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五行脉法

 勇敢的芯2 2023-06-15 发布于湖南

当归高富帅的"小神医"王超老师,讲述了中医五行学派的上古五行脉法,带领我们一起回到了智慧而神奇的远古时代!

图片

  针对中医五行学派的思想,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这样学习起来更加系统、清晰、明白。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图片

 中医有两大学派 : 五行学派和阴阳学派。五行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 扁鹊(秦越人)和淳于意(仓公)。在《史记》中,两人合并立传,即《扁鹊仓公列传》。

中医讲究理、法、方、药,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五行学派的理、法、方、药!

图片

A-理:

就是中医学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天地的自然观与人体整体观的完美结合(时空观)。

五行学派是在盖天学说”的思维下,认为世界就是在以“北斗星”为中央的天穹下不断旋转生成的。

世界本是一气,一气化而为五,整个世界由五种能量组成:

南极火的能量;

北极水的能量;

东极木的能量;

西极金的能量;

中央土的能量。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土爰稼穑。

图片

B-法:

就是对疾病的诊断法则和治疗法则。

诊断的法则就是中医特有的望闻问切。

图片

B-法一:

       望:

望眼睛:望病人的白眼球部分(因黑眼珠是黑色分不清颜色),主要是看眼睛表面糊的一层病色。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色:  青、赤、黄、白、黑

   (注:眼睛有红血丝一般属赤)

精明五色望诊不适合用于诊断外感和小病,大病须用此望诊!

图片

B-法二:

        闻:

听病人说话的声音。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声: 呼、笑、歌、哭、呻

        五音: 角、徵、宫、商、羽

  《管子》描述的五音:

角:如稚登木以鸣,音疾以清(野鸡)

徵:如负猪豕,觉而骇(猪)

宫:如牛鸣窖中(牛)

商:如离群羊(羊)

羽:如鸣马在野 (马)

图片

B-法三:

        问:

1,问病人平时喜欢吃的味道: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味: 酸、苦、甘、辛、咸


2, 问病人身体感觉:

图片

图片

B-法四:

       切:

中医特有的切脉、诊脉。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脉: 弦、钩、代、毛、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辨五行脉,要从以下方面区分:

      1- 脉形;

      2- 脉势;

      3- 脉位;

      4- 脉力(区分虚实)

图片

五行脉法的胃气:

有胃气脉: 轻柔和缓;

无胃气脉: 脉率不整齐,速率快,

咯手;

五行真脏脉的色脉相参: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五行脉法的虚实:

       虚: 脉无力为虚;

       实: 脉有力为实。

五行治疗大法: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图片

以肝为例说明:

肝的特点是要散,散不开就是肝病,散开了就到了心的常态。

微微有力或微微无力的肝脉,要散但散不开,选偏于中和的散的辛味药;

非常无力的肝脉,选更偏于中和的散的辛味药;

非常硬的肝脉,选辛味药加一点点泻的酸味药;

弦硬的很厉害的肝脉,少用辛味药,多用酸味药;

弦硬的再厉害的肝脉,直接用酸味药泻;

弦的非常结实的肝脉,先用一剂大承气汤,先把气泄下来,夺其实,再治疗;

特别特别虚的肝脉,要先用甘味药补脾,因为土爰稼穑。

图片

五脏病愈、加、持、起的时间和禁忌

图片

图片

C-方:

就是根据望闻问切分辨出来的病证,使用合适的治疗法则,再根据治疗法则使用的处方、方剂。


法无定法,自由组方;

      有偏性的简单性味配伍。

图片


D-药:

就是根据处方使用的中药材。


开的不是“药”,是“性味”。

图片

日常饮食调理:

图片

如果出现真脏脉,不能用药,可以吃五谷来养,直到出现病态脉,才可用药。

图片


疾病的传变与预后:

《难经·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

五行的传变多为“相克”而传,一种能量过于强大而制约着另一种能量使其变弱,这种传变的疾病一般较为严重,当这种循环传变一周再次到达其制约的能量时便会出现危情,即“七传者死”。

有“相生”而传,一种能量过于强大而顺延至另一种能量而使其自己本身减弱至正常,这种传变的疾病一般预后较好,即“间脏者生”。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图片

               中医治病的原则:

               -整体观念

               -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

               -辩证论治

五行与万物对应如下:

  1、五行:木、火、土、金、水。

  2、五色:青、赤、黄、白、黑。

  3、五方:东、南、中、西、北。

  4、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5、五时: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

  6、五节:新年、上巳、端午、七夕、重阳。

  7、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8、五声:呼、笑、歌、哭、呻。

  9、五音:角、徵[zhǐ]宫、商、羽。

  10、五脏:肝、心、脾、肺、肾。

  11、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12、五志:怒、喜、思、悲、恐。

  13、五指:食指、中指、大拇指、无名指小指。

  14、五官:目、舌、口、鼻、耳。

  15、五觉:色、触、味、香、声。

  16、五液:泣、汗、涎、涕、唾。

  17、五味:酸、苦、甘、辛、咸。

  18、五臭:膻、焦、香、腥、朽。

  19、五气:筋、血、肉、气、骨。

  20、五荣:爪、面、唇、毛、发。

  21、五兽:青龙、朱雀、黄麟、滕蛇、白虎、玄武。

  22、五畜:犬、羊、牛、鸡、猪。

  23、五虫:鳞虫、羽虫、裸虫、毛虫、介虫。

  24、五谷:麦、黍[shǔ]禾、米、豆。

  25、五果:李、杏、枣、桃、栗。

  26、五菜:韭、薤[xiè]葵、葱、藿。

  27、五常:仁、礼、信、义、智。

  28、五政:宽、明、恭、力、静。

  29、五恶:风、热、湿、燥、寒。

  30、五化:生、长、化、收、藏。

  31、五祀:户、灶、溜、门、井。

  3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3、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