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如果问心无愧,便会无忧无惧(12—4,讲于2022年5月27日)

 惟虫能天 2023-06-24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少说一句话,多读两页书

如果问心无愧,便会无忧无惧


《论语》载: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本章的意思是,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呢?孔子说,君子不担忧也不畏惧。司马牛说,不担忧、不畏惧就可以叫作君子吗?孔子说,如果内心省察后而不感到愧疚,那有什么可忧愁和惧怕的呢?

在儒家思想中,“君子”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忧不惧是孔子根据司马牛的特点所作的回答,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军政官司马桓魋的弟弟。司马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司马牛全家被迫出逃。因为司马桓魋迫害过孔子,所以司马牛逃到鲁国后拜孔子为师,并声称司马桓魋不是自己的哥哥,好像有点对不起孔子的意思。因此孔子说,君子问心无愧、无忧无惧,那是有针对性的。

抛开这层特殊意义不说,作为君子是应该做到无忧无惧的。无忧就是不烦恼、不发愁,无惧就是不害怕、不担心。这可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以深厚的道德素养为基础的。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内心光明磊落、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大光明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世人大都常驻忧愁烦恼的恐惧中,不仅忧自己还忧孩子,不仅忧今天还忧明天,不仅怕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还怕病、怕死。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在忧中在病中。为什么忧惧呢?孔子说,那是因为问心有愧。问心有愧不只是说,你做了多少对不住人的事,而且包括对宇宙人生、天地良心的不通达、不明白。问心无愧不仅是对不住良心,而且是对不住天、对不住地,这样的人自然会处在忧惧当中。而若能在这些方面通达了,忧惧自然会越来越少。

少欲知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