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德”认识的误区及“德”在实证中的重要性。

 xilianxilian 2023-06-25 发布于河南

文:清凉月老师

图片

对欲界定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定义,这样对欲界定的认识分为两大类:

一,狭义的欲界定,一般讲的欲界定,他是住于某种思维内容,住于某种观察对象,也就是使用某种物质,运作某种思维内容,他是使用选择性思维的,是这样一种定。比如说道家的证入气机的状态,光的状态,出阳神的状态等等,那么这些呢,都属于使用选择性思维了。

二,为了回归如来藏,我们住于思维本体,在这种状态,他是不使用选择性思维的。这种状态虽然不使用选择性思维,但是,他同样具备专注和静两种成分,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他仍然属于欲界定。所以我们要对欲界定有一个认识,就是狭义的欲界定专指使用选择性思维,专注地使用选择性思维,在潜意识的状态下专注地使用选择性思维,这是指狭义的欲界定。

广义的欲界定,是回归如来藏的,他是包含住于思维本体这种状态。因为住于思维本体这种状态和狭义的欲界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具有专注和静两种成分。所以我们把住于思维本体这种状态也归于欲界定,也属于欲界的一种定

回归如来藏的实证是不使用选择性思维的,包括不仅仅不使用选择性思维,连执着心都要破除的,所以说回归如来藏是解决离一切相的问题。而欲界定使用的是选择性思维,选择性思维是形成物质的一个基础,所以欲界定解决的是怎样使用一个相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解决离相,一个解决即相问题,就是解决怎么去使用物质的问题,即相和离相两个问题。

这是欲界定的一个任务。这就是告诉我们,佛教的修行分为几种,两种修行,一个是即相,一个是离相。

图片

欲界定使用的是选择性思维,选择性思维是执着心的波动形式。执着心是在我们平时运作特别不好的思维内容等等这些方面,才会出现一个显著的波动,那么这就要求使这个执着心比较微弱、比较稳定,那就必须在“德”上下功夫。

 在道家里面特别强调一个德,在佛教里面也强调这一个。佛教里面用一个一个的戒律,把这个德呢进行一个落实,分为很多层次,戒律多的不得了,他统统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的。德达到一定的层次,不仅获得一个的欲界定的功夫,同时还可以获得回归如来藏的能力,这个“德”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

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总觉的是德这个问题比较空洞,好像是务虚的东西,不需要专门去解决。其实对我们大家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怎么使用物质的问题,因为那只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方法的东西容易学,容易掌握。对我们大家来说最核心的一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德)。这个东西(德)你根本就没法掌握。你总觉得我们一般的做做好事啊怎么样这就是一个德的问题,这只是一个低级层次,这只是一个基础,当然如果你连这个基础都没有,你就谈不上其他修行了。一般人的德,也就是你是一个常人,你没有任何实证功夫,这个德的解决你该怎么去做。包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等各个方面。

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德”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在实证中可能出现很大的问题。你比如说在实证中的时候,你突然想起一件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愧疚的事,因为潜意识的东西他会在实证中会爆发出来的,不断发现的,在这个中间你突然想起一件不好的事,然后这时候会怎么样,这个气机这个物质的东西,气机这个东西他根本不受你的意识控制的,他会一瞬间像箭一样的就射向某一个部位。……就是因为“德”这个东西没法解决,没法掌控他。​ 

图片

有的人总是认为德这个问题是在自己心中的,自己只要装模作样装成一个好人,别人是不知道的,心中想乱七八糟的东西他认为别人不知道的。别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啊,你自己知道这就够用了,他就一定能把你摧毁的,因为心物是一体的。

所以说你怎样做到表里如一,也就是你心中怎么样才能把德这个问题落实下来,你不要去骗别人,你骗别人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把自己毁了。

在过去的修行中,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你这一课没解决,是不给你讲的,不给你往下传的,也就是不让你学习的。比如说道家里面,曾经有一个人,也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刚开始他师父根本就不给他讲。他说怎么修行怎么修行,他师傅就不讲,说你现在德还不行,德达不到,达不到没法教,教了也是有坏处的,你也不可能学成,教了反而对你是不好的,会让你出现严重的问题,你一定会还不如不修行。

所以那个人就专门练德,在那个河边天天背人,背那些过河不方便的,过去没有桥,大冬天的背人过河,背了几年,德练得非常好,心也柔软下来,然后他师傅才开始教。佛教也是这样的。比如说藏传佛教里面,人们的心都非常的虔诚,磕大头、礼拜呀,规定很多的数量的,这都是干什么的,全部都是为了培养这个德的。

为什么都要培养这个德,因为修行的第一步,咱们讲了是欲界定,没有欲界定的修行,你是根本谈不上什么修行的,欲界定这一关没过的话,你这一生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偶尔你达到了入定的边缘,或者达到了入定的境界,甚至你也开天眼了,那有什么意义,今天开天眼,明天就退失。你不能保证你每一次打坐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你不能保证每一次打坐就一定能成功。你都是瞎猫撞个死耗子,是瞎碰的。所以怎样才能做到,非常有把握,有绝对的把握,这就必须拿下欲界定,拿下欲界定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德》。

这个解决不了,你是没办法真正解决的,​大家有时候,在(德)这方面显著的不好的问题你容易发现,有的时候你觉得是在帮别人,帮别人有的时候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我们需要去解决的就是这些。举例来说,有人说这个群不参加了,让你把讲课视频传给他,如果你的修行是离相的的话,这个倒不是非常严重的,因为离相不使用执着心,解决的是一个非物质的问题,这个倒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之前没有强调,你是可以传的。但是在谈到欲界定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因为要使用物质了,你传给人家,这相当于你是一个盗窃的行为。对于他来说也属于一个盗窃的行为。那么他的内心会存在一种愧疚。这个愧疚,虽然有时候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别人也是不知道的,你们也觉得没什么。哪怕心中一丝一毫的愧疚,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不安。你也要牢记一点,只要你心中有这一丝一毫的不安。那么在欲界定这个地方,它就会变成一个极大的危害。

将来你们可以体验一下,比如说你证入气机的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你突然想起这件事了,就是这个东西是你偷盗出来的,是你偷盗的,那么怎么样,这个气机一瞬间就冲过去了,它是你根本没办法控制的,他就会冲到某一个脏器,头部胃部肝部呀,那么气机一下子就会壅在那里,壅在那里疼的你受不了,这你就是出现非常显著的反映,之后你想通过药物解决呀,通过推拿按摩理疗解决,基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所以我们大家你要记住一点就是在这个德的这方面,他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心安,你一定要牢记这一点。心安是最关键最关键的,这个心一定要达到非常深沉稳定的状态。你所做的那些行为,表面上看没有大的危害,与德也没有非常显著的背离,但只要达不到心安这个要求,你就一定要高度的警惕,因为它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图片

过去的道家里面就是,谈到欲界定这一关的时候,涉及一点,就是好多东西不随便传。也不随便往外传的,包括藏传佛教也是这样的,好多东西也是不随便往外传的。为什么?因为这是欲界定,欲界定的法。

但是如果说到佛法,单指佛法是离相(这方面)的话,因为事实上真正的佛法要解决即相离相两大问题,并不仅仅解决离相的问题。我们好多人把佛教定义为离相,单纯讲离相,那是撕裂佛教,是把佛教割裂开了,不是一个完整的佛教,完整的佛教解决离一切相和即一切相两大问题。

如果我们单纯讲离一切相的问题的话,那么这些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可以随便讲的,你可以随便发也可以随便传,讲课视频也可以随便传,这个都是没有坏处的。但是要谈到即相的问题的时候,他就容易产生问题,所以我们对这个方面要有所认识。再一点就是如果你给人家这样讲(欲界定修行方法),人家没有系统的去了解(欲界定的相关原理),按照你的讲解支离破碎的去进行实证的话,没有体系的实证,也就是对原理不明白然后去实证的话,一定会出现问题的,最后就是你好心办了坏事,然后就是把人家害了。

图片

这不像之前学佛教离相的时候,离相的你随便讲。我们大家在群里很多人也在讲解佛法,你可以随便讲,你最多就是讲错了。你讲错了,人家最多就是修错,他肯定不出问题,因为什么?因为是离相的,他无非就是不成功,他不会出问题的。但是谈到即相的时候,谈到欲界定的时候,你讲错了就不得了,你就害了人家。

因为人家会照着你的去做,这一做就会出问题,这一出问题,就是严重的问题了,他就不是一般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就要在德的这个方面,在这一方面要警惕。在法的传播方面,涉及到欲界定这一点的时候,和我们之前讲离相的时候,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谈到离一切相的修行中,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谈到即一切相的修行中,是一定有秘密可言的,是不随随便便讲的。所以不要你今天学了一点之后,就出去对别人随随便便讲,在欲界定的修行中要做到一点,就是三缄其口,绝不随便讲,你只要讲你将来一定会承担因果,因为你会害人家的,所以这个是我们在这方面也需要注意的。

这是我们谈到德,从一般人的角度,你怎么培养这个德,第二个就是从修行的角度,从实证的角度,一般人的德只是一个世间德,就是谈的一个心安,心安是个基础,没这个基础,他一定会出大问题。

但有了这个基础,还不能使这个德达到更高的层次,那么怎么样,就必须实证。实证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之后,你才会对这个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个实证是我们之后会一步的去努力的,这个现在谈也没有多大意义。这个大家实证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不用说你自己就明白。许多问题,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依靠一般人的理解,你就能够真正的明白这是第二个。

 也就是我们要了解德,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般人的层次,也就是修行的刚开始阶段,也就是一般的层次;

图片

第二个就是实证,实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进一步的认识。这个德究竟是什么,更高层次的德是什么。这是我们实证到一定阶段才能够去真正的掌握的。实证本身不难,最难的是【德】这个东西,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所谓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无修,真正的学习是无学,真正的佛法是无法,道家也是大道自然,大道无为。为了想达到那种层次,也就是说你要想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你必须有一个自然无为,这个自然无为怎么证的?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什么?这个德达到很深的层次的时候,这个静才能够达到非常深沉的层次。

在欲界定的这个实证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德的问题,我们大家习惯性的认为这个是实证,我在操作、我在观呼吸,我要摆一个标准的姿势,双盘,身体也非常挺拔,一直在观呼吸的,你觉得这个是在实证的。那么这个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不是核心的方面,最核心的方面、最难做的方面是这个方面——“德”。

……

实证最难的是上面这个德的问题,这个东西你应该怎么去解决?虽然你用了几天时间去思考去写,但是几天你最终得到一个结果肯定还只是皮毛,只是你了解了一点,这个德的认识,一层一层的认识,大概需要你几十年的时间,你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是绝不可能做得到的,这个你做到了,那么你轻而易举的就会证入一个非常高的层次。

清凉月老师清凉月老师实证养生学习新班要开课了

小编寄语:我们想要游刃有余掌握任何一门技术技能,从不会到会,需要有个开始,所有事物规律都是如此。只要开始就迈向正确的方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