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杨 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昵称15221501 2023-07-07 发布于湖北

杨杨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小学  022350

摘要:在索质化教育及新课标改革的推动发展下,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及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愈发重视,其中对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培育则是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和发展目标,对小学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培育问题也受得了广泛化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发展和对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培育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如目标设计缺乏实效性、文化素养培育过于表面化等问题,进而极大的削弱了数学学科对学生文化素养培育价值和作用的有效发挥,致使小学数学文化素养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为了有效推动小学学生的全面化和持续性发展,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任课老师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数学文化素养教育的开展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数学文化内涵,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实现对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素养 教学

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数学学科教育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学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价值逐渐得到了普遍化的重视及认可。数学文化是学科教育及教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内涵。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的学料,但是通过对学生数学文化思想有效渗透和培育,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数学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精神内涵和知识技能要素,能够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品质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国数学学科的新课标实施与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关键地位,并且指出了将数学文化全面纳入数学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指导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文化教育及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来讲,其中依然存在诸多层面的问题及漏洞,给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数学文化的有关概述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体系的提出和建立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中期的西方国家,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代表着数学学科思想精神及理念的革新,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数学文化体系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拓展、丰富和完善。数学文化集聚了思想文化属性和数学学科特征1】。

数学文化的价值

1.数学文化的审美教育价值

通过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发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在感知数学学科乐趣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数学学科中的公式、定理、符合等具有着极强的抽象性,但是在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逻辑美、对称美等,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

2.数学文化的德育价值

数学是一门具有极强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要求的学科,表达的是对真理的探究精神,通过数学文化及其思想精神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起坚持真理、尊重真相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数学文化中的德育因素极为内敛,需要任课老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展现出来,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的正确引导。将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及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思想行为的规范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数学文化素养教育及教学的现状问题

首先,是数学文化素养教育的目标设计过于形式化。在数学文化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中,部分任课老师对数学文化的概念及内涵理解不够深化,无法准确认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和精髓。在机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部分任课老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或者直接套用网络上现有的教案内容,难以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部分任课老师也存在认知上的缺失和不足,导致难以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具有着全面的渗透数学文化素养的培育目标。

其次,受到我国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体制环境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学科的教育及教学往往更加重视和关注对数学理论、公式定理等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中容易形成“唯分数论”的错误教学目标,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习惯于局限在课本教学的有限知识内容中,教学方法单一、滞后,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地位的建立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

三、数学文化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对数学文化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

数学文化素养的培育是当今小学数学学科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神文化价值和科学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及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小学数学文化素养培育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数学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需要建立字对数学文化的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教育引导性等特征的充分理解之上。其次,要着力强调数学文化的引导性作用和价值,对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及知识点的涵盖等的深入分析之上,将数学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等人文教育因素全面融入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系中,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再者,是对数学文化素养培育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表达,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发展需求、认知水平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设计,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

()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所提及和包含的数学文化内容较为分散和浅显,很多甚至是一笔带过的。对此,任课老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网络及有关课外书籍进行数学文化知识的搜集拓展,补充教材中所缺失和不完善的文化知识内容。首先,任课老师需要对教材中提及到的文化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将其纳入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其次,要针对教学中的数学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对数学文化内容背后所表达和暗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提炼及总结,充分发挥数学文化对学生为培养教育价值。最后,要充分拓展和丰富数学文化的资源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发展需求,结合数学教学的文化主题,从数学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对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3】。

采取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数学文化的教育及教学需要综合使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此,任课老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教学方式的科学选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启发和引导下主动发现数学知识的有关内涵和联系。其次,可以应用合作探究性和小组合作式教学,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和相互交流,对数学的规律和文化内涵进行积极主动的总结。再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文化知识进行具象化和生动性的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核心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数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神内涵,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端正的学习态度建立。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联系,建立起数学学科的知识认知体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日常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以文化素养教育为载体,通过数学文化知识内容的渗透与融合,建设其更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及环境,引导学生对数学文化教育建立起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恒钧,李婉.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及设计要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04):475-480.

[2]魏帅华.浅析提升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21-22.

[3]顾婷.让数学课堂绽放文化魅力——浅析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渗透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67-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