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水调歌头·桂林中秋(张孝祥)

 一中大语文 2023-06-29 发布于福建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①

张孝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②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注]①本词作于词人到任广西静江(今桂林)府不久。次年,词人因谗言被罢官,北归途中作《念奴娇·过洞庭)。②赏心亭位于建康(今南京),词人曾在此地与南宋主战重臣张没有交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阕抚今追昔,回忆过去自己在赏心亭的经历,同时写出了眼前桂林百姓笙歌不断、庆祝中秋的美好画面。

B.“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两句是对月夜景象的着意描摹,与“玉鉴琼田三万顷”这句都具有景中含情的意味。

C.词的下阕写自己游兴不减,月下登楼赏景,既有夜晚难眠的“搔首思悠悠”,又表达了不会长期滞留于此的豪情。

D.本词和《念奴娇过洞庭》都用了虚实结合、比喻等手法,语言风格上也一以贯之,体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

2.这首词起句“今夕复何夕”,《念奴娇:过洞庭》结尾句“不知今夕何夕”,都有感于中秋而赋“今夕何夕”,两者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词作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A(不是眼前的画面)

2.同:因明月朗照感良辰之至,赞叹夜色美好,表达佳节来临的喜悦;借月之皎洁喻心之澄澈,体现词人商洁的人格追求、豪放广达的胸襟。异:本词于句首言之,引出下文今背对照,是“岭边”境遇下的自我纾解,苦闷之中仍有凌云壮气。《念奴娇·过洞庭》于结尾收束全词,是“岭边”一年“孤光自照经历后的情感倾吐,词人与自然同在,忘怀一切宠辱得失而洒脱自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