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脾恶性淋巴瘤

 大风吹5olw2v63 2023-06-30 发布于海南

脾脏恶性淋巴瘤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其恶性肿瘤比较罕见,主要是以淋巴瘤和内皮细胞肉瘤多见,本文主要和大家介绍一下脾脏淋巴瘤。

图片

脾脏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以继发性淋巴瘤多见,有统计表示约60%以上的恶性淋巴瘤可侵及脾脏,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分型及病理表现

脾霍奇金淋巴瘤的大体病理为脾剖面内见多个大结节或散在的不规则结节,不细分型。

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其病理不同将其分为:弥漫性、粟粒结节性、多发肿块型和巨块型。

——弥漫性:表现为脾脏体积增大,肉眼光滑无结节,镜下见弥漫分布的瘤细胞及直径<1mm的小结节。

——粟粒结节型:脾脏体积增大,脾内见弥漫分布的1-5mm的小结节。

——多发肿块型及团块型:这两者均表现为脾内的巨大团块,团块型为单发团块,直径常大于10cm,团块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清楚。

都有什么临床表现?

脾脏淋巴瘤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及肿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体重减轻等,部分继发性淋巴瘤患者,多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触及包块就诊。

超声表现

2D声像图表现:

——弥漫性脾淋巴瘤:由于其结节极小(<1mm),因此超声仅表现为脾脏均匀性肿大,回声明显减低,分布尚均匀,内部并无明显结节及团块回声。

图片

脾弥漫性淋巴瘤,表现为脾脏均匀性增大,回声弥漫性减低

——粟粒型脾淋巴瘤:超声表现为脾脏均匀性增大,脾内见弥漫分布的小结节灶,呈极低回声,边界清楚,回声尚均。

——多发肿块型及团块型:脾脏体积增大,形态正常或不规则,脾内见单发或多发团块回声,回声极低,部分病变可近似无回声,与周围正常实质回声分界清楚,部分团块可相互融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理:脾脏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脾脏内多发结节及团块状低回声

形态尚规则,轮廓清楚,回声不均。

CDFI表现:

彩色多普勒可在团块内及周边探及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

动脉期,肿瘤快速增强,可呈高增强、等增强或低增强,静脉期快速消退呈低增强

小 结

由于脾脏淋巴瘤大多为继发性病变,当发现脾脏内淋巴瘤时,应进一步检查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情况,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分型,以便对症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脾淋巴瘤:脾内多发轮廓清楚的低回声病灶,而后对同一患者颈部进行检查,可见颈部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后经穿刺活检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GCB亚型)。

文献参考:

1  王黎明,李春伶,高永艳,超声造影在脾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8(20)

2  詹勇,向子云等,脾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02(14)

3  黄安茜,许亮等,48例脾脏恶性淋巴瘤的超声回顾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6)

4  郭万学,超声医学—6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7

5  林礼务,薛恩生,腹盆部疾病超声诊断图谱—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

6  锺村正主编,孙新平译,超声疾病诊断及扫查技巧图解[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9,10

来源:超声技术与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