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啤酒,为啥越来越“难喝”?网友:无非是这3个原因造成的

 简食记 2023-06-25 发布于山东
啤酒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今的伊拉克),那里的人们开始利用大麦等谷物来制造酒精饮料。这些早期的啤酒通常是通过将麦芽放入水中发酵制成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也有各自的啤酒酿造传统。
在中世纪,啤酒酿造逐渐成为欧洲的重要行业。修道院在啤酒酿造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掌握了酿造技术,并将其视为一种经济来源。啤酒也成为中世纪欧洲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因为当时的饮用水质量不佳,啤酒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安全的饮用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啤酒的酿造工艺不断改进。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啤酒生产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大型酿酒厂开始兴起,引入了新的酿造技术和设备,使得啤酒的生产更加高效。此外,发酵控制和卫生标准的改善也使得啤酒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可靠。
现代啤酒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啤酒,如淡色啤酒、黑啤酒、艾尔啤酒和小麦啤酒等,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口味偏好。此外,近年来,特色和手工酿造啤酒的兴起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人们对于啤酒的品质和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对酿造过程和原材料的选择更加关注。但是,为什么国产啤酒越来越“难喝”了?不少网友表示,无非这3个原因导致,难怪不好喝。
1:低价竞争,过度的压低啤酒成本。国产啤酒的酿造材料只占成本的1/5,其中包括人力水电成本、包装费用以及原材料和制作成本。这可能导致国产啤酒在原料选择和使用上相对节省成本,可能会添加大米、玉米淀粉、糖浆等辅料来保持酒精度数,但对啤酒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麦汁浓度也是影响啤酒品质的重要因素。进口啤酒的麦汁浓度通常维持在11-12°P甚至更高,而国产啤酒的麦汁浓度通常只维持在8-10°P,较低的麦汁浓度意味着更少的麦芽使用量。为了弥补麦汁浓度的不足,一些国产啤酒可能会添加辅助材料,如大米、玉米淀粉、糖浆等,以提高酒精度数。然而,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对啤酒的口感和香味产生大大影响,使其与进口啤酒相比显得品质较低。
2:可选范围越来越小,直接造成了大啤酒公司的垄断。目前国内啤酒市场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五大行业巨头:华润雪花、燕京、百威、青岛和嘉士伯。其他一些品牌如哈尔滨、奥古特、纯生、崂山、金龙泉等,大部分都是被这些行业巨头收购的子品牌。
以青岛啤酒为例,虽然我们熟知青岛绿罐、奥古特和青岛纯生等,但实际上崂山、北京五星、山东汉斯、河北嘉禾等啤酒品牌都属于青岛啤酒的子品牌。百威英博集团也通过合并拥有了哈尔滨、湖北金龙泉、福建雪津、江苏三泰等知名品牌。乌苏啤酒也被嘉士伯收购。
因此,市面上能看到和购买到的大约70%的啤酒品牌基本上都是这些集团旗下的子品牌。
这种大的整合和介入导致一些地方啤酒品牌逐渐淡出市场,例如四川的金威、湖北的行吟阁、浙江的钱江啤酒、吉林的雪豹啤酒等。这些地方啤酒品牌通常具有地方特色,口感好喝。然而,在整合之后,它们要么被收购,要么被迫倒闭。这导致剩下的选择是消费者只能喝到类似于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啤酒,有些酒友们戏称为"啤水"。
3:被精酿啤酒弯道超车。精酿啤酒,也被称为手工啤酒,最初只是民间小作坊自酿的一些高品质啤酒,用于个人饮用或周边销售。然而,随着国产啤酒品质的下滑和口碑变差,精酿啤酒品牌在过去的十年中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品牌数量也逐渐增加。实际上,许多啤酒爱好者在尝试过精酿啤酒后就直接放弃了工业啤酒。
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相比,使用更好的原材料进行酿造,通常遵循《纯正啤酒法》的配方,包括啤酒花、酵母、麦芽和清水。为了调整啤酒的风味,精酿啤酒可能会添加一些辅料,如陈皮、芫荽等,以增添口感的丰富性。精酿啤酒的酿造工艺和发酵时间通常更为严格和复杂,产量相对较低,这使得精酿啤酒的价格稍高于工业啤酒。
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有些精酿啤酒品牌却打着精酿的标签来营销,但实际上添加了类似于工业啤酒所使用的辅配料,如大米、酒花制品等。这些品牌的价格较高,口感也不错,但对品质并不重视,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自毁形象。
总体而言,精酿啤酒借助国产啤酒品质下滑的机会,提供了更高品质和丰富口感的选择,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