否都是采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治病,那显然不是,甚至一个所谓的经方派都没有。

之前退休的倒是有一个,直接把《伤寒论》的方子按照药物重量换算成现代的重量,患者从价格上可以接受,但是无法接受其疗效。

那个六经和十二经络是有一定关系的,同学说一定到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就觉得太神秘了,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其实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很简单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分阴阳,如果阴阳不足以概括临床现象,那就继续细分,阴可以分为少阴、太阴,阳分为少阳、太阳,四象继续分那就是六经或者八怪。

很多研究中医的人最后都走入了玄学,正因为老子的一句话,“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此话一出,中医以及传统文化便成了内求的学问。

《四季调神大论》中说到,若违逆了春天的生长之气,那么少阳之气就不得生发,致使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若违逆了夏天的生长之气,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因而导致心气虚。

若违逆了秋天的收敛之气,太阴之气就不能够收敛,致使肺气燥热胀满。若违逆了冬天的闭藏之气,少阴之气就不能潜藏,肾气就会衰竭。

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长应当遵循的根本规律,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悖,违背)之。

圣人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保养阳气,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保养阴气,同自然界万物一样顺从万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如果违逆了这个根本规律,就会损伤生命的根本,破坏真元之气。

所以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始终,是死生的本源,违背它就会发生灾害,顺从它就百病不生。这就是养生之道。 

从这里看现代的一些养生大师,都是一些忽悠的高手,打着养生的旗号自己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有些大师能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即使在一部分人看来这就是骗术,但依然大行其道。

所以,请不要再把中医神秘化,这是毁灭中医的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