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侃:7岁神童写一篇诗文,74岁父亲高兴付生活费

 世界人物传记录 2023-06-24 发布于湖北

黄侃生于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4月3日(夏历二月廿九日),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 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 国学大师。

黄侃生于成都金玉街三道会馆,说起来也算是半个四川人。黄侃的父亲是黄云鹄,字翔云,进士出身,长期在四川为官,曾任四川盐茶道、成都知府等职,后官至四川按察使,为清代二品大员,为官清正廉明,有“黄青天”之誉,备受皇帝恩宠。

黄侃就生在这书香官宦世家,自幼被其父送到老家蕲春附近的私塾读书,也就是如今的黄侃故里。黄侃的父黄云鹄是知名的经学家,教子极严。

光绪十四年(1888年),黄侃虚岁3岁时,家人就开始教授唐诗宋词,他只要读两遍就能背诵下来,为此黄云鹄让黄侃开始随江叔海先生问字,一个老师专教一个学生,开始学习传统的四书五经。黄侃在童年时期开始反复阅读十三经,这对他后来进行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侃是黄云鹄最小的孩子,晚来得子,67岁的黄云鹄对这个儿子自然很是宝贝,黄侃4岁时跟随父亲返回原籍湖北蕲春,彼时黄云鹄已经辞官,但由于为官时清廉,所以并没有多少积蓄,于是黄云鹄便在好友的介绍下去了江宁,在江宁尊经书院教书。

黄侃五岁时随父亲黄云鹄去成都武侯祠游玩,回家之后竟然将祠壁上的绝大部分楹联朗声背诵了下来,黄侃的这一举动令父亲欣喜万分又惊诧不已。

黄侃七岁时,他的母亲算了一笔账,发现家里面的这点钱已经难以维持生计,黄云鹄再不寄钱回家,就得喝西北风了,于是黄侃便给父亲写信讨要生活费,不过黄侃是个聪明孩子,并没有在信中直接写道:“爹,家里没钱了,寄些钱回来。”黄侃写了一首诗:

“父作盐梅令,

家存淡泊风。

调和天下计,

杼轴任其空?”

黄侃说,父亲当年做了知府也不会敛财,是件好事,因此家里面尚存有淡泊名利的家风,不过父亲在外为大事忙碌,难道已经不记得母亲在家中操持家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吗?全诗20字没有一个字提到了钱,但却告知了黄云鹄家中的难处。

黄云鹄看完信,对儿子的才气是倍感欣慰,恰巧其好友王鼎丞在旁边,也看到了黄侃写的信,得知黄侃还只有七岁后连连说好,惊为天才,又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于是便对黄云鹄说,让黄侃做他的女婿。一场娃娃亲便这么定下了,这就是黄侃第一任夫人王彩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