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I点系列(丶、冫、氵、灬)之 “丶”

 青木森森 2023-07-0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导读:

      你知道吗?  “ 丶、冫、氵、灬 ”  ,他们不仅是偏旁部首,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字,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发音和含义,下面我们逐个解读。

说文解字 /  丶

“丶”是一个汉字,读(zhǔ  主) 。同时,它也是汉字基本笔画之一 ~~点,还用作古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和标点符号。  

图片

“丶”字字形演变

现存中国古代的典籍一般是既没有段落划分,也不标注标点。这是否依此就可以断定,古人在写作或阅读时根本就不使用标点符号呢?回答是否定的。

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豆dòu),稍长的停顿叫句,极短的停顿叫读,现在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說文解字》云: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文中有所停顿的地方,用丶作标记。

句读是古人读书的重要方法。句读,就是我们后人所做的标点古籍的工作。

史料记载,古人自孩提时代入学读书,除认字、朗读外,就要求学会做这种断句的功夫。我国古代很早就在写作、抄书过程中使用过一些表示句读的符号,如“图片”这一符号在古代就是表示把句子断开的一种记号,在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竹木简册中有充分地反映。

“■”“▓”“●”“〇”“∠”“∕”“卩”“▲”“△”“∽”“∣”“レ”等符号,它们均起着句读或后来标点符号的作用。如“▲”、“·”、“∣”、“∠”等,起到“、”的作用“卩”,起到句号的作用;“└”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

“丶”  是“主”的古字。六书正讹》云:“丶” 系古文主字。灯中火丶也,象形,借为主宰字。

图片

  “主”字象形图

“主”是象形字。甲骨文下部像灯碗、灯座,上部像点燃的火苗之形。

《说文解字》云:“主,灯中的火炷。像灯盏、灯架之形;从丶,丶也表声。”

“主”的本义是指灯头火焰,此义后来写作“炷”。灯头火焰是灯的中心主体,引申为最主要的、主人、君主、公主、主持等。

有学者认为,“丶”字最主要的含义是读书时断句的符号和标点符号,其他均为引申义。

“丶”和“、”区别。“丶”是一个汉字,而“、”是一个汉语标点符号中的顿号,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顿号应该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方一格。

“丶”电脑里如何打字?输入dian或zhu,“丶”就会显示出来。

图片

东道主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上台后,为了报复流亡之时郑国的无礼行为,与秦联手围郑,郑都危在旦夕。郑国国君派老将烛之武去游说秦君,使其退兵。

图片

烛之武游说秦穆公

烛之武深夜遁出城外,见秦穆公说:“秦晋围郑,郑已知危亡在即。如果郑亡对君有利的话,那么您就努力去做吧。然而,越过他国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见下图),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灭亡郑国只能使您的邻国晋国得益,而对您是没有好处的。您如果网开一面,放郑国一马,让它作为您东方前进道路上的主人,为您的人马往来提供物资,供其乏困,对您大概没有害处。况晋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在晋惠公时就已暴露无遗,这一点您应该深有感触。晋国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今天向东扩展其领土,明天就要向西拓其疆域。向西,如果不损害秦国,其地将从何处攫取? 还望君在下一步行动前,细细地思量一下。'

图片

烛之武虽然是为郑的前途而游说秦,但自始至终似乎没有为郑说一句话,并且宣称只要灭郑于秦有利,鼓励秦君去做此事。在为秦设想的过程中,烛之武巧妙地将秦的利益和郑的利益糅合在一起,将秦和晋的利益分割开去,得出亡郑只会对秦不利,存郑反可使秦得到东进路上的东道主的结论,盟友与敌人在这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人们往往不易接受口口声声只为自己着想的意见,为他人尤其是听话人着想的意见,则常常是人们喜欢听取的。烛之武抓住了人的这一心理,存郑而不言郑。藏起私心,打出为他人着想的公心,不直奔目的,而是巧妙地、悄悄地引导着对方的想法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不言郑而存郑之目的,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游说技巧。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期说文解字I点系列之“冫”。

    如果你读了感觉有收获,请点赞点再看,如果你觉得有不妥的地方,欢迎留言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