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友生教授:治阴火,用辛温药、还是苦寒或是甘寒药?

 风和日丽悉尼 2023-06-20 发布于澳大利亚

原标题:万友生教授:治阴火,用辛温药、还是苦寒或是甘寒药?

阴火是指 病性为阴寒而部分 病证为火热的病理概念。

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令元气大伤,或寒湿阴邪外郁,或生冷饮食内遏,令阳气不得宣发透达所致。

万友生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对阴火理论有不俗创新和发展。

那么临床中哪些症状属于阴火表现呢?治疗中又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治疗原则呢?

下面, 让我们花上3分钟,一起来看一下万友生老先生对阴火理论的总结与发挥。

01

阴火的概念

阴火是相对于阳火提岀的病理概念。

此“火”指热的现象,表现为发热(高热或低热,多间隙性)、胃中灼热、口干口苦、舌糜、口疮、牙龈肿痛、咽痛、便秘、尿灼、脉数等。

自觉烦热、潮热、面赤、皮肤红斑痒痛、丘疹、衄血、咯血、紫癜、血压升高等,也可以是阴火之象。

“阴”是指该热象的病机本质,为脾气、脾阳、肾阳不足,或湿邪壅中,或外寒束表。

即阴火指病性为阴寒而部分病证为火热的病理概念。

即阳火的病性与症象均为热,属标本俱热证阴火则病性为寒而部分病症为热,属标热本寒证。

李杲创立的阴火说,虽然肯定了 脾胃元气虚弱是阴火产生的根源,却未能确立阴火相对独立于阳火的概念。

02

阴火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阴火为病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七情郁结、起居不慎等因,令元气大伤;

或寒湿阴邪外郁,或生冷饮食内遏,令阳气不得宣发透达所致。

元阳不足何以会诱生阴火?

此因虚阳、虚气、阴虚内郁,兼受到生活不节、外邪侵扰等因素,虚性亢进、上浮外张,显现出某些火象。

《内经·调经论》载有:“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的阴虚生内热机制,也是元阳、元气不足产生阴火病机的一种阐析。

寒郁于表、湿遏于中为何也可滋生阴火?

系由阴邪闭滞,导致肺气或脾阳内郁,亢而为火。

前者发为阴火虚证,后者发为阴火实证。

由此可见, 无论阴火虚证或实证,里阳被郁是一个共同的重要病机环节。

李杲虽对脾胃阴火虚证作了深入探讨和理论阐述,但对于肾虚阴火及阴火实证未能揭示昭然。

万教授认为,临床上常见阴火为病,在阳气亢奋的表现之下其实质各有虚实的区别。

01

阴火虚证

《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是说烦劳即会引动阳气亢奋的病理表现。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但若烦劳过度,元气受损,则虚阳亢奋,向上、向外升浮,呈现低热、口苦干渴、不喜饮或喜热饮等在表之虚性亢奋之象;

阳气有损且其势外张,则在内阴胜于阳,必伴有寒象,如身寒或恶风寒、乏力气短、纳少或纳后腹胀、大便清泄或虽秘而质软等;

舌胖嫩淡红有齿痕、苔白,为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生,脉虚弱或迟,即或数大,亦必不耐重按。

此证病机多在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无论饮食、劳倦、七情,皆首伤脾胃。

而脾胃虚弱日久,又可导致他脏不足而兼见多脏虚证,万教授统称为“脾虚阴火证”。

治宜补中升阳为主,佐以寒降阴火。

此外, 若肾阳亏损,龙火不能潜藏而向上、向外浮越,则统称为“肾虚阴火证”。

其急危者如《伤寒论》之少阴格阳证、藏阳证,用通脉四逆汤重剂,回阳救逆兼通阳和阴、潜纳阴火。

其缓者如肾阴阳两亏、浮火上炎、口糜舌烂反复难愈者,当予桂附八味丸温阳益阴、补火归元,缓缓图之。

02

阴火实证

阳气为阴邪所郁,不得宣发而为火。

既包括内伤饮食生冷所致的阳郁里证,

表现为胱腹痞满,隐痛、刺痛,恶心或呕,大便溏泄,舌苔白腻或薄白,而见身热、口干苦、口疮等症。

也包括外感寒湿阴邪所致的阳郁表证

除畏寒、体困、流清涕、痰液清稀、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紧弦细等,又见咽痛、久咳、气呛,或咽喉干涩有异物感,经久不愈,或鼻塞不通等症

万教授指出,临床习用抗病毒之板蓝根、牛黄治感冒发热,造成表寒(湿)闭遏者不少,低热久则不退,且无因可査。

若不知用升阳散火、宣开肺卫法治之,终难向愈。

升阳散火即升阳醒脾散火法,主治阴邪所致阳郁里证,方如李东垣升阳散火汤。

如湿滞食积明显者,用温燥除湿疏导法,如已故重庆名医龚志贤之柴胡消食汤(由柴胡、黄苓、法半夏、苍术、茯苓、妙枳实、羌活、白芷、木香、山楂炭、瓜蒌仁、生姜组成);

宣开肺卫法主治寒湿外闭所致阳郁表证,方如麻黄汤、三拗汤加桔梗;

寒湿重者可选用柴胡、黄苓、紫苏叶、羌活、白芷等。

03

阴火阳火相兼证

阴火虚证日久气损及血,阳损及阴,可兼见阳火虚证(即阴虚之火)。

阴火实证日久阳郁化火,常可兼见阳火实证(即阳盛之火)。

更有阴火虚实相兼之证日久,阴血与阳气俱亏,气郁与化火并存,形成阴阳虚实错杂证。

如李东垣在《脾胃论》确立了甘温除热法以治脾虚阴火之后,又多处岀现合用甘寒或苦寒之法。

万教授强调, 兼气郁阴火实证时,可加辛温药以升散郁火;

兼阴血虚之阳火虚证时,可加甘寒药以养阴降火;

兼气郁化火之阳火实证时,可加苦寒药以直折之。

务必 “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03

病案举例

彭某,女,77岁

2006年12月18日初诊。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服新癀片后出现呕吐、头晕半月,伴牙痛,心慌,嘈杂,口干,纳差,二便尚可,舌淡、少苔,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阴火,证属脾胃气阴不足。

治以清泻脾阴之火,予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荷叶、竹茹、麦冬、石斛、姜半夏、茯苓、扁豆各15g,山药、薏苡仁、谷芽各30g,木瓜、枇杷叶、炒白术各10g

6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症状大为好转,唯口干,舌痛,舌淡尖红、少苔,脉缓略弦。

治以健脾益气养阴。

处方:

太子参、北沙参、茯苓、扁豆、石斛、麦冬、竹茹、芦根各15g,乌梅、荷叶、枇杷叶各10g,慈茵仁30g,白术12g

续服6剂,未再来诊。后随访诸症已愈。

此文中万友生老先生对阴火论做了更细致的探讨与总结。

看完万友生老先生的经验,您是否有收获呢?

欢迎您在文末下方,与大家一同交流!

ps:“万人学伤寒”&华医世界感恩节,正在火热进行中,昨晚王振亮教授讲授的《颈椎病的经方辨治》受到了听课中医人的一致好评!

今晚20:00

华医世界“万人学伤寒”公益微课及华医世界感恩节继续进行——

辽宁中医药大学谷松教授《桂枝甘草汤类方研究与应用》

今晚20:00,准时直播,所有人免费听!

满满的干货和医案精讲

马上扫码进入直播间

有任何问题请咨询

(还有好礼相送哦!)

昨晚及今晚的课程内容

小师妹将在下周为大家整理后推送

敬请大家关注!

,相约今晚的“万人学伤寒”直播间~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