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年:为了“爱”的迁移——潍坊滨海鲲城学校

 学习单元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证据是“单元教学设计”在学校深深扎下了根,并长出了嫩嫩的芽。如果用一个大概念来统领,那就是“爱”。

 爱的信仰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没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打自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最大的国家安全。不论教育发展到什么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焦扬,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学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教育信仰,明确了“核心价值观”和“办学使命”。

核心价值观:

        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

办学使命:

        让学生更自信地适应未来社会,

        让老师更体面地工作生活,

        让学校成为师生相伴成长的精神家园。

这种信仰已深深根植在老师和校长的心里。

大单元备课付诸实践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促进了我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对教学任务的把握上有很大帮助。要想较理想的完成整册内容和教学任务,就要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而这个定位是要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上,这就需要通过大单元备课来更好的钻研教材,分析教材。

大单元备课促使我整合教学资源,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顺序的不同对教材重整,从而使教学知识连接更加紧密,教学任务更加紧凑,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

大单元备课改进了单个课时备课费时长的劣势,打破了我们上一课备一课的形式,更有整体性。让我对每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了如指掌后,再进行每课备课就更周全了。

                              ——张荣悦

身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大势所趋的课程改革,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毅然前行,提前做好改革的心理准备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准备。调整心态,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虽然现在的我依旧有些迷茫,但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信即将到来的改革必定再次激发每位老师的热情,相信老师们终身追求的教育值得我们期待,并最终实现!老师们的眼中会再次有光,脸上有笑!

                                 ——张娜

我希望学生身处在满满爱意满的温暖的校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孩子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致敬每一位关爱孩子成长助力学校发展的拼搏奋进的同仁。撸起袖子加油干!

                               ——刘庆民

学生的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的体力、智力和意义都得到培养。学生能够健康、聪明和顽强,具备健全的人格。学生的生活才真的美好。   

                               ——刘爱莲

支持梦想,赞美创造,每个学生都能够专注自信;允许学生犯错,接纳不同,用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天赋与尊严,让他们发现自己,接纳自己,成就自己,学生在自由中形成自律,在规范中养成习惯;教育回归真实,每一位老师都会俯下身子,用心注视学生们的眼晴,传递教育的温度,用七分等待,三分唤醒,陪学生一起慢慢长大。

                              ——代国强

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结合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并且能够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任务的课堂,从问题出发,以概念聚合、逆向设计、真实情景和深度探究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现了课程改革从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任子华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按照“跨界融合、理解本位、问题导向、真实表现、深度探究”的设计思路,采用的是跨学科、综合主题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多种真实的情境遇到问题,展开深度探究,并获得学科理解或跨学科理解。

                              ——袁延香

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改善师生关系不能等待学生,当你感觉哪个学生跟你关系不融洽的时候,一定要从反思自己开始。老师改变了,学生才会改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外交关系当中的定律:我要喜欢你!我不管你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但我要喜欢你。谁也经不住这个喜欢。所以,师生关系的主导方一定是在我们老师身上。

                               ——李兴基

 爱的行动 

16场学习交流活动

        2021年9月12日-14日

学校副校长任子华三人来到大连四十八中参观学习。

        2021年9月28日

学校校长李兴基、副校长代国强、初中部张娜老师抵达青岛中学观摩学习。

2021年10月20日

学校常务副校长袁延香带队,和韩丽丽、郑露秋来到深圳红岭实验小学参观学习。

2021年10月21日

学校副校长代国强、王敏带队,带领20名中层主任到青岛中学进交流学习。

2021年11月1日

小学部举行大单元教学项目开题暨单元设计展示交流会。

2021年11月8日

小学部举行大单元教学项目单元设计交流会。

2021年11月22日

小学部为学校提供大单元教学案例展示。

2021年11月24日晚19点

大单元教学设计线上启动仪式举行,深圳市光明区教科院陈雨亭博士做了读书报告,大连四十八中刘长存校长做《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的指导阅读。

2021年12月2日

小学部英语组大单元设计展示交流会举行。

2021年12月4日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雨亭博士,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刘长存校长,举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操训练。

2021年12月13日

初中部召开“大单元”备课读书分享交流会。

2021年12月16日

高中部召开“大单元”备课读书分享交流会。

2021年12月17日-21日

学校常务副校长袁延香、学校副校长代国强带队八人到深圳红岭实验小学参观学习。

2021年12月23日

由滨海区教研室组织,滨海鲲城学校(原北师大潍坊滨海国际学校)承办的“基于深度理解的大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教学研讨会举行,潍坊市教科院孙俊勇科长对案例进行点评并作报告。

2021年12月23日

高中部召开大单元案例分享交流会。

2021年12月29日

初中部召开大单元案例分享交流会。

37人次读书案例分享

小学部:

陈风雪老师《平行与相交》单元备课(四年级数学上册)

王巧梅老师《家乡》单元备课(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杨丹妮老师《西部民歌》单元备课(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

张荣悦老师M4单元备课(五年级英语上册M4)

袁荣凤老师《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数学上册)

刘安娜老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桑可老师《圆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操分享(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任艳华老师《Meet my family》(三年级英语)

孟田老师《Module9 Unit1》实操课

王颖颖、单真、袁荣凤、丁颖等四位教师《除法的起始单元》

单真老师《分物游戏——分棒棒糖》观摩课

初中部:

王海萌、项传闻、赵梦珂、孙玮艺、王晶、张琳琳读书分享

项传闻《学会联想和想象》

丁国民《一元一次方程》

代国强《质量与密度》

高中部:

张晓、李振涛、张春春、尹广胜、薛法峰、王敏、袁爱霞、王小虎、林娜读书分享。

杨玉晶老师《风景中的情味—写景抒情散文》

李亚云老师《概率与统计》

张春春老师《Healthy Lifestyle(健康的生活方式)》

黄迪老师《基因的表达》

侯荣坤老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爱的研究 

扁平化管理为学部赋能

优化办事流程,更好地为教学部服务。

确定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部为中心。让听见炮声的人指挥打仗。建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年级将根据教代会决议,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实行“以聘代评”评价方式。

倡导特色发展。各年级要求独立的想法,多琢磨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使命必达,讲求落实,强调团结、执行力。

教师成为学习者,

教学会议就是培训会,

各级专家直接对学科进行指导

单元学习目标

   ——基于理解,针对学生

怎样让学生达到理解目标,理解“大概念”?

根据“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确定理解目标。

以认识植物为例,要把对“因果、变化、联系”等大概念的理解作为“理解目标”放到目标体系的最顶端,时时瞄准这项学习的终点。

第二,设计达到的路径。

围绕目标设定探究性的问题,沿着“进入探究、查找信息、梳理信息、反思与行动、评估”的路径展开探究:

一是收集学生已有的想法、知识、感受和理解方面的数据,帮助学生与关键概念建立联系,提供目标、大蓝图和真实性;

二是收集信息来解决这个扣人心弦的问题发展所需的研究技能,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发现的过程,分享一些经验,与他人交流并分享彼此的想法,学习有效的记录收集到的信息;

三是理解收集到的信息的意义,呈现新思考,加深理解,回答问题,回顾修正早期的想法,综合解读信息并与他人交流;

四是在探究路径中继续寻求问题和兴趣,在探究中更独立的工作;

五是帮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应用到其他情境中去,使学生能够反思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方式,并为未来设定目标。

经过上述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便能深度理解植物“为什么它是这样子、它是怎样变化的、它与其他事物有什么联系、我的观点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形成可迁移的观点和能力。

第三,回顾反思,形成元认知。

理解大概念还不是终点,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 “我是怎样去了解它们的” 的回顾反思,用精准简洁的表达方式进行梳理,内化“理解”形成的过程,为以后的探究理解其他事物提供心理依据。

第四,知识的迁移运用,打开智慧大门。

形成本质理解后的知识是可以迁移到解释新知识的学习中的。例如:学生完成了对“植物”这类生物的理解后,通过梳理沉淀后,就可以用同样的路径迁移到对“动物”“人类”等生物的探究中去,在不断的探究聚合中,可能还会延伸到对整个“生命系统”的探索中,这才是为学生打开了通往“智慧”之门啊!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个环节,具体操作:

摘:总目标、学段目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解读

析:知识点的纵向分析,不同版本的横向分析

究: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障碍及建议

摘、析、究做到了“全”、“准”、“透”,教师从心底里就会发出“通了”“对了”“原来如此”的心声,就实现了专业上的“凤凰涅槃”。

概念结构图

   ——课时教学设计的底色

 爱的迁移 

世界上一切困难,

都可以用爱解决

TO love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方案的设计者”,教师承担起该责任,完成好该使命的方式就要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

学习和研究需要教师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个挑战,这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个挑战,战胜挑战的方法就是要怀着一对党教师事业的忠心和对孩子成长的爱心。

“爱”让教师走上一条通过提升自己来改变学生的专业成长之路:读书学习更新观念、实践探索勇于实践、反思交流凝聚共识、案例专著成果外显……

从此,学生被看到、被发现、被重新理解,学生更自信地适应未来社会,“爱”通过教学设计迁移到学生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