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研究问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控弦破左的 2023-06-18 发布于河南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人们说:这个人能力强;这个人能力不行,配不上他的岗位和收入!那么,人们评价一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果你去咨询相关的专家,他会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解答,例如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执行力、责任心等等。其实,类似的回答没有抓住这个问题的核心。

结合毛主席的思想,评价一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准,应当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此问题的核心。当然,我们不妨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在解决问题时,什么才是主要矛盾呢?

毋庸置疑,研究问题,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原因很简单,只有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才能抓住问题的牛尾巴,解决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正如只有搞清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既然如此,那么研究问题时,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下面,我们分成三点来详细分析这几个易犯的错误。

一、主观性,指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从主观想象出发,不用唯物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有些父母盲目地送子女参加各种培训班,未根据子女的兴趣、天赋、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子女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导致他们什么都在学,什么都没学好,不仅浪费了子女的宝贵成长时间,而且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片面性,即不全面地看问题,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了解矛盾的一方,不了解矛盾的另一方,只见局部,不见全体,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

例如: 在分析国际形势时,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国际一方。解放战争期间,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考虑问题时,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只 了解个体一方,不了解总体一方。在解决法律纠纷时,只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 如此等等 。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一 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 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是作战的双方 。 魏徵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其目的也是为了克服片面地看问题。

三、表面性,即观察事物时,只看其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主席说得好:“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 ,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 。

以上三点,是研究问题时,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只有克服了以上三点,在研究问题时,才能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

同时,综合掌握的信息,经过深入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 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调查研究犹如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好像一朝分娩。”

仔细体会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当要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问题,找到问题的核心后,解决问题就手到擒来、得心应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