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诊冯老:有汗无汗大青龙?

 经方人生 2023-07-05 发布于四川
作者: 杨雅阁 喻刚
杨雅阁,胡希恕经方医学郑州传承基地
喻刚,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27期学员

病历一:

王某,男,25岁,2023325日初诊。

新冠后过敏性鼻炎重,眼鼻干涩,遇冷流涕,身痒头痒,无汗鼻塞,怕冷,无精神,头晕烦躁,胃痛不能饮水,半夜渴醒亦不能饮水,尿频,少腹拘紧,会阴胀,腰酸疼,大便日二行,夜尿0;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分析

患者遇冷流涕,身痒头痒,无汗鼻塞,怕冷,脉细弦,表实证当确凿无疑;眼鼻干涩,烦躁,半夜口渴,应有阳明里热为患;头晕,为水饮上冲蒙蔽清窍,尿频,少腹拘紧,会阴胀,腰酸疼,则为水饮为患于下;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饮,老师处方为大青龙汤加减。

老师处方:

麻黄10 桂枝10 杏仁10 炙甘草6 桔梗10 生苡仁30 白蒺藜15 苍术18 生石膏45 荆芥10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二诊,患者诉服药后鼻炎已,鼻眼痒,余症随证治之。

病历二:

郑某某,女,33岁,2023年5月8日初诊。

鼻炎一月余,鼻塞流涕,近见黄涕,汗出不多,恶寒,口干,手热,大便溏日一行,下颌痤,苔白,脉沉细弦。

辨证分析:

患者鼻塞流涕,汗出不多,恶寒,下颌痤,脉沉细弦,为表阳证;流黄涕,口干,手热,有阳明里热;大便溏,苔白,为里虚寒;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老师处方为大青龙汤加减。

老师处方:麻黄18 桂枝10 炙甘草6 杏仁10 桔梗10 生薏苡仁30 败酱草18 苍术18 生石膏45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二诊2023年6月17日。

鼻塞减,黄涕已,开空调则鼻塞,口干,下颌痤已。苔白,脉细。

老师处方:麻黄10 桂枝10 杏仁10 炙甘草6 桔梗10 生薏苡仁30 败酱草18 姜半夏30 苍术18 生石膏45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病历三:

韩某某,女,8岁,2023年6月10日初诊。

咳嗽4月,鼻塞,流涕,白黄皆见,口干轻,汗出多,盗汗,纳差,大便2-3或7日一行。苔白根腻,脉弦细。

辨证分析:

患者咳嗽、鼻塞、流涕,汗出多,脉弦细,为表阳证;流黄涕,口干轻,盗汗,阳明里热明显;纳差,大便2-3或7日一行,疑为里虚寒所致的便秘而非胃家实,苔白根腻,有饮;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饮,老师处方为大青龙汤加减。

老师处方:麻黄10 桂枝10 杏仁10 炙甘草6 桔梗10 生苡仁30 败酱草18 生白术30 生石膏45 陈皮30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3剂。

二诊,患者诉服药后鼻塞减,咳减,盗汗减,余症随证治之。

思考及体会:

整理冯老的医案,发现以“鼻塞、流涕”为主诉的医案,老师多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并处以大青龙汤加减,主方多为大青龙汤或大青龙汤减麻黄,然而部分患者的四诊信息中大青龙汤的“四大证”(发热、恶寒、不汗出、烦躁)均大都不具备,老师何以施用大青龙汤这一险竣之剂,颇令人费解。

有关这一疑问,笔者在查阅资料,结合具体医案问询老师后,老师的答疑,上述疑惑才得解开。

费维光先生《中医经方临床入门》一书中有篇“大青龙汤及其医案”的文章,文中论述了大青龙汤的应用上的广泛性和临床上的卓效性。费老认为,对于外感病,只要不是少阴病的脉微细或微弱,都可以用大青龙汤,“遇上不恶寒、或反恶热、自汗与不自汗的外感病,皆与大青龙汤治之,效速者一剂而愈,迟者需要六、七剂而愈,但人数甚少。”这是个颠覆性的认识。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伤寒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大青龙汤是大发汗法的代表性经方,是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方,麻黄大量用,是六两,大青龙汤麻黄剂量远大于桂枝。而费老《大青龙汤及其医案》文中麻黄剂量少于桂枝,虽然药味相同,但麻黄量少于桂枝的“大青龙”,是否还是那个大发汗法代表性方剂的大青龙呢?

关于大青龙汤,胡老解读:“大青龙汤发汗最厉害,你看看用量就知道了,麻黄是六两,一剂是三付,古人开的一剂是三付药,六两就是六钱了,我们现在用六钱,麻黄(量)够重的了。同时麻黄配合桂枝,我们方才讲了,那是发大汗的,又加上杏仁、生姜,这都容易发大汗。但是有石膏,也清里热,石膏阻碍麻黄发汗,所以麻黄配伍石膏是不发汗。但是麻黄大量用,它要出大汗了,所以麻黄不能轻量用,轻用反倒不出汗,非大量用不可。”

在跟诊冯老期间,对于老师处方“大青龙汤减麻黄”的相关问题,老师曾回答:“麻黄是脉浮紧嘛,身重,非常厉害,表证明显,他这个慢性病,不明显嘛,当然麻黄就不用那么多了,它相当于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有的人,脉浮紧,鼻塞的厉害,那个时候麻黄用18g。”查阅老师的“大青龙汤减麻黄”相关医案中,脉象有:脉细、脉细弦、脉沉细弦、脉细弦数等。老师表达的意思“大青龙汤减麻黄,麻黄不用那么多了,它相当于是桂枝二越婢一汤”,这里面体现着老师对《伤寒论》理解的重要思想:存津液。因为桂枝二越婢一汤是小发汗法的代表性经方。

《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再看胡老对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解读:“这个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要是表里都有点热,可以用,但是它在发汗药之中是最轻最轻不过的方药了。所以他搁个“不可发汗”,这个(不可发汗)专指的是麻黄汤。你说太阳病发热恶寒,真正的表证无汗,我们一般常打算用麻黄汤。所以这个“脉微弱,此无阳也”,是万不能发汗,不能用麻黄汤......“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桂枝二越婢一汤是不是发汗药?我说可不一样,它有所指,这个书说不可发汗,都是指的麻黄汤。那么这个地方(假如)用麻黄汤就了不得了,那非坏不可。所以说“脉微弱者”就是亡失津液,这不能用麻黄汤来大发汗,根据这种病情只能够稍稍地清肃其表里而已,所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根据冯老的医案和经验以及费老的文章,真正开鼻窍最好的药还是麻黄,而不是后世的辛夷、苍耳子之类的,麻黄类方是鼻塞流涕的高效首选方证,如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冯老对此有进一步发挥,即在此基础上,加半夏、苍术、桔梗、薏苡仁、败酱草等,降逆化饮、祛湿排脓,排除浊液,效果更好,但具体药物的加减,如何选择,临床还需“有是证,用是药”。

在麻黄类方中,具体选择哪个方证,是对《伤寒论》津液观的思辨。

总之,整本《伤寒论》的辨证施治是气血津液在正邪交争中的进退,六经八纲方证的思辨就是围绕疾病背后病机:津液盛衰、输布和循行异常。

推荐:胡希恕先生寥寥几句话点出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的临床要点
推荐:冯世纶教授应用大青龙汤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