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九章 虚劳篇

 晨春123 2023-07-02 发布于湖北
为什么要单独讲《金匮要略》中的虚劳病呢?因为我们的特点是形、气、神一体同调。《伤寒论》主要是讲气化的,那么是不是张仲景就不讲形和神呢?形和神其实他也讲,比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中就讲到了“神”,其他篇也有讲形质的,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虚劳病。《金匮要略》中关于虚劳病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太阴虚劳,代表方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小建中汤;第二部分讲少阴虚劳,代表方是肾气丸、薯蓣丸和酸枣仁汤;第三部分讲厥阴虚劳,代表方是大黄䗪虫丸。
《金匮要略》中讲“失精家少腹弦急”,“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梦失精等虚劳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来治疗。如果再出现虚羸、浮热、汗出者,就去桂加白薇、附子,叫二加龙牡汤。因为兼有少阴证,所以去桂枝加附子,有出汗又加了白薇。
治疗虚劳病的桂枝汤类方,还有一个是天雄散。《金匮要略》中没有讲它的使用指征,方后注“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与二加龙牡汤治疗虚羸浮热汗出者,是同一个机理。天雄散是与二加龙牡汤是做类证鉴别的,因为后天损及先天,一旦病传少阴,出现兼有少阴病的情况时,需要加附子或天雄,可用天雄散,也可以用二加龙牡汤。
小建中汤治疗的虚劳病在太阴,常伴有眩晕、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它的加减方有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和归芪建中汤,还可以加人参;如果伴有明显的少阴证,也可以加附子;妇人产后用当归建中汤,出血多的加地黄、阿晈,如无当归,可用川芎。
二、少阴虚劳
《金匮要略》中讲:“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其中的腰痛就可把穴位定在阳关穴,这是用附子的独证。我们讲少阴病篇的时候,讲了少阴寒化证有气化不通和形质受损的区别。其中气化不通夹饮的是真武汤证,不夹饮的是四逆汤证。如果是形质受损、伤及肾精,要用八味肾气丸;如果是肿瘤、结石等有形之邪,则用栝蒌瞿麦丸。八味肾气丸和栝蒌瞿麦丸的区别:前者是形质不足,后者是形质有余。有余是客有余,不足是主不足,有余是在不足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栝蒌瞿麦丸要用附子、山药。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薯蓣丸以薯蓣为君,是补少阴的处方。这个处方的配伍很复杂,里面有八珍汤、山药、麦冬、阿胶补虚,还有桂枝、干姜、大枣、柴胡、桔梗、杏仁、防风、白蔹、曲和豆卷等多用于治外邪的药。这里要强调一下,《伤寒杂病论》里复形质的处方多是大方,很多人一见大方就怀疑不是张仲景的方,这是错误的。薯蓣丸的一个特点是上、中、下三焦同治,因为卫出三焦,上焦有桂枝、柴胡、桔梗;中焦有四君子汤;下焦有山药、地黄。
薯蓣丸在什么情况下用疗效最好?我们之前讲太少两感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感冒很快就可以缓解,可是感冒缓解以后会怎么样呢?过2个月患者又感冒了。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急则治标,调其气化;当感冒缓解了就要服薯蓣丸,缓则治本,能够防止感冒的复发。“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我们要知道,很多病都可能出现太少两感证,比如感冒、荨麻疹、肾科疾病等,只要是太少两感证,急则治标,症状缓解以后都可以用薯蓣丸来复其形质。一般来讲少阳有伏邪,比如反复咽痛和咽部感染的患者,要从少阴去截断,但这只是个大原则,如果详细去研究也很复杂。比如玉屏风散里为什么用防风,因为防风是一个免疫调节剂。大家要记住一点:有少阳伏邪的人,尤其是肾病有伏邪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薯蓣丸。
我们讲了少阴热化证用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薯蓣丸可以复少阴肾的形质,复少阴心的形质用什么处方呢?要用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也出现过。
治疗厥阴虚劳的主方是大黄䗪虫丸。“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大黄䗪虫丸能复形质,治疗干血劳,也能治疗肿瘤。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卵巢癌晚期的患者,腹腔内肿瘤有4~5厘米,我们就以大黄麈虫丸为主来治疗,维持了三四年的时间。因为患者同时也在做介入治疗,所以中药的疗效难以评估,后来患者挂不上号,她就去找了另外一位大夫。这位大夫一看,这么虚弱的患者怎么能用大黄䗪虫丸这类处方呢?于是就开了十全大补汤,治疗大概2个多月吧,肿瘤从4~5厘米长到了十几厘米,一下子长到像皮球那么大,大补之后患者反而骨瘦如柴,腹大如鼓青筋暴露,很快就去世了。这就是一个厥阴虚劳误用补药的典型病例。
虚劳病篇讲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太阴虚劳,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小建中汤。为什么失精梦交要归在太阴而非少阴呢?我们今后讲阴阳交的时候再细讲,这里有些内容是有所指的,张仲景没有说破。太阴为三阴之开,有一些问题需要从太阴经去治。如果长期失精梦交,会出现后天累及先天,从而导致少阴肾虚的情况,就要用天雄散或者二加龙牡汤来治疗。
第二,少阴虚劳分为热化与寒化。《伤寒论》少阴病篇中讲了少阴心的热化证,出现阴虚失眠时,用黄连阿胶汤。《金匮要略》里讲肾阴虚的失眠用酸枣仁汤,伤及形质出现虚劳腰痛的用八味肾气丸。少阴寒化证急者用四逆汤温之,缓解之后用八味肾气丸补之。八味肾气丸和栝蒌瞿麦丸都能复形质,一个是形质不足,一个是形质有余--主不足而客有余。接着讲了薯蓣丸,“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缓解后用薯蓣丸来复形质。不仅是少阴肾可以复形质,少阴心也可以复形质,可用炙甘草汤。
最后讲了厥阴虚劳,用大黄䗪虫丸。虚劳不仅是有补法,还有攻法。怎么攻?缓中补虚。
虚劳病篇的写法是从太阴到少阴再到厥阴,我们从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从太阴传到少阴的机理。最后我们讲了虚劳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张仲景的思路是非常严谨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们读懂了虚劳篇之后,有没有思考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关系?《伤寒论》的特点是先病后证,先辨六经为病,再辨脉证并治,以调气化为主,而把调神机与复形质的内容放在了《金匮要略》。比如调神机的内容,《金匮要略》上有“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与“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复形质的内容,《金匮要略》中有“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张仲景把调气化以外的内容都从《伤寒论》中拿出,作为杂病部分。这样做的结果是,《伤寒论》一书的理论体系就变得非常简洁,但不能完全涵盖临床上的复杂情况。比如少阴病篇如无虚劳病篇来做羽翼,少阴病篇就显得不完整。如果把虚劳病篇的内容融入少阴病篇里,少阴病篇就非常完整,治疗很有次序,也能很好地体现外感和内伤的关系。前面我们举了个例子,一个阳虚外感的患者出现太少两感证,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从外感去治,外感好了以后他就属于内伤病了,就需要用薯蓣丸复形质,不然过两个月他又感冒了;再如少阴寒化证,呕吐、下利,急温之用四逆汤,可是四逆汤温过以后怎么办呢?如不继续治疗,过两个月他吃西瓜,又呕吐、下利,所以当你用四逆汤急温之,呕吐下利止了之后就要用肾气丸。气化和形质,外感和内伤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扶阳派和温补学派的关系,我们不能够把郑钦安和张景岳对立起来,就像我们不能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立起来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