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兴”

 杏坛归客 2023-06-29 发布于山东

何谓“兴”?我们先来看看前人的说法。郑玄《周礼·注》说:“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因说教之蔽,未能准确说明“兴“的意义。也许自知其言之不足,特引郑司农语“兴者,托事于物”加以补充以接触到“兴”的根本。

挚虞《文章流别论》说:“兴者,有感之词也”。刘勰说:“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孔颖达《诗疏》引郑司农说:“兴者,起也。取比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词也”。郑樵《六经奥论》卷首说:“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他以为“兴”来自现实生活,诗人见到某种事物,浮想联翻,感而成诗,并不含有一定的“劝喻”和“理义”之类。李仲蒙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他概括前人旧说,提出这个简明的说法,无疑是可取的。但他又说:“诗之兴,多是假他物举起,全个取义”(《朱子语类》),则又似讲得太绝对了。还是姚际恒说得比较通达些:“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相关也”(《诗经通论》)。也许由于“比显而兴隐”(刘勰)的缘故,说兴者既多而又不尽得要领。

近现代的《诗经》研究者也往往以“兴”比较费解,不懂得是怎么回事,其性质如何是无法弄清的,采取否定的态度,争论没有什么意义。

其实“兴”就是借物起兴,为了表达作者内在郁积的情感受外物的触发,勃然而起的一种意念。他想描绘的主要内容,那么就先找一个与它有联系的其他的物体,来做上一个引子,这就是兴。兴,又叫作“起兴”,是兴起、起头的意思,即先用某一事物做开头,然后借以联想,再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通过各种渲染与铺垫之后,再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不但符合古代诗歌“重在沟通而非论理”的原则,而且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兴是一种比较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兴,除了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起发端作用外,还具有引起联想、比喻、寓意、象征、渲染、烘托等多种微妙的意味,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如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好道==南山陲。大家看,这两者有没有关系?好道是兴==南山陲是比。对了,有好道而引出作者“往”这样修炼的地方,写得很自然。由好道而引出南山陲。这就是兴。再如杜甫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我们再看这个:“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由春水而引出群鸥日日来,自然而然,毫不别扭。

兴的手法大都是用在诗的首联,以引起下面的内容,上句引出下句的,也可以是首联的景而引直承联的。这就是首联所用的手法技巧:兴。我们常常看到诗评者所说的兴起,即此意也,也就是景起,以景开篇,引起下面的内容。

“兴”其实是指物和比喻这个物的形象,具有引发诗情、起烘托气氛作用。兴一般在一首诗或一节诗开头,所以人们给它的一个美丽的名词“兴起”。“兴”其表现手法,约言有三:

(1)托物起兴,和后面的诗意了不相关,但有一个开头起韵的作用。如:《扬之水》有三篇:《王风》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起兴,与后面言平王戍役之苦的诗意无关;《郑风》以“扬之水,不流柬楚”起兴,与后面郑忽谗间之忧的诗意无关;《唐风》以“扬之水,白石凿凿”起兴,与后面言晋昭叛乱之虑的诗意无关。那么,这三篇不同地区,不同主题的诗歌,为什么都用“扬之水”开头呢?大约这《扬之水》是当时民间广为流行的歌谣,故诗人取以发端,为全诗韵昧定个基调,唱起来悠扬悦耳,更好地抒发诗人哀怨忧患的感情。

如《诗经》开篇第一首是爱情诗,说的是一个小伙子为追求品德贞洁的美女大献段勤,夜不能眠。这首诗开头的一节是这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窃窕淑女,君子好逑”。

本来,“窃窕淑女”与在河中沙洲上的“雎鸠”没有多少关系。不过,你一开口就说后两行,别人就未必有什么思想准备。为了让人做好预备动作;“瞧!这位准备来一段了,听听看,过瘾不过瘾。”听到后面再想前面,觉得这前后还是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形成了一些张力,耐人寻味。或许你可以理解为,雎鸠这种鸟恐怕是很忠贞的,以此来比喻淑女的品行以及君子的追求不懈;或者你也可以想象这鸟一定是很美的,以此来比喻淑女的娇美;或者你也可以认为,就因为“鸠”、“洲”和“逑”好押韵,于是随口吟咏,无所谓微言大义。

(2)借物起兴,隐约中对后面的诗意有引起某些联想的作用。如:《王风·兔爱》以狡兔逍遥自在和野鸡遭遇灾难起兴,从而隐喻平王播迁,室家飘荡,坏人横行,好人受罪,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种种弊端和不平。诗人伤时感事,忧从中来,抒发出但愿长眠不醒,悲观厌世的愤激情绪。

再如左思咏《咏史·郁郁涧底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起句借物抒情,在诗中,他把像自己一样才高位卑的寒门子弟,喻作生于涧底的松柏;把依赖祖业居于要津的才劣质拙的士族纨绔子弟,喻作长于山顶的柔弱的小苗。

再看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张九龄的《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那么什么物兴起,表现在那里呢?看这首诗,罗邺的绝句《雁》: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秋。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如果说前两句的感情还比较含蓄的话,那么,底下抒发的感情就明显强烈多了,诗人不写自己思念故园的亲人,却说故园的亲人正倚在江楼上望月怀远,想念自己。这样一来,情致就更加深厚丰满了。这就出现一幅动人的江楼望月图,对吧?不过我们要注意,这幅江楼望月图离不开前面那幅水乡望雁图,离不开那只大雁,所以,诗人这首诗的题目不叫别的,就叫《雁》。

(3)以描写自然景物起兴,有渲染气氛,寄寓情思的作用。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烘托出一幅深秋早晨凄凉萧瑟的景色。诗人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但见芦花秋瑟,苍茫一片,不禁触发了彷徨、怅惘、忧伤、失望的感情。写景即所以写情,写物即所以写人,人物相感,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如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开始用整齐的对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又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个镜头,同样是兴起的手法。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眼睛看到的景物和耳朵所听到的声音。而引起的先决条件,猿哀,不是主观,而是客观。“风急天高猿啸哀”当然也就符合兴起所需要的客观条件。

再如: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既是托物起兴,又是睹物思人,这锦瑟,应该与自己当年的情人有过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人还是物,回首当年,那如歌的岁月,犹如锦瑟之音,犹在耳边,令人感慨不已。

从上面可见起兴中有比喻一类,另一类是起兴是无比喻的。起兴中没有比喻的,都能起到烘托作用。一般来说,诗中赋比兴兼用,词中比兴多于赋,曲中赋比多于兴。

我们分析下这首:杜甫《秋兴八首》之一: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首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以蓬莱宫阙景物为所思的开头兴起。蓬莱宫阙、南山、承露金茎都与道教有关。蓬莱是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在东南海外,与瀛洲、方丈共称为“三神山”,凡人到达山上,求取仙药,就可以长生不死。终南山也与道教有关,往往是一些道教人物隐居的地方,宋代成为全真教的基地。“承露金茎”是汉武帝为追求长生不死而立的铜柱,铜柱在曹魏时期为魏明帝曹睿所拆,唐代宫中并没有承露盘,这是借用汉代武帝故事来影射唐玄宗求道好神仙的荒唐事。这两句看似描写长安宫殿,其实暗含讽刺之意,讽刺唐玄宗一味地求仙问道,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国家的混乱。此诗写作时间距离唐玄宗驾崩不久,所以不可能把讽刺写得比较露骨。像李商隐的“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和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等,只能采用影射的方式。颔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这两句诗是承接上面两句,都是写唐玄宗尊奉道教、好神仙的事情。在这里用“瑶池、王母”“紫气、函关”古人用典绝对不会滥用,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牵强附会,而是典故与时事有一定的关联性,取典故的本意或与本意相近的意思。唐玄宗晚年好道教,曾称老子李耳是其祖先,又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建立太清宫,召集生徒学习道家典籍,致使道教在玄宗朝十分兴盛。

杜甫一生的最高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帮助皇帝成为尧舜一样的好皇帝,让国家海晏河清,人民安居乐业。他见唐玄宗一味地求道好神仙,不理朝政,导致国家混乱,显然是不满的。唐玄宗崇奉道教,尊崇老子,所以杜甫用“东来紫气满函关”加以讽刺;道教主张求长生不死,玄宗追求长生,而传说中西王母有不死之药,掌管生死大限,于是用“西望瑶池降王母”暗刺玄宗的求长生。颈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前四句杜甫想到玄宗因为求道好神仙而误国,联系到自己,则是遗憾自己没有能够“致君尧舜上”,进而想起自己在朝中为官的情景:大臣按次序上朝,雉尾做的宫扇一层层打开,像云彩的移动,直到太阳出来,照到皇帝的龙袍上,才看清楚皇帝的容颜。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往事,只能保留在记忆中,自己时当暮年,又远在夔州,再想看到这番上朝的景象是不可能的了,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遗憾。然而杜甫一生的追求就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想到当年在朝廷上为国家尽力,入朝为官“一洗苍生忧”的想法又跳了出来,所以引出尾联后分句说:“几回青琐点朝班。”

看下本诗在内容上可从此联分为两部分,前两联讲唐玄宗事,暗讽其执政后期昏庸误国,颈链与尾联则转到诗人自身,写诗人在朝为官的情景和平居夔州的现状。诗句寄托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期望中又充满了无限的遗憾。

苏轼说杜甫:“一饭未尝忘君。”这是很正确的。尾联“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这两句与颈联紧密连接,颈联写诗人想到当年在朝廷为官,不禁跃跃欲试,恨不“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然而转念一想,现实与理想却又巨大的落差。一是杜甫远在夔州,距离长安很远,所以说“一卧沧江”;二是杜甫时年已经五十五岁,虽然志在千里,却是老骥伏枥,正当人生暮年,很难再有什么作为了。杜甫身在夔州,远离长安,又加上年老多病,基本上没有机会再到朝廷朝见皇帝了。

本诗在结构上还存在时间的对比,前六句写往事,最后两句写现状,通过今昔对比,衬托出往日的豪华,今日的落魄。叶嘉莹评价说:“以’一卧沧江’概朝班之不再,无限家国身世之慨,尽在言外。”这是极为恰当的评价。总结来看这首诗,诗歌的首联描写长安宫殿的景色,既是景物的描写,也是采用比兴的手法,隐晦地提出唐玄宗好道教求神仙的荒唐。颔联则用西王母和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进一步指出,唐玄宗因为崇奉道教、追求长生而导致国家混乱。颈联由唐玄宗的荒唐而联系到自身,感慨自己没有能尽力劝止玄宗,于是想到自己在朝为官时的景象,“忠君爱国”的思想又充斥着诗人的胸怀。尾联写诗人虽然豪情万丈,但身居夔州,远离朝廷,加上年老多病,这一辈子是没有希望再去朝廷替皇上分忧解难了,寄托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叹和哀伤。

看下,整首诗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杜甫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此诗追思长安全盛,叙述其宫阙崇丽,朝圣庄严,而感伤则见于末句。这些具有比赋兼用的写作手法,可见“赋”与“比”是有较密切联系,和“兴”似乎无关。

所以刘勰在谈到比赋时称其“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比”是“赋”中之“比”。由于这一原因,也由于中国古代抒情诗远比叙事诗发达,所以人们有时略“赋”而标举“比兴”,以“比兴”概括诗的“三义”。

赋、比、兴是《诗经》注里提出的三种写作修辞手法,赋属于写作,比兴属于修辞。赋是直接叙述或描写,不用明比或暗比。《诗经》里第一首注明赋的诗,是《周南·葛覃》。这首诗的第一章,写葛藤蔓延,伸展到山谷里。叶子长得茂密。那时黄鸟停在灌木上叫。这是描写景物,不用比兴,所以是赋。

此外,像叙事诗,直接叙述事件的也是赋。如杜甫的《北征》诗。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

讲肃宗至德二年八月初一,杜甫要北去回家探亲。下面写他请假上路到家的种种情况,所以全诗都是赋。一路上写他看见的景物: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丹砂、点漆是比喻,可见用赋来写的,其中也可以夹着比喻。到家以后,想到安史叛乱,唐朝约回纥出兵帮助,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

回纥出兵助唐,为什么说阴风惨淡呢?因为回纥兵到处抢劫掳掠,给人民造成苦难,所以用阴风惨淡来作暗比,这是兴。

《北征》总的说来,是叙事,是用赋的手法,但其中也夹杂着比兴手法。赋既可写景、叙事,也可述志抒情。而这种写景、叙事、述志、抒情的作品,它的体材越来越扩大,不是诗体所能限的,描绘景物,讲究文采。所以说“铺采摛文”。古称“登高能赋”,看到景物引起情思,写感情要鲜明,写思想要正确。如《文选》里的赋,有写京都的,祭祀的,打猎的,纪行的,游览的,宫殿的,江海的,物色的,鸟兽的,情意的,音乐的等,真是附庸蔚为大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