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苏辙与泰山

 刘传录说水浒 2023-06-16 发布于山东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是一个文学全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苏轼兄弟二人常年在山东(宋为京东东路)为官,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时,弟弟苏辙任齐州(治所在今济南)掌书记,兄弟二人与齐鲁的山水结下不解之缘。

熙宁八年(1075)春,苏辙出济南城一路南下到泰山游山观城,沿途所见,有感而发作《游泰山四首》。在岱庙和泰城,苏辙观览了名胜古迹和登山盛况,徘徊三天,始终未敢登山。行前友人韩宗弼赋诗相送,苏辙和《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泰山》诗记录本次行程:“羡君官局最优游,笑我区区学问囚。今日登临成独往,终年勤苦粗相酬。春深绿野初开绣,云解青山半脱裘。回首红尘读书处,煮茶留客小亭幽。

  苏辙在齐州与苏轼诗文往来,苏轼接到苏辙寄诗后,即作《和子由四首》,其一为这首《和子由韩太祝送游泰山》。诗中说: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所“恨”之“君”,说的就是苏辙,表达了因苏辙未能登上泰山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苏轼与泰山渊源颇深,泰山情结弥漫到他的不少诗文中。

宋嘉祐六年(1061),苏轼在赴任陕西凤翔府判官途中,与京兆尹刘敞痛饮数日。刘敞搜集了数十件石器,苏轼观赏这些石器,大有沧桑之感,写下:“惟余故苑石,漂散在人间……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送顿起》中描绘泰山风光:“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元祐六年(1091)八月,苏轼出知颍州,到任后疏浚颍州西湖。竣工之后,他赋诗与杭州西湖作比较,再次提及泰山:“泰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查看史料,苏轼是否登上过泰山,有待考证,但从他对泰山日出的描写中可以笃定他曾登泰山看日出,补缺了苏辙的遗憾他的《送杨杰并叙》写泰山日出:“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那变幻多姿的泰山景观物象,情景交融,物我辉映,被视为状写泰山日出的经典之作,广为传颂。苏轼对泰山日出奇观的细致刻画,凝结成泰山日出最华美的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