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心脏康复告诉你!

 hercules028 2023-06-20 发布于四川

来自小王的“灵魂拷问”?

近日,我科收治了一位45岁男性患者,因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植入支架。这位患者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希望尽快重返工作岗位,但又担心心脏疾病的危险性,到底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呢?

如何帮助小王尽快重返工作?心脏康复告诉你!

01

什么是心脏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心脏康复是指:确保心脏病患者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社会功能的所有方法的总和,以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过一种主动的生活。

心脏康复通过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患者教育(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的联合作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直至整个生命过程提供心理、生物和社会等多方面、长期综合的管理服务和关爱,使患者获益。

短期获益:控制心脏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体能和信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长期获益: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心脏功能储备、减少再梗风险、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再住院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维持终身健康生活方式。

02

什么时候开始心脏康复?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版)指出,所有心脏病患者都可以进行心脏康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瓣膜手术、心脏起搏器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周围血管病等患者。

但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未控制、心功能Ⅳ级、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静息收缩压>180mmHg或静息舒张压>100mmHg)的患者暂时不适合开始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分为3期:I期(住院康复期)、II期(门诊康复期)、III期(社区/居家康复期)。

温馨提示

也就意味着,所有心脏病患者在病情控制后应尽早开始心脏康复治疗。

03

如何参与心脏康复?

——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脏康复是以心血管医生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的治疗模式,必须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那么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参与到心脏康复的全程管理中,实现心脏康复最大获益呢?

I期(住院康复期)

积极参与到医护人员组织的心血管疾病基本知识及心脏康复的健康教育中,发现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及时纠正危险因素。

出院前,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康复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或心肺运动试验)以及危险分层。

与医护共同制订急性期和慢性期最优化治疗策略,实现全面、全程的医学管理。

II期(门诊康复期)

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心脏康复门诊。

不同类型CCS患者运动康复

随访时间节点项目建议

随访时,配合医生评价运动康复效果以及运动耐受性,以建立长期主动运动康复习惯,提高心脏康复的参与率和依从性,评价危险因素控制效果,以减少再住院,评价生活质量,适时重返社会生活和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