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小记(三十九) 天下何物最善

 白桦树2008 2023-06-18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北魏是一个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的开国之君是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的建立结束了华夏大地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局面,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北魏作为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统一了我国的北方黄河流域,为华夏的再次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北魏政权存续了近一百五十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实行汉化的少数民族政权,促进了我国历史上民族间的大融合。    

拓跋珪,字涉珪,鲜卑族,云中盛乐(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他的祖父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是东晋时期代国的国君,他的父亲是献明帝拓跋寔

公元376年,拓跋什翼犍的代国被快速崛起的前秦所灭。拓跋珪虽然出身王族,身份光鲜亮丽,但是自年少起,他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华贵而安逸的生活。父亲早亡,国家又沦丧,少年的拓跋珪只好随母亲贺兰氏投奔舅舅贺讷所领导的贺兰部,后来又转投独孤部的刘库仁。

刘库仁是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的外甥,与拓跋珪有亲戚关系,而且刘库仁认为年少的拓跋珪将来会成大器,因而很是善待拓跋珪母子。刘库仁去世后,其弟刘头眷接替其职位,刘头眷对拓跋珪母子并无怠慢。后来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杀了刘头眷自立。刘显对拓跋珪很是忌惮,准备杀掉他以绝后患。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获悉刘显的阴谋后,设计让拓跋珪逃到了其舅舅的贺兰部。

年少的拓跋珪在贺兰部逐渐崭露头角,深得众心。

公元386年,年仅15岁的拓跋珪在以贺兰部为首的各部落的支持下于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即代王位,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四个月后,“代王”拓跋珪改称为“魏王”。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拓跋珪成为北魏的开国之君。

北魏建立后,拓跋珪把首都从盛乐迁到了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开始在平城建宫殿,筑宗庙,立社稷。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并于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作为北魏开国之君的拓跋珪不但有雄才大略,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汉文化修养,尤其喜爱读书人。

拓跋珪称帝以后,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十分重视对汉族文化的学习和引进,他重用崔玄伯、邓渊、董谧等汉族饱学之士在朝为官,为北魏出谋划策。他任用这些汉族官员为北魏政权制定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而这些制度均是仿效中原的汉族制度而定。

拓跋珪十分重视儒家经学,他设置了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的名额多达三千人,把学习儒家经学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为北魏政权培养了不少人才。拓跋珪同时还把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选拔本朝官吏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能够如此重视学习,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有一次,拓跋珪问博士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李先回答说“莫若书籍”。李先认为,天下最好的东西就是书籍。拓跋珪又问:“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天下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收集呢?拓跋珪的胃口实在不小,他想把天下的书籍一网打尽。李先说,自从文字产生以来,图书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累积到现在已经多得不能准确计算了。只要陛下您下决心收集,何愁搜集不到呢?于是,拓跋珪就开始命令各郡县大规模收集图书,收集到的图书全部运到首都平城。每次打完胜仗以后,拓跋珪都要把战败国的图书收罗殆尽,这些图书为北魏政治制度的创立和完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公元400年的时候,北魏的太史官屡次奏报星象错乱的现象,拓跋珪就亲自查阅有关占卜方面的书籍,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学习中原汉族政权的做法。

拓跋珪不仅大规模收集书籍,还十分重视任用读书人。刺史、太守、尚书郎等以下的官吏,全部由读书人担任。士大夫来拜见,无论年龄大小,拓跋珪都以礼相待,让他们畅所欲言,不管能力大小,只要有可用之处,他都加以任用。

昌黎郡沮阳人张衮因为才华出众,智谋过人,在拓跋珪还是代王时,就任用他为代国的左长史,深得拓跋珪的信任与重用,“委以腹心”。后来官迁奋武将军、幽州刺史,封临渭县侯,功勋卓著,为北魏立国二十一功臣之首。

有一次,拓跋珪向张衮询问中州一带有名的读书人,张衮就举荐了和崔逞二人。

最初仕于后燕,后来归降了北魏,拓跋珪任命他为河间太守。但是由于各方的利益关系问题,最终卢溥弃北魏,再次投靠了后燕,并且还带兵攻打北魏,杀了北魏的幽州刺史。

张衮举荐的另一位崔逞,最初也是任职后燕,官职是秘书监。在北魏与后燕的一次战役中崔逞被拓跋珪俘虏。得到了崔逞,拓跋珪甚是高兴,立即任命他为尚书,掌管三十六曹,“委以政事”。崔逞官至御史中丞。但是,在朝为官,不能事事都顺圣心、合圣意。拓跋珪对崔逞的一些作法很是不满。譬如,当初崔逞投降北魏时,只带来了自己的小儿子,他的妻子和其余的四个儿子都留在了冀州老家,也是考虑到天下大乱,希望能给自己保留后代,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但是,他的妻子和四个儿子后来都投靠了南燕。另外,崔逞还有其它一些事情办得不合拓跋珪的心意,几件事情加在一起,使拓跋珪对他愈加不满,最终下令让崔逞自我了结。

由于卢溥和崔逞二人都是张衮举荐的,为此拓跋珪对张衮大为不满,认为张衮“所举皆非其人”,因此把张衮贬官。从此以后,张衮坚决不再过问政事,一心校勘典籍。

后来不断有人报告说某人要来投靠拓跋珪的北魏政权,拓跋珪开始还很高兴,但是最后这些人却都没有来北魏,而是投靠其他的国家去了。拓跋珪不明白为何如此,于是就派人了解情况,想知道为什么他们本来决定投靠北魏却又都食言了?经过一番调查后得知:北魏的声威远播,好多人一开始的的确确是真心想来投奔,但是后来听说了崔逞被杀的事情就都吓得不敢来了。

逼杀了崔逞,致使天下有识之士因此不敢靠近北魏,这是拓跋珪所没有料到的,他开始深深懊悔自己错待了崔逞。从此以后,在北魏的读书人即使有了过失,也能得到拓跋珪的宽容和优待。

开国之君拓跋珪的爱书之举深深影响了北魏皇室的读书风气。五经博士不但向各级官员传授经学,也奉命向诸皇子授学。因此,自拓跋珪始,北魏的诸位皇帝都有不错的汉学功底。

史载,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更是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可以出口成章,不改一字。

北魏能够实现民族大融合是与北魏的皇室对汉学的重视密不可分。

天下何物最善?莫若书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