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腑之言丨疲倦乏力就是气虚?夏季祛湿要重视!

 mxb08 2023-06-30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开栏语:

肺主一身之气,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为呼吸。肺为“娇脏”,喜润勿燥,又易感外邪,寒热皆所不宜,故肺系病最为常见,亦为民众所困扰。肺腑之言专栏将定期推送肺系疾病的预防、治疗、调护及肺康复等科普知识,为您的“轻松呼吸每一天”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肺腑之言 第一百二十五讲图片

广州气温逐渐升高,而端午节过后适逢“龙舟水”来临,老陈最近总觉得闷热乏力,身体非常不爽利,稍微做点简单的家务便觉疲劳。身边的好友告诉他这就是“气虚”,买点参补补就好,但老陈喝了几天参汤后反觉食欲不振,大便溏烂,疲倦乏力却未见好转。带着疑惑,老陈找到了小肺咨询。到底这疲倦乏力的病根在哪,且听小肺慢慢道来。

图片

1.夏季疲乏,除了“虚”,还可能是“湿”
“湿”是自然界六气之一,湿与中医的脾脏相应,故有“湿多伤脾”的说法。湿邪性质黏浊,会阻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气机的运化功能。
“湿气重”的朋友往往有如下表现:身体困倦、头身沉重;胃口变差、大便粘腻不成形粘马桶;口中黏腻,腹部胀满;皮肤容易出湿疹;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
图片
2.湿从何来?
南方的夏天多以湿热为主,加上久处空调房间等原因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受损,皮肤开合功能下降,汗液挥发不出来,抗病能力下降,湿邪堆积,此为“外湿”。
又因天气炎热,老百姓贪凉饮冷或饮食不节,导致脾运化功能减弱,脾虚湿困,使水湿储留而形成的湿重,此为“内湿”。
3.中医如何祛湿?

日常生活中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可以借助抽湿机、干燥剂、空调除湿;洗完澡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避免外感湿邪;不要穿潮湿未干的、不通风透气的衣服,避免外部湿邪侵入身体。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增加水液代谢,加速湿气从汗液、小便中排出体外。跑步、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慢性有氧运动,都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的简单有效方法。

图片

另外,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调理脾胃是祛湿的根本,常用药食同源的食材包括:红豆、扁豆、玉米须、冬瓜、薏苡仁、芡实、山药、陈皮、茯苓等,具有健脾和中、利水渗湿的功效。结合南方暑湿炎热的特点,推荐常用的祛湿汤配方如下:

薏米茯苓汤
用料:薏米20g、茯苓15g、芡实10g、山药15g、猪骨头或猪肉适量炖汤。
制作:
(1)猪骨或猪肉洗净、切件,薏米、芡实、山药、茯苓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炖盅加盖,隔开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供用。
图片
土茯苓祛湿汤
用料:猪骨250g、土茯苓50g、炒扁豆30g、赤小豆30g、山药50g。
制作:
(1)猪骨洗干净,飞水;土茯苓、赤小豆、扁豆、山药洗净。
(2)将飞过水的猪骨和洗好的材料放在汤煲里,加冷水,开大火煲滚然后关最小火,一个小时后即可关火调味饮用。
图片
瑶柱节瓜煲猪展汤
用料:节瓜400g、猪展肉约400g、瑶柱20g、眉豆30g。
制作:
(1)把节瓜去皮切小块、猪展肉改刀,眉豆洗净用清水泡10分钟,瑶柱也洗净清水泡15分钟连水放入。
(2)砂锅水开后把所有材料加入,大火水开后转小火熬1.5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图片
听完小肺的讲解,老陈茅塞顿开,问题就出于对疲乏没有进行准确辨证,片面强调补气而忽视了祛湿。小肺在此提醒各位朋友,中医强调“六气伤人因人而化”,即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疾病可以出现不同的反应,因此中医治病强调个体化脉证辨证论治。如有辨证治疗方面有困惑的朋友,欢迎来我科咨询。

图片

本期作者:刘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