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水不归源,水泛为痰,故其本无不在肾

 北京润雨 2023-07-07 发布于辽宁

傅青主,痰嗽门

水泛为痰

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倘人过于入房,则水去而火亦去,久之则水虚而火亦虚,水无可藏之地,必泛上为痰矣。治之法,欲抑水之下降,必先使火之下温,当于补肾之中,加大热之药,使水足以制火,火足以暖水,则水火有既济之道,自不上泛为痰矣。方用:

熟地(一两) 山萸(五钱) 肉桂(二钱) 牛膝(三钱) 五味子(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痰下行矣,二剂而痰自消矣。

水泛为痰方:治痰多气喘。

熟地50克,山茱萸25克,肉桂10克(单包,头煎后下),川牛膝15克,五味子5克。

水煎服。4剂,日服1剂。


水泛为痰,需用纯补之药,不可少间攻痰之味。可用八味地黄汤,其中熟地、山药、肉桂等可温肾水,茯苓、泽泻等可化痰。但肾水泛黄时,需多用茯苓与熟地之分两相同,则肾水归源,而上、中、下三焦之湿气尽行消化,始无伏留之弊。若执方以治痰,则需用复阴丹。

张景岳治痰四要之五:温肾化痰,“水不归源,水泛为痰”,“故其本无不在肾”

张景岳在治疗痰病上重视脾肾之法,脾肾两脏既要分治又要同治,既要明其共性,又要知其特性。脾以调为主,肾以补为主,脾主运化,脾健则水谷化为气血精微,脾虚失运,土不制水,“不能化食而食即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肾主水,统管水液代谢,若肾不制水,则水液代谢失常,“水不归源,水泛为痰”,“故其本无不在肾”,因此确立了温脾补肾的基本治法,这种思路虽颇多借鉴薛立斋之言,实乃遵张仲景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之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