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回顾 | 崔允漷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

 愚然楼 2023-07-01 发布于海南

引言





9月7日,“新课标解读季”大型公益活动:新课标·新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解读,成功迎来最后一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与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局的领导及教研团队,回应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问题与困惑。下面是本期活动内容的摘要。

图片


图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落实立德树人,开创义务教育课改新局面




图片

图片

崔允漷教授主要聚焦新目标、新内容、新教学、新评价四方面,详细分析解读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帮助教师更为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义务教育新方案,并且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有所准备。 

一、新目标: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

新课标有六个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这六方面内容就像六颗珍珠,不仅要把每颗珍珠打造好,还要把它们串成项链。而中间这条线就是核心素养。所以,新课标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标设计的三个目标即为目标一族,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要用课程思维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底。首先要回答义务教育育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目标;然后再把每门课程对号入座,即课程标准;最后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即教学目标。通过这样一个三层的关系将课程思维不断具体化,把“想得到的美丽”变成“看得见的风景”,然后再具体化为“走得到的景点”,避免“说起来高高挂起,做起来早已忘记”。

核心素养是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而课程的思维必须要目标化,要用目标的技术规范把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描述出来,这就是课程目标。所以,课程目标还是有些理想化的,即求乎其上。原来的课标没有学业质量。那么,什么是学业质量?学业质量即阶段性学习之后的成就表现,即得乎其中。而内容要求是指具体知识点的要求,即即教即得。学业质量的意义在于何处?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就相当于人品;学业质量相当于酒品;内容要求相当于酒量。学业质量是酒品而不是酒量,酒量无法推论人品。现在教育的问题就是没有“酒品”,却整日比“酒量”。教育方针高高在上,而学校却都在比分数,教育无法可持续发展。

二、新内容:结构化的学习经验

首先要区分三个概念: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是教科书上的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课程内容是与目标匹配的、有结构的学习经验,包括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例如,语文课程内容不是课文、语文知识,而是语文学习经验。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在结构丰富的语文学习经验中生长、培育出来的。再例如,新的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不仅涉及学什么内容(学科知识),还涉及怎样学(学习方式)、为什么学(学业要求)。

三、新教学:未来方向

(一)坚持素养导向: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

如何把课标落实到教学目标中去?老师在建构教学目标时,要把教学目标分三层: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期目标在确定时主要对照核心素养、课程/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在确定单元目标时,既要关注核心素养、学段目标,又要关注学业质量,还要关注课程内容的要求。而课时目标则主要关注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因为单元目标指向学业质量和素养,所以接下来用“大单元”实现育人是新教学模型。那么,“大单元”有何不一样?

1. 高价位目标: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产品或作品导向。

2. 多课时构成:多个课时构成一个教学单位。

3. 微课程建设:将目标、情境、知识点、课时、教、作业、展示、评估建设成一个微课程,即有组织的学习项目。

4. 有组织者:作为单元的“骨架”统摄所有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类:

●大问题: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大任务:制品、作品或产品

●大观念:知识整合、内化后的想法或观念

(二)强化学科实践: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

2001年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攻破了“一言堂”,但暴露出两大问题:虚探究(快闪探究)与假探究(程式探究)。所以现在提出了学科实践。学科实践就是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行动,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从育人的高度看,学科的知识需要用学科的方法去学习,才能发现学科的观念、思维和价值。用数学的方法去学数学知识,这就是数学实践。那么,能不能用语文的学习方式去培育体育的运动能力?其实,我们一直在这样做:用“不言语的方法”学英语,导致哑巴英语;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用“不着地的方法”学地理;用“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所以,新课标在实践这方面做了更多的探索。包括活动和任务也是这个道理。2001年的“活动”被“任务”取代了。为什么强调任务?现在的活动不是没有,甚至产生太多无方向、无目标、无深度的活动。而任务是有目的的。完成任务一定是在活动,而活动一定是在真实情境下的。

(三)推进综合学习:完善三重联结

这次新课标、新课程用三条路径来推进,构成综合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综合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什么要强调综合化?就是要完善三重联结中知识与知识的关联和整合。第二个联结是强调生活跟知识的关联。要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有用的。所以要强调生活情境,让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关于知识与自我,用综合课程解决高分低德的问题。

(四)落实因材施教:回归“异学习”

我们的课程和教育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这是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很多老师只关注到“差”而没有关注到“异”,存在“差生”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异学习”。所以,要尽最大可能处理好“异学习”,因材施教,减少学生问题。

四、新评价:聚焦真实情境问题解决

(一)改进纸笔考试:重建试题属性

纸笔考试仍是考试评价的主要方式,但是它有问题需要改进。双向细目表已完成使命,需要重建试题属性。让每一个题目都有三个属性: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哪一类知识,解决什么问题。用这样的题目来测不同水平的素养。

(二)推进表现评价:素养导向改革

表现评价有三类:构答反应、作品、行为表现。如许多运动比赛就是通过行为表现来评价。表现评价其实在生活真实情境中随处可见,要把生活中的评价智慧与学科整合起来。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三)过程数据:评价与技术融合新方向

探索技术支持的过程评价也非常重要。现在迎来许多新技术。5G解决即时传输的问题,云储存解决超大数据的问题,人工智能解决分析技术的问题。三大技术支撑了线上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我们也需要数据来进行学情分析。技术能让数据变为证据,教学评价一定要和技术整合,这才是未来。

在“新课标·新教学”圆桌论坛环节,崔教授与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教育局的教研团队,就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进行了交流。




“新课标·新教学”圆桌论坛




图片
图片

Q

刘学民会长:

1. 如何处理好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在学校里如何落地?

2. 不同的学科如何界定和提炼学科的大概念?一线教师如何基于此进行教学设计?

A

崔允漷教授:

1. 首先,学校要保证综合课程的存在,而不是被其他学科所替代。其次,要落实课标中所提到的每门学科花10%的时间来进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要以道德与法治为主来整合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2. 一个单元只有一个大任务、大观念或者大项目。语文的课标是有学习任务的,比如说这个学期有八个单元,虽然不一定八个都是大任务,但一定是以大任务为主。而小学第一学段有些特别。刚开始学写字时,除了在技能层面要把字写好,还要让学生意识到汉字之美,落实文化自信。这是用大观念来组织写字的。再例如,英语课标中不一定都采用任务型教学,它可以使用大任务,也可以使用大观念,即英语文化意识、文化理解等。以大观念组织教学不等于不教单词和语法,而是关注文化意识,关注单词语法背后的意义。教学设计中,主要根据单元目标来判断。这个单元的主目标是观念,那就用大观念;这个单元的主目标是关键能力,那就用大任务;这个单元的主目标是必备品格,那可以用大问题或者大任务。站在这样的高度来思考,就能够明白单元设计了。


Q

韩中凌老师:

1. 纸笔考试要考查核心素养,这样势必要减少客观性试题比重,增加情境化、综合化和开放性试题,要明确在哪种情境之下,学生能够运用哪类知识来解决哪类问题。是不是以后所有的试题命题都要做到此?

2. 课标倡导的表现性评价与2001年课改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义务教育阶段是不是要重新去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这个手册需要参照当前普通高中的评价办法吗?

A

崔允漷教授:

1. 要多关注国家考试中心这几年的变化,都是朝这个方向变的。能走多远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是哪个方向。所以,这是一种实践逻辑、理论逻辑。要明白双向细目表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要学习的是在什么情境下能做什么事,运用知识能做什么事。一步一步减少客观性试题比重,不是说一下子就没了。

2. 这个综合素质评价我刚才也讲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数据不可比,没有意义,因为采集的数据都是人为的,而非靠技术。这就是个关键问题。所以,既然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用不上,那就不要太复杂,让老师负担整天的记录。在决策时,就把它简化一点,尽可能基于证据和课程。所以调整是需要的。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没法用,就要减轻老师的负担,而且要基于课程、基于证据、基于项目,把高中三年的考试成绩、语文学习情况保留。


Q

窦晓娟老师: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表现为六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请教崔教授,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依然是按照单元编排的,一线教师该如何践行新课标理念,设计并建构学习任务群呢?

A

崔允漷教授:

因为新课标刚刚出来,新语文教材还未出来,所以错位、不一致都是正常的。那么在老师层面,特别是教研员层面,要做些探索。要基于目前的教材单元,把单元最关键的人文主题与六大任务综合起来思考和匹配,重新理出一个大任务。


Q

李晓华老师:

课程方案里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课标里的综合与实践领域分为两类:一类是融入数学知识的主题实践活动,由常态课学习转为实践中学习,一类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样的变化,在理论和操作上对于教师来说都很具挑战性,课标中给出了一些设计主题,我想问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是否有必要根据当地学生实际进行跨学科校本课程设计?跨学科学习怎样评价?如何提升教师在这个跨学科学习领域的积极性?这方面您有哪些好的建议或相关的理论和图书推荐给老师们去学习去参考?

A

崔允漷教授:

一是要等数学教材出来,那会更加清晰明确。二是要记住变通和创新。如果有把握改动教材,使它更适合学生,那就把教材改动一下,最终是为了带来更好的学习。但如果吃不准,那就把教材教好。不仅学科内的知识这样处理,跨学科也可以这样处理。三是校本课程跟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两个概念。数学课程如何校本化?就像你刚才所说,把这个例子改一改、换一换,这些都叫作数学课程校本化。真正的校本课程是独立开课、列入课表的。我们单位的有几位专家都是研究跨学科的,制定了跨学科指南,可以去看看相关文章。


Q

王银强老师:

1.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如何做到加强学段衔接的?

2. 语、数、外三大主课课时量,语文占20%—22%,数学占13%—15%,英语占6%—8%,英语课时量下降,但是课标要求不降反升,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请问崔教授,在课标修订时对于这一变动课标组是如何思量的?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

A

崔允漷教授:

1. 这个问题应该是校长最关注的。这两天,教育部组建了个专家团队编省级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编制指南。比如内蒙古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其中必须要明确英语在小学占多少比例,在初中占多少比例。语文、数学也都一样。等这个实施办法出来了,学校才可以安排。

2.关于课标英语课时的问题,英语课时占6%—8%,这和2001年一样,没变。但是对学生课表来讲其实已经减少了。因为有些地方把国家规定的一二年级26课时,改为上30课时。以前国家规定上34—38课时,最多的一个地区上了58课时。所以说如果这样比较,课时就减少了。那么,英语课时占6%—8%合理不合理?与国际比较,国际基本上也都是这个占比。道德与法治重要,也只占6%—8%,而历史地理只占3%—4%。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新课程方案编的是相对合理的。那课标有没有增加难度,课标要求有没有提高?如果这个问题大部分老师都说现在课标比以前要求高了,那这个课标就有问题;如果这个课标与以前差不多,那就没问题。如果确实课标普遍反应太难,我认为老师要尽管去发声,下次再修改修订。


在这次活动中,还特别设置了观众问题征集环节,请崔教授现场解答。

Q

目前比较落后的地区师资水平还不是很高,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目标?

A

崔允漷教授:

这个问题还蛮普遍的,因为中国的差异太大。国家的课标应该有三分之二的人是跟得上的,不是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要达成。乡村学校有困难也是正常的,希望能够从政府、社会各方面多管齐下,包括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做的梦想课程,也是在为取得更好的公平而努力。教研员、教育学会也要多关心,多关注,多支持。另外,要换种角度来思考。农村老师自己要把课程改革当成自我更新和学习的机会,要不断问自己准备好了吗,想学习吗,想发展吗。


Q

如何做好“教—学—评”一体化?对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我们该怎样在课程中体现?

A

崔允漷教授:

“教—学—评”一体化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技术。一堂课首先要明确目标。目标明确之后不要写重、难点,而是写评价任务,把评价任务设计出来。之后,再把这个评价任务嵌入教学过程。在课堂中,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会,老师就不要往下教了,再回过头来把目标中的难点、错点、关键点拎出来,这就是教学。


Q

参照以前“双基”“三维”目标课时的目标制定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应该以何种样式呈现?

A

崔允漷教授:

关于“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双基”就是剃头,“三维”目标是理发,核心素养就是美容美发。美容美发要不要剃头,就像核心素养要不要知识技能,而答案是必须的。“三维”目标从内容上讲有三方面:过程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怎么写?依然“三维”续写。因为只有“三维”续写,目标才好评价。“一维”续写,情感态度目标是没法评价的,没法评价的目标没有意义。


Q

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整合中学科会不会失去本学科的特色?如何把握这个比例?

A

崔允漷教授:

如何把握这个比例,国家课标已经给我们了,至少10%。那会不会失去本学科特色?其实现实的跨学科都在学科里,依然是站在本学科中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不会出现的。


Q

关于幼小衔接问题的建议是什么?

A

崔允漷教授:

这一次的课程改革其实比以往都重视学段衔接。幼小衔接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从课程教学适应入手,以前强调最多的是心理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其实说到底还是课程教学学习的适应。因为小学生主要是学习不适应导致的问题更加严重。现在的普遍现象是很多年轻人一上大学马上就不读书了。成年人忙于休闲,中小学生忙于做作业,只有幼儿园小孩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老师要留住空间,让孩子整天保持好奇心,这才是每个学科要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以,一二年级要免作业或者减少作业,去提高作业的质量。这样的适应,才是好的幼小衔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