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人物画探索领域的新旗帜——试谈翟书同先生的中国人物画创作

 易遵义2 2023-06-15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当代人物画探索领域的新旗帜

——试谈翟书同先生的中国人物画创作

文 | 张廷波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当代,愈发呈现风格多样且探索样式各不相同的审美趋向。与山水、花鸟画相比较,人物画已成为最能呈现当代人民生活与主体性创作的艺术种类。中国人物画在当代所能呈现出的丰富绘画语境,与具有较高人文关切与社会关注度的思想情怀,已展现出中国画的强大表现力与表现空间。在我看来,翟书同先生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堪为同时代人物画家之卓越代表。

文章图片3

翟书同

共和国八月的蕉林

180×180cm

对于翟书同先生的作品,我一直有所关注。近日,更有幸得以系统赏鉴,并较为全面的研读了其代表性作品。毫无疑问,他的人物画作品,不仅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且呈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其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性格表达,往往能够很好地统一于整体的视觉冲击力与笔墨张力。画面所呈现出的深厚笔墨造诣,与具有明显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实践性探索,值得我们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风格分析与学理解读。

文章图片4

翟书同

甲板上

180×220cm

2019

入选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从学术研究与学理考据的角度审视翟书同先生的作品,我认为翟书同先生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可从创作主题、艺术风格、笔墨形态三个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从其创作主题考察,其作品呈现出因由极高笔墨造诣与丰富探索欲望所带来的不同视觉张力。他的作品既有表现家国情怀的主体性军队创作,又有表现最普通百姓生活的题材。无论普通士兵还是人民群众,翟书同先生都能够很好地做到以小见大。体现出国家的日新月异,生活的细微变化,并展现社会进步与人民精神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同时,翟书同先生亦不乏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与自然景致,而表现具有明显审美趣味与笔墨情调的小品式探索。

文章图片5

翟书同

军营开放日

180×180cm

文章图片6

翟书同

唤起农工

180×180cm

或许是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翟书同先生都工作于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的缘故。他的创作,便不可避免的聚焦于军队题材。然而,他笔下的军人却没有普通画家概念性与模式化的军人处理方式。呈现出军人朴实、厚重,且个性鲜明的特征。无论是以笔墨表现为主的图式风格,如《大山深处》、《南海奇兵》,还是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重彩式探索,如《穿越密林》、《流火青春》、《密林深处》等,都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与催人奋进的气质。他的作品无论尺寸大小,都有一种画面难以承载的视觉张力与笔墨表现力,令观者体验到振奋与感动。

文章图片7

翟书同

大山深处

200×180cm

2016

文章图片8

翟书同

南海奇兵

180×180cm

2016

同时,翟书同先生更以醇熟的笔墨语言,细腻的观察角度,敏感的视觉语态关注于当下。在他笔下,生活在社会中的普通百姓也具备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赋予传统笔墨以全新的表现可能。同时,宏大的历史题材也同样引起翟书同先生的关注与表达。在类似题材中,他也从未因主题的严肃与壮阔而损伤了笔墨的意象性表达。因而,我们可以说,他的笔墨是自由的,同时又是严谨的。其自由表现在,翟书同先生能够毫不刻意的将笔墨技巧融入人物个性,且无刻意与造作之感。其严谨则在于,他笔下的人物从未因其自由无拘束的笔墨掌控力,而丧失了对于人物结构的准确性表现。

文章图片9

翟书同

老腔

180×180cm

文章图片10

翟书同

流火青春

180×180cm

2009

入选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尤其值得关注的,还在于翟书同先生在以色代墨的探索与表现领域,成功的创造出迥异于同时代画家,具有独特个性特征与表现样式的绘画品格。如他的《流火青春》、《在路上》,我认为可被视为当代中国画在色彩探索领域之典范。原因正在于,作品即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与色彩感染力,同时其用笔又具有传统中国画的书写性与厚重感。不仅于此,作品还能在丰富的色彩变化中寻找一种平衡与统一。光影与造型,色彩感与装饰性达到极高水准的和谐与统一。

文章图片11

翟书同

在路上

180×180cm

2014

入选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文章图片12

翟书同

密林深处之一、二

180×97cm

2011

对于一位中青年艺术家而言,翟书同先生精力旺盛,年富力强,正逐渐进入画家的黄金创作年龄段。他的笔墨技巧,在不断锤炼与内省过程中趋于日益成熟的状态。他的创作题材,也在不断选择与思索的过程中呈现出更为鲜明且整体的面貌。让我们以更加期待的热情,祝愿翟书同先生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

(作者:张廷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家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ritics

文章图片13

张廷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首届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方向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学士、硕士。

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一般创作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河北师范大学优秀社科支持项目等。

曾获“鲁迅文艺奖”;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入选第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广东省金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广东省最高奖;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等重要奖项20余次。

在《美术研究》、《新美术》、《美术》、《装饰》、《形象史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学术单位收藏。

艺术家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

文章图片14

翟书同,陕西兴平人。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画家,现为广州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荣誉:

创作作品入选第11、12、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特战神兵》被评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重点资助项目。《南海奇兵》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扶持资助项目。《流火青春》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第一次国共合作》(合作)入选由中宣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边疆卫士》被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

主要作品及获奖:

2007年,中国画《唤起农工》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年,中国画《寻找生命》入选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

2008年,中国画《军营开放日》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8年,中国画《共和国八月的蕉林》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9年,中国画《流火青春》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9年,中国画《军营开放日》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精品展。

2010年,中国画《密林深处》入选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0年,中国画《沸腾的草原》获第16届亚洲运动会当代艺术展优秀奖。

2011年,中国画《密林深处之二》入选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

2011年,中国画《第一次携手》入选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工程。

2011年,中国画《老腔》入选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

2011年,中国画《战士的父亲》入选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2012年,中国画《第一次携手——共产党代表参加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2012年,中国画《在路上之一》获“荆浩杯”全国中国画双年展优秀奖。

2013年,中国画《盛夏》入选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2014年,中国画《在路上之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5年,中国画《枪》入选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6年,中国画《在路上之二》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

2016年,中国画《特战神兵》被评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重点资助项目。

2016年,中国画《南海奇兵》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扶持资助项目。

2016年,中国画《大山深处》入选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

2017年,中国画《小平您好》被北京大学收藏。

2019年,中国画《人物写生》入选丹青盛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名家邀请展。

2019年7月,中国画《流火青春》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9年8月,中国画《甲板上》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出。

2019年10月,中国画《广州起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并在河南省美术馆展出。

2020年6月,中国画《在路上》《甲板上》入选全军“绿色时空”美术作品展,8月在湖南美术馆展出。

2020年10月,中国画《穿越密林》入选首届军事文化节——“全军抗'疫’暨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

2021年7月,中国画《第一次国共合作》(合作)入选由中宣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2021年12月,中国画《咱当兵的人》参加由中国美协和嘉兴政府联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船颂”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被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

2021年12月,中国画《晨曦》《苗族老人》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中青年创作骨干研修班结业作品展”。

2022年8月,中国画《穿越密林》、《五环下的坚守》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画作品《流火青春》刊登于《人民日报》文章《描绘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壮美画卷》(2022年8月2日20版美术副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