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句教育箴言,句句说在心坎上!(老师家长都看看)

 尔雅图书馆 2023-06-21 发布于北京
Image
什么是教育?听起来总是很虚无,也总会得到很多“高谈阔论”,但依然解不了心中困惑。尤其对于父母来说,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更是显得举步维艰,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最终免不了开启“鸡飞狗跳”模式。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一个孩子身上的行为表达都有迹可循,藏着父母的影子。当问题看起来很复杂时,我们不妨试试追溯本质,化繁就简,用陶行知的话来说——生活即教育。

很多时候,教育的哲学都藏在生活里,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次交流,也许是一场活动……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看见、引导、共同学习。

教师会收集了10幅漫画,分别对应着10句教育箴言,句句说到心坎上。不仅是说给家长听,对教师也有启发作用。希望我们能够在小小的话语里,收获大大的感悟,化为日常的行动,达成美好的教育理想。


01
榜样的力量

Image

如果教育有捷径,那一定是榜样教育。

每个孩子都天生具有模仿性,有的孩子喜欢学爸爸说话,有的孩子喜欢学妈妈化妆,但因为他们的是非观念还比较薄弱,所以,不管大人做什么,他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去模仿。

当妈妈对着孩子微笑时,孩子也就学会了微笑待人;当爸爸耐心帮助陌生人指路时,孩子也就学会了与人为善。同理,如果家长表现出不好的行为,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有迹可寻的因果。他的因,在家庭;他的根,在父母。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率先活成一道光,然后成为孩子的最佳榜样。


02
不要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

Image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面对来自他人的评价,有善意的、中肯的,也有恶意的和诋毁的。

如果孩子自我意识过剩,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被这些评价所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消极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这样才能形成成长型思维。

如果评价是符合事实的、客观的,我们可以给孩子正向引导,鼓励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如果是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评价,则可以让孩子选择说“不”,或者不用理会。

作为父母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科学性、多元化,对于孩子的优点、强项要及时肯定、鼓励,对于孩子的缺点、弱项,不打击、不指责,要给出他具体的努力的方向。


03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Image

为人父母,对子女都会有很多期待,让孩子成为设计师、工程师、医生、教师、公务员,而孩子们的梦想却可能是成为毕加索、比尔盖茨、马斯克、国家总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技巧和梦想,他们既不是谁的替代品,也不是谁的复制品,更不是谁的附属品。

100个孩子,有一百条成功之路,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周遭的世界。大人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当我们真正了解孩子,走近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现:

他原本是兰,就该绽放于空谷;
他原本是雨,就该游荡在云间;
他原本是风,就该穿梭于林海;
他原本是鸟,就该飞往他的山。


04
温柔的大手

Image

小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很不稳定,发脾气、哭鼻子、大喊大叫,坏情绪说来就来。而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讲道理、哄骗、指责、镇压可能会起一时之效,但也可能会让孩子更加情绪化。

作家显克微支说过,“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所以,当孩子出现坏情绪时,父母可以用“我知道”来让自己成为那只“温柔的大手”。

“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出去玩,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不如我先离开一会儿,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谈”

很多情绪,只要在乎的人懂了,其实也就没事了。理解、接纳、共情、引导,一个被认可的拥抱,一个被关注的眼神,永远是走进孩子的最佳良药。


05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Image
任何一项高质量的教育,都建立在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之上,而父母平和、良好的心态,则是这段关系的核心因素。

孩子是自然的产物,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发展规律,我们不能以大人的要求和速度而改变它,强行为之的结果就是拔苗助长。

不攀比、不包办、不催促、不指责,包容孩子的缺点,尊重孩子的意愿,少一些宏大的愿景,多一些温暖的陪伴,和孩子一起慢慢达成那些脚踏实地的小目标。只有父母的心态平和了,孩子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未来,总会来;孩子,总会长大。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一步一步深耕出花海。


06
努力大于聪明

Image

巧妙的鼓励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养料,有效的称赞,才不会浪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契机。

培养好孩子,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表扬。

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如果父母每次都用“聪明”来给予反馈,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成果是与自己的聪明才智划等号的;而当自己失败的时候,就会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不够聪明,进而产生放弃、退缩、逃避的心理。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将128名孩子分为两组,对A组孩子经常夸赞道“你真的很聪明”,对B组孩子经常夸赞道“你真的很努力”。一段时间后,A组孩子在学习力和抗压能力上,表现均不如B组。

与其赞美孩子那些无需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不如表扬孩子的专注、仔细、勤奋、意志力,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得来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07
呵护孩子的童心

Image

呵护孩子的童心,比让他快快长大更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应该只有成绩、能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具有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童话便是重要的来源之一。

童话可以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带领孩子追逐梦想,在内心深处种下希望的种子,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童话可以是一面反映人性的镜子,教育孩子如何正视困难,如何拥有坚韧的勇气和毅力;

童话可以是一种信仰,让孩子坚定心灵,相信美好的未来,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

童话可以是一份记忆,充满着爱和希望,伴随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指引前行的路。

童心,可以让孩子长久的保有天真,对抗世界的复杂,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趣味。


08
失败的勇气

Image

吃饭要吃得最快
跑步要跑到最前
比赛一定要得第一
……

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好胜,非常在乎输赢?这是因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此外,父母的焦虑以及对教育的功利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输赢,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很重要。当孩子遇到失败时,请不要给他贴上“无用”的标签,孩子每一次跌倒后的站起都值得我们鼓励和点赞,因为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需要勇气。

输得起的孩子,才更有赢的潜质。


09
有香味的花不止一种

Image

有香味的花,不止玫瑰一种。
能飞翔的鸟,不止雄鹰一只。

成功没有统一标准,人生也没有社会圭臬。每个孩子都各有不同,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不是塑造出来的,而是被唤醒出来的。

面对造物主的出题,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求解方法,专心研究蚂蚁怎么爬的孩子和认真练习钢琴的孩子一样优秀。

我们要用望远镜看孩子的成长,相信每个孩子在日复一日中,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跟别人前进的方向不同,也因此能与另一片宽阔天地邂逅。


10
成为有趣有爱的普通人

Image

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都有殷切的期待:希望他拥有卓越的成就,希望他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希望他比自己更成功。但也许更重要的是,首先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又有爱的普通人。

有人说,人生要学会三个接受: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

其实,平凡和普通从来都不是贬义词,每个生命都有意义,做一个普通人,也可以闪闪发光。比起不平凡的人生,孩子拥有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能力,才更了不起。让孩子做自己热爱的、擅长的事情,在自己平凡的时光里,享受温暖。

■■■

著名作家刘墉曾说过,“教育应以成长为前提,抛弃束缚和功利,跟上孩子的脚步,勿步步紧逼,才能培养出经得起打击、懂得人生情趣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是给予孩子满满的自信和勇气,让他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他内心富足、坚定且强大,足以在未来有底气去应对任何意外,去做任何选择。

花园葱茏草木,蜂蝶从不迷路,即使远在山谷,也能寻香停驻。


更多替教师发声的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