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天下有忧 2023-06-25 发布于广东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1)闲情:闲愁,闲散之情。
(2)病酒:饮酒沉醉如病,醉酒。
(3)敢辞:岂敢辞,这里有“听任”的意思。敢,一作“不”。
(4)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5)青芜:丛生青草。
(6)平林:广阔的原野、树林。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人:词中指游人。

====
赏析

  这首词写闲情的苦恼不能解脱,以独特的的笔法写尽了一个“愁”字。前半片写年轻人的春愁。愁因春起,赏花有愁,举杯有愁,对镜也有愁,家里处处都是愁。表现了在情感方面欲抛不能的一种盘旋郁结的痛苦。抒写主人公想要挣扎出来却不可能。以下各句所写均由此生发而出,故此句有笼罩全篇之效。接下写春来闲愁依旧,宁可瘦也要饮酒来打发闲愁。词的后半片仍在写愁,不过是从家里扩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绿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独立小桥还在品味首愁。下片前后均是景语,中间两句是情语,使前后之景均为情增添色彩。见到青草绿柳,又增新愁,故独立小桥望月,任凭春风吹拂。全词通过写情感交织的愁闷,徘徊在心,从而产生一种对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变迁的感叹。

  这首词写的“闲情”,是内心深处涌起的一种无端的空虚和惆怅。所谓“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曹丕《善哉行》),惟其是“忧来无方”的闲情,无具体的情事可以确指,所以更不知其所从来,更加无法言说,也就使人更无法把握。叶嘉莹女士说,“可确指的情事是有限度的,不可确指的情意是无限度的”,在这种无以名说的愁苦中,正可以容纳和包含广阔的、无限度的内容。

  对这种内心深处的痛苦,作者有意要“抛弃”它,摆脱这笼罩在心头的沉重的阴影,但一切却是徒然。他以为这种痛苦过去了、消失很久了,但实际上却只是暂时的忘记。当春天到来,大地万物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时候,这种痛苦的感情就会被重新唤起,以致“惆怅还依旧”。在这样千回百折的倾诉中,读者看到的是一颗在痛苦的重压下苦苦挣扎而又无力摆脱的灵魂,只有在“病酒”中使自己沉醉麻木,可见作者的痛苦之深。

  过片之后,“河畔青芜堤上柳”一句,既是写景,也是用年年春天柳青草碧,来比喻自己愁苦的永远萌生、永无休止。“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已是灵魂的悲怆而无奈的呼喊。全词以描写作结,极写孤独、寂寞、凄冷的境界,写人在陌路的茫然。人物的感情,则在不言之中。

  读正中此词,读者会感到一种感情的细微、敏锐、深切。它不借助于辞藻的渲染,而是在心灵最细微的颤动中去发现、去捕捉,然后千回百折地曲曲道出,因而能深深潜入人的心底。另外,这种感情因没有具体情事的拘限,所以可以超越一时一事的限制,给人以更丰富、更高远的感发与联想,容纳和涵盖更广阔的内容。以前曾有人称冯词“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抑怆恍之所为”(冯煦《阳春集序》),“皆贤人君子不得志发愤之所为也”(张采田《曼陀罗·词序》),“语中无非寄托遥深”(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甚至指其“忠爱缠绵,宛然《骚》、《辩》之意”(张惠言《词选》),等等,未免褒奖过甚。但是,冯延巳曾身为南唐宰相,面对南唐风雨飘摇的苟安局面,产生深深的忧患意识,完全可能是事实。更进一步说,当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由全盛而迅速走向崩溃之后,知识分子面对支离破碎的社会人生,产生茫然、伤感、消沉,甚至恐惧的心理,也是自然的事情,冯延巳词中的不确指因素,与这种忧患意识也是有关的。所以,王国维说冯词“堂庑特大”,应谓因其忧患意识的不确指而产生的巨大涵括性。

====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上阕开门见山,首句用反问的句式把这种既欲抛弃却又不得忘记的“闲情”提了出来,整个上片始终紧扣首句提出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回环反复,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痛苦撕咬。

  “谁道闲情抛掷久。”虽然仅只七个字,然而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而对此种感情之所由来,却又并没有明白指说,而只用了“闲情”两个字。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的,而这种无端的“闲情”对于某些多情善感的诗人而言,却正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样的与生俱来而无法摆脱的。词人在此一句词的开端先用了“谁道”两个字,“谁道”者,原以为可以做到,谁知竟未能做到,故以反问之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下面的“闲情抛弃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上面着一“每”字,下面着一“还”,字,再加上后面的“依旧”两个字,已足可见此“惆怅”之永在长存。而“每到春来”者,春季乃万物萌生之时,正是生命与感情觉醒的季节,词人于春心觉醒之时,所写的却并非如一般人之属于现实的相思离别之情,而只是含蓄地用了“惆怅”二字。“惆怅”者,是内心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寻的一种迷惘的情意,不像相思离别之拘于某人某事,而是较之相思离别更为寂寞、更为无奈的一种情绪。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既然有此无奈的惆怅,而且经过抛弃的挣扎努力之后而依然永在长存,于是下面两句冯氏遂径以殉身无悔的口气,说出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两句决心一意承担负荷的话来。上面更着以“日日”两字,更可见出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故唯有“日日”饮酒而已。曰“日日”,盖弥见其除饮酒外之无以度日也。至于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正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结果。曰“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却依然用了“不辞”二字,昔《离骚》有句云“虽九死其犹未悔”,“不辞”二字所表现的,就正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

  下阕进一步抒发这种与时常新的闲情愁绪。词人把这种迷惘与困惑又直接以疑问的形式再次鲜明突出地揭诸笔端,可谓真率之极;而在“河畔青芜堤上柳”的意象之中,隐含着绵远纤柔、无穷无尽的情意与思绪,又可谓幽微之至。

  “河畔青芜堤上柳。”下半阕承以“河畔青芜堤上柳”一句为开端,在这首词中实在只有这七个字是完全写景的句子,但此七字却又并不是真正只写景物的句子,不过只是以景物为感情之衬托而已。所以虽写春来之景色,却并不写繁枝嫩蕊的万紫千红,只说“青芜”,只说“柳”。“芜”者,丛茂之草也,“芜”的青青草色既然遍接天涯,“柳”的缕缕柔条,更是万丝飘拂。簇这种绿遍天涯的无穷草色,这种’随风飘拂的无尽柔条,它们所唤起的,或者所象喻的,该是一种何等绵远纤柔的情意。而这种草色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河畔草青,年年堤边柳绿,则此一份绵远纤柔的情意,也就年年与之无尽无穷。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所以下面接下去就说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正式从年年的芜青柳绿,写到“年年有”的“新愁”。虽是“年年有”的“愁”,却又说是“新”,一则此词开端已曾说过“闲情抛弃久”的话,经过一段“抛弃”的挣扎,而重新又复苏起来的“愁”,所以说“新”;再则此愁虽一宋词鉴赏辞典一旧,而其令人惆怅的感受,则敏锐深切岁岁常新,故曰“新”。上面用了“为问”二字,下面又用了“何事”二字,造成了一种强烈的疑问语气,从其尝试抛弃之徒劳的挣扎,到问其新愁之何以年年常有,有如此之挣扎与反省而依然不能自解。在此强烈的追问之后,词人却忽然荡开笔墨,更不作任何回答,而只写下了“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身外的景物情事,仔细玩味,这十四个字却实在是把惆怅之情写得极深。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试观其“独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观其“风满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伶无所荫蔽亦复如在眼前,而且“风满袖”一句之“满”字,写风寒袭人,也写得极饱满有力。在如此寂寞孤伶无所荫蔽的凄寒之侵袭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见,何况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归后”七个字。“平林新月”,则林梢月上,夜色渐起,“人归后”,则路断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后了。从前面所写的“河畔青芜”之颜色鲜明来看,应该乃是白日之景象,而此一句则直写到月升人定,则诗人承受着满袖风寒在小桥上独立的时间之长久也可以想见了。如果不是内心中有一份难以排解的情绪,有谁会在寒风冷露的小桥上直立到中宵呢?

====
品赏
宋史温《钓矶立谈》评价冯延巳是“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过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这种对生命的忧患的表现却始自冯延巳。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不同于温庭筠和韦庄,冯延巳的词是介于冷静客观和现实情事之间的,关于情愁也有独到的特点,即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苦闷,似乎是心中常存永在的一种惆怅哀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这首《鹊踏枝》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此词开头一句“谁道闲情抛掷久”一句,仅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要抛却抛不得的一种纠结挣扎的痛苦。然而关于此种感情的由来,词人却没有明说,只是“闲情”二字便匆匆了结。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曾写到:“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这种不知道来源的“闲情”才是最苦的。这种情对于多愁善感的词人而言,正如同这高山之崖、林木之枝一样是与生俱来没法摆脱的。“抛掷”是对这惆怅寻求摆脱所做的挣扎,一个“久”,更是加深了这种挣扎的程度。“谁道”用了反问语气问出,原以为可以做到的,而谁知道竟未做到。下面“闲情抛掷久”五个字所表现的努力全部落空了。于是下一句的“每”“还”“依旧”都是在说着这惆怅是长久存在的。这里情感的觉醒不是像一般人的相思离别之情那样具体。而是迷惘又有所失落,这是一种更让人无奈的情绪。“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这两句中词人似乎决心一意承担这种负荷。杜甫在《曲江》中就写“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对于如此易落的花,怎么能忍住不多饮些酒呢。“日日”更是说明这份惆怅对花难遣,除饮酒无以度日吧,“不辞”是对此的不悔。词的上阕所写的曾经对“抛掷”的挣扎、“镜里”的反省而依然无悔的情意,是冯延巳经常表现的意境之一,这种沉郁顿挫的笔法也是他常用的。

下阕以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为开端。在这首词中只有这句是完全写景的句子,但这七字却也是为应情而写。写春天的景色,不写杏蕊繁枝、万紫千红,却只说“青芜”“柳”,虽然状物是平常的,但是它们那绿遍天涯的草色和随风飘扬的无尽的柔条,所代表的却是绵远纤长的情意。而下一句的“年年有”,更丰富了这其中代表的痕迹。既谓“年年有”,又何谓“新”?这一设问又照应首句“闲情抛掷久”,即经过抛弃的挣扎,最终又开始的愁;或谓即使为旧愁,岁岁为新,每一次都也有着不同的情怀。如此挣扎、反省却依然不能自解,正是冯延巳一贯用情的态度与写情的笔法。在如此强烈的追问下,词人笔锋一转,只写了“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身外的景物。这十四个字是惆怅之情至深的传神表现,在这寂寞孤零无所荫蔽的凄寒之侵下,心里的寂寞凄苦足以想见,一个“满”字写风寒凄人,可谓饱满有力! “平林新月”是林梢月上,夜色渐起,从“河畔青芜”的颜色鲜明看,应该是白天的景象,再到这月色初起,说明词人在这小桥的时间之长。如果不是心中有这样一种无法释怀、难以解脱的情绪,谁又会在这寒风中伫立良久呢?

这种无法言明又无法摆脱的孤寂惆怅贯穿整首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在挣扎或是摆脱或是反省,但最终未能言明。这就是冯词的最大特点,不同于温词的冷静客观,也不像韦词拘泥于现实具体情事,他写的是一种长久存在的情思,而且充满着无悔的孤寂,既传达了感情的意境,又表现出鲜明强烈的个性!(朱铭)

====
品读
写闲情凄苦,或因夫妻分离,或因友朋远别,或因失恋相思,或因仕途失意,凡此种种有缘而发,在词中皆属常见。而这首词写的是一种莫可名状的闲愁,表露那种迷离惝恍的主观感情世界的惆怅潜流,并无引起愁思的生活内容的特指性,因而给读者开拓了更广阔的想象境界。

生活中常有些自己都莫知所来的无端烦闷、愁苦,人们总是想竭力摆脱它。首句所谓“抛掷久”,即久抛掷,就是长期地、尽力地去寻求解脱。作者用“谁道”来诘问,包含着自己的感情体验,就是说这种闲情尽管你想努力抛掷它,但毕竟难于做到,谁又能真正摆脱得了呢?首句的发问是对能够抛掷的否定,为全词确定了感情基调,整首词就是表现这种闲情难于抛掷的苦闷。“每到春来”两句,正是以切身体验表明抛掷闲情之难。春天万物欣欣,可是我独愁苦,那美好的春景只使作者心头涌起莫名的惆怅。用“每”、“依旧”两词,足见惆怅年年如此,尝试抛掷闲情的努力皆属徒然。既然愁苦难以排解,那就在酒中消磨春光,来承受这伤情吧。“日日花前”两句就表现虽惆怅而无悔的心境。春浓花发,对花饮酒,是愁闷所致,亦是解闷之举。“常病酒”,足见其惆怅之浓。多饮酒,本欲解闷,谁知更伤怀,甚至导致“镜里朱颜瘦”。尽管如此,还是“不辞”,即不推辞、不反悔过这样日日花前饮酒的生活。这“不辞”,并非乐于如此,而是以洒脱之语出之,表达其只好如此、无可奈何之意。闲情剪不断,花酒难排遣,其受折磨之情深深郁积于心头,日日如此,更是不胜其苦。

下片首句借景寄情,承上片“每到春来”,具体描绘了春景。河畔青草,绵绵不绝,堤上绿柳,丝丝飘拂,都象征着闲情随着草发柳垂又滋生了,所以说又添了“新”愁。排解已属徒劳,于是不禁痛苦地发问,这“新愁”为什么“年年有”?这一发问,与开头“谁道”的设问是相承的,实际上年年“惆怅还依旧”。于解脱无望中问愁“何事年年有”,益见感情之凄苦迷茫。闲情欲抛不能,留下的只是独对苍茫的孑然一身,最后两句就写这种索寞孤凄的沉重的感情负荷。夜深人静,新月高挂林梢,词人独立于小桥之上,一任夜风拂袖,四周寂寂人定后,他却中宵不寐,看明月相照,陷入“新愁”已难于自拔了。深夜独立小桥,是愁苦所致,也是再次抛掷闲情的尝试,结果呢,在新月下还不是形影相吊?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形象在这万籁俱寂的氛围中便鲜明地突现了出来。整首词到此结束,而那种愁苦依然缠束着这“独立”之身,开头的“谁道”之问直贯至终,惆怅仍在延续,句虽结而闲情未了,余韵颇多。这种闲情无端而来,最难捉摸,而此词表现得那样形象,那样富于抒情个性,颇见艺术特色。在晚唐、五代词人中,冯延巳与温庭筠、韦庄鼎足而三,冯氏尤长于抒发主观情思,于此词可见一斑。

集评
清·陈廷焯:“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浅人何足知之?”(《白雨斋词话足本》卷八)
清·陈廷焯:“起得风流跌宕。'为问’二句映起笔。'独立’二语,仙境、凡境?断非凡笔。”(《云韶集》卷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