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中国落后原因:“程朱理学”画地的“三个牢笼”(3)

 兰博2000 2023-06-29 发布于湖南

上回我们说:

程朱理学家们,将《六经》改为《四书》,“圣王之道”改为“孔孟之道”,

争先恐后,要继承“孟子”的衣钵,争夺“道统”的掌门人身份,

为什么?

这件事说起来,跟唐代的大咖韩愈有关。

文章图片1

宋代理学家紧跟着唐代人,很像一个鬼鬼祟祟的跟屁虫。

一方面,他们对唐代先圣先师们充满心底的敬意,各种膜拜和偷偷模仿;

另一方面,他们绝不承认他们对唐人进行了模仿,拼命做出一幅超越前代、旷古绝今的超脱样子,直接越过汉唐,到周代的盘子旧鼎里去扒拉残粥冷炙。

一旦发现有一丝半缕的残留,必然狂喜自矜,跃跃欲飞,范进中举一般疯狂大喊:

吁!我中了!吁!我大中了!

宋理学家这点蹩脚的小伎俩,隔了一千年,还有点看不惯!

文章图片2

唐代大师韩愈最先提出“道统说”。

说到底,唐人并不在意这个,他们并没有打算去继承孔子的衣钵。

毕竟在唐代,道家地位是无比的高,想想唐玄宗的亲妹妹就是女冠中人;

佛家地位是无比的广,想想因为谏迎佛骨被贬到天涯海角的韩愈大师;

儒家虽然也兴盛无比,但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毕竟势力大为缩减。

唐代儒生们,李白贺知章是皈依道门的,柳宗元刘禹锡、元白几位大师也进佛门的,剩下正统的儒家,还有多少呢?

所以,唐人没有很强烈的,继承孔子衣钵的“道统观念”。

韩愈大师,也是随口说说的,当真没往心里去。

文章图片3

他说:儒家学说的正统,只有四人,分别是孔子、曾子、子思和孟子。

孔子把学问传给了弟子曾子,和孙子子思,子思传给了孟子,孟子死后,这个正统就失传了。

唐人说着无心;宋人听着有意。

想想,一心想要接续儒家正统的理学家们,谁不争着做孟子嫡嫡亲亲的弟子,接续这个历经千年、独尊儒术、名门正派的“掌门”?

换作你?你干不?

一时间,江湖上的昆仑、衡山、华山派岳不群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所以,程朱理学家们,都从《孟子》中汲取营养,在这里寻找源头灵感,以表示“血统上”的纯正性和承继关系。

他们的儒学观念,都从这里生发。

比如程颢,就自诩于“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

好像一个那么辉煌而去的盛世大唐,就没有存在过一样。

文章图片4

所以说,整个“程朱理学”,不管口头上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其实质就是这一点:

争儒教掌门之位

既然要接孟子的传承人位置,那么,孟子的学问就要深深洞悉并发扬光大。

于是,程颐首次将《孟子》提升出来,组成四书:

从《礼记》中抽出来《大学》《中庸》,加上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

而原来儒家的经典是:《诗经》《尚书》《周礼》《周易》和《春秋》、《乐经》共六部。因《乐经》传说遗失,剩下五经。

这就是江湖上传说的“四书五经”

文章图片5

儒家《六经》,是传承“圣王之道”的儒家经典。在“程朱理学”这里,变成了“四书”,尤其以孔孟为圣人宗师。

“圣王之道”,从此变成“孔孟之道”

这有什么不同吗?

不同太大了!

“圣王之道”,是说给帝王家听的!

为帝王者,必身先士卒,为天下纲领典范,为圣王明主,以尧舜文武为表率,行王道教化!

“孔孟之道”,是说给儒生们听的!

三纲五常,君君臣臣,多修身养性,以达到道德高尚,忠君报国。

用当时李贽的话:

尊《五经》者,必尊周孔之教重《四书》者,不离孔孟之道。”

文章图片6

宋代理学家还产生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彩虹屁: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明代中后期的“心学”代言人李贽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如果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那么周公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周文王应当如何?

被孔子十分推崇赞赏的尧舜之帝,算是什么?

创造了华夏璀璨文明,让孔子都自叹不如,不得亲见的“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的“三代之英”,又往哪里去放?

文章图片7

“程朱理学”的哲学建构,并没有超出上古华夏文明的哲学建构的概念。

所有的哲学概念都取自上古,他们唯一所作的,就是缩小范畴,画地为牢,

将浩大无垠的华夏文明,引向狭隘、平庸的思想牢笼

“圣王之道”的《六经》之学中,

《易经》寻找宇宙天人之道,《诗经》表达伦理建构和文化思想,《尚书》记载圣主之道的言行观念,《春秋》以道,明定是非立纲常道德,

饱含了中华文明的、先进的、无所不包的哲学思想。

文章图片8

“程朱理学”的理学家们也解读《六经》,却坐井观天,以偏概全。尤其是以“四书”取代“六经”为重点的作法,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

但在“程朱理学”被推上圣坛之后,严重禁锢了儒生的思想。

人们开始参禅打坐式“内省”,去填充自己的“道德”,学问之路越走越狭小。

改“圣王之道”为“孔孟之道”,破《五经》为《四书》,

把华夏文明包纳宇宙和自然科学的广博学问,引入“三纲五常”的道德修身养性之中,

这就是“程朱理学”给华夏文明发展中,划定的第二个平庸狭隘的思想牢笼。

那么,第三个牢笼是什么?

很快就来。

文章图片9

文子国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 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 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 诗经文化 乐府文化 唐风宋韵 盛世元音 道德经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25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