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白菊的功效与作用 | 有效性与不利性

 鉴益堂 2023-06-29 发布于福建
小白菊是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草药,用于预防偏头痛。它也被称为缓解关节炎,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种效应。小白菊也被称为中世纪的阿司匹林或野生洋甘菊,是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草药。

小白菊最常用于预防偏头痛。当以这种方式补充时,小白菊似乎可有效降低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有限的证据表明,小白菊补充剂也可以减少偏头痛的长度,并减轻偏头痛期间发生的感觉敏感性增加。

传统上,小白菊已被用于缓解关节炎和炎症。体外证据表明,小白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炎草药。

小白菊中的活性化合物被称为小白菊内酯。它负责小白菊的抗炎作用,并且还可能具有强大的抗癌机制。由于没有人类研究调查癌症情况下的小白菊,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种影响。

植物的历史用途包括用于治疗关节炎、哮喘、便秘、皮炎、耳痛、发热、头痛、炎症、昆虫叮咬、分娩、月经失调、潜在流产、牛皮癣、痉挛、胃痛、肿胀、耳鸣、牙痛、眩晕、蠕虫,并用于治疗咳嗽和感冒。其最常见的历史用法是作为退热剂。传统的草药制剂包括只吃2至3片新鲜叶片,但由于叶片苦,通常会放点糖。

当在神经胶质细胞中测试时,小白菊内酯对LPS(一种用于研究中的促炎剂)的剂量依赖性抗炎反应继发于减少NF-kB易位。当测量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时,在5μM浓度下,TNF-α降低了54%,IL-6降低了98%。

姜黄素和小白菊舌下联合治疗似乎对偏头痛治疗有效,可用于快速缓解偏头痛。

小白菊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含有NF-kB及其活化复合物,并且这种NF-kB活化在体外被小白菊内酯抑制。但是,NF-kB并不是小白菊内酯抗血小板功能的唯一作用机制。已经注意到与PKC的相互作用,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改变(阻止从血小板膜摄取和释放花生四烯酸)和螯合巯基基团。

小白菊内酯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以响应促炎症和胶原诱导的刺激的能力,并且可以用作预防药物来限制血液凝结。

尽管抑制它们的聚集,但是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中NF-kB的这种抑制可以增强血小板的增殖。

小白菊内酯作为抗癌剂的功效似乎是通过调控细胞死亡(通过氧化应激)并通过抑制NF-kB、STAT和p38阻止癌细胞保存其自身生命的双重能力来起作用的。有趣的是,正常细胞中的小白内酯似乎是通过JNK抑制来保护细胞的,并且当细胞受到氧化应激时,加入小白菊内酯似乎也能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小白菊内酯似乎有利于癌细胞的破坏。

对大鼠口服2或4mg/kg小白菊内酯,可使纤维化的大鼠肝及体重正常化,并纠正血清肝酶(ALT、AST)。

小白菊内酯与可卡因(非法滥用药物)的拮抗作用有关,因为已经证明小白菊内酯可以抑制可卡因诱导的涡虫运动(研究中使用的蠕虫),并且也取消了戒断。在注射0.125或0.25mg / kg的小剂量对抗1mg / kg可卡因的大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在可卡因之前注射时,小白菊内酯能够对抗可卡因减少腹侧被盖区大脑活动,并且对抗可卡因的抑制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ADP、胶原蛋白或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完全被小白菊的水提取物消除,并且在花生四烯酸之前起作用(因为向培养基中加入花生四烯酸继续产生促炎性前列腺素),提示组分具有磷脂酶抑制特性。在其他研究中也已经注意到这种抑制潜力。

含有0.5%、0.75%和1%小白菊的局部溶液即使在小白菊去除活性白花内酯后也能够防止皮肤变红,这表明其他异萜或类黄酮有助于观察到的效果。上述浓度,当对烟酸甲酯(用于通过炎症性前列腺素释放使皮肤变红)进行测试时,小白菊分别抑制红斑27.6%、39.1%和68.3%,而3%布洛芬的阳性对照可达抑制38.4%的效力,表明局部小白菊比单用布洛芬具有更强的抗红斑抗炎作用。这项研究是在确认没有小白菊过敏症的人中进行的。

小白菊可以安全地补充,但局部应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果小白菊补充剂会导致皮肤变红或鳞屑,请停止补充。孕妇不应补充小白菊。

关于妊娠和发热的相互作用的证据非常有限,但小白菊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副作用。这些潜在的副作用是用高剂量的小白菊进行的,即使这样其副作用也比酒精小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