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王建福的随笔《蛋当家》

 黄石新东西 2023-07-08 发布于湖北

蛋当家

王建福  

沈家营菜场有一家专门卖蛋的小门面,女老板很干练。因为是专业卖蛋,蛋的品种多,周转快,蛋也很新鲜,所以我家老伴经常在她家买蛋。时间一长,就熟了。前几天我们去买蛋,老板跟我老伴讲:“你们家蛋的消耗蛮大哩。这个月,光是鸡蛋就买了差不多200个了吧?”我老伴回答:“有这个数,还不包括盐蛋、皮蛋、鹌鹑蛋。我是你的大客户!”  
这个老板很善于观察。在我们家,蛋,确实是一宗很大的消耗食材。鸡蛋、皮蛋、盐蛋,过去我家就用得多。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听了上海专家张文宏的建议,我家每人每天至少摄入一个鸡蛋,几乎成为一条纪律,鸡蛋的消耗量更大更稳定。加上我家常备的盐蛋皮蛋,蛋是我家的当家菜。  

蛋是有资格做当家菜的。  
首先蛋是个好东西。蛋白质为什么叫蛋白质?就因为这种营养素的发现源于蛋白。这是人必需的营养,也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营养。人均每天一个蛋,就保证家人所需的蛋白质肉眼可见地到位了。  
其次蛋不仅便于保存,而且使用方便。新鲜鸡蛋买回来,除夏天外,常温放十天半月不会变质。如果放冰箱保鲜,存放时间会更长。因为便于保存,才方便随时所需。下班、放学回家,来不及买菜,取出蛋来,下面条、炒鸡蛋、或者煮盐蛋、拌皮蛋,来得快,可以救急。  
最重要的是,蛋不仅好吃,而且吃法多,可以为家人增添许多菜式、口味。谨以我家常用的吃法举例一一  

皮蛋:  
凉拌皮蛋。皮蛋剥壳后纵向切开,每个切四瓣,四、五个皮蛋摆一盘成花朵状。淋上蒜泥、生抽、香醋、香油调制的三合油,别说自用,待客都拿得出手。切皮蛋时,遇见溏芯蛋,蛋黄容易粘刀。专业厨子讲究,用细索线切皮蛋,切出来好看,不粘刀。现在一般人哪里耐得了这个烦?这需要工匠精神。  
皮蛋拌豆腐。皮蛋切碎,嫩豆腐(不是水豆腐)也切骰子大小碎粒,用蒜泥、小葱、盐、味精、香油凉拌,清凉爽口。  
水煮苋菜,是本地餐馆常见的大众菜肴。我的做法是苋菜用猪油炒断生,加入切成小块的皮蛋,调味,煮两三分钟后,带汤上碗。此菜性凉,夏天常吃。  
我家皮蛋消耗最多,是用来煮大家都爱喝的皮蛋瘦肉粥。皮蛋切碎,加少量切得极细的姜米备用。瘦肉(猪肉、牛肉、鸡肉均可)切片,用淀粉、胡椒、生抽抓匀备用。粥煮好后,把皮蛋、瘦肉均匀下入粥里,煮开一两分钟后,加盐、胡椒、味精、猪油、葱花,搅拌均匀即成。喜欢香油的,再滴几滴香油也很好。友情提醒:粥不要煮得太稠,要煮成可以“喝”的粥。  

盐蛋:  
小时候,看老人家们吃盐蛋下酒,是在大头边敲个洞,筷子插进去,红油便吱地一下冒了出来。他掏一口盐蛋,呡一口酒,那模样,惬意胜过神仙!那时穷,一只盐蛋既要下酒,还要下饭,如此简陋,居然还算享受!  
我家吃稀饭多用盐蛋当菜。除了盐蛋适合就稀饭馒头,还有个生活小窍门——盐蛋放在稀饭里煮熟,蛋黄容易出油。  
有一道菜叫蟹黄豆腐,是把煮熟的盐蛋黄两个,在锅里压碎、小火炒香,再用来煮豆腐。调味勾芡后连汤带水一碗金黄,洒上葱花上桌。水嫩的豆腐真有蟹黄的香鲜味道!做这个菜剩下的盐蛋白别扔,切丝蘸姜丝香醋吃,有蟹肉滋味。  
有朋友曾用黄金南瓜条招待我。那是把南瓜切手指粗细的条,裹上面粉油炸后,用盐蛋黄煸炒而成。南瓜皮脆肉粉,外面包裹的那层细沙状盐蛋黄,极香!  

鸡蛋:  
鸡蛋的吃法就多了,是真正当家的主力军。  
最常见是炒蛋,韭菜炒鸡蛋、番茄炒鸡蛋、香椿炒鸡蛋、苦瓜炒鸡蛋,都好做好看好吃又有营养。  
老人孩子病人,用蒸鸡蛋羹、蒸荷包蛋汽水肉来调养,易消化,温老暖幼。  
油煎荷包蛋形似螃蟹,武汉人叫它“海子蛋”,滴上几滴生抽,外焦里嫩也很下饭。我出差住酒店,免费早餐如果有煎荷包蛋,总要请师傅只煎六七成熟。轻轻咬开蛋白,吮一口滚烫的蛋黄,熨贴!  
水煮荷包蛋看似简单,做起来要技巧。如果你在水开或汤开之时直接把鸡蛋打下去,八成会煮散,满锅蛋白沫。水煮荷包蛋要先把蛋打在小碗里,在锅底起芝麻泡时轻轻下锅,保持水温不叫沸腾。待鸡蛋白完全凝固,才可以加温煮熟。水煮荷包蛋嫩。我小时候,家里来贵客,母亲往往用猪油白糖煮荷包蛋招待,汤清蛋白,靓极!  
鸡蛋炒饭、泡蛋下面,是最简便救急的吃法,上班上学时间来不及,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鸡蛋打汤分泡蛋汤和蛋花汤两种做法。泡蛋汤是先把鸡蛋打匀煎成蛋饼,再用锅铲切碎煮汤。蛋花汤是汤煮好后,把打匀的鸡蛋倒进汤里形成蛋花。泡蛋汤味厚。蛋花汤爽口。想喝哪种,各取所需。粉丝泡蛋汤、番茄蛋花汤、丝瓜蛋花汤、紫菜蛋花汤,都是居家百姓饭桌上的常客。  
我家每次卤肉之后,都会就着卤汁卤十几个剥壳鸡蛋做凉菜。最过瘾是直接用卤鸡蛋烧肉,解馋。  
一个家庭,总要有一些现存的食材,包括干货、调料和冰箱里的肉蛋鱼之类,以备随时使用。在这些备料里面,蛋毫无疑问是当家主角之一。  
现在条件好了,家里常备一些鸡蛋、皮带、盐蛋,毫无困难。若是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那就是奢望了。那年月,情况好的时候,鸡蛋要凭票供应,一个人一个月只有半斤或一斤鸡蛋。情况不好的时候,没有蛋吃。如果家里有几个鸡蛋,多半要留给老人、孩子或病人吃。我小时候生病,最大的奢望,是吃一碗蛋炒饭!至于皮蛋盐蛋,只有逢年过节才偶尔看得见它们的身影。我到农村插队当知青时,每次回汉探亲,总是提前好几天,挨家挨户找村里养鸡的乡亲收购,六分钱一个,花三块钱收50个鸡蛋,能够装满一只小竹篮。提着一篮鸡蛋回汉口,很壮观,老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2023年6月18日)  


王建福,企业退休职工。经常写点生活题材的散文随笔自娱娱人。出版有散文集《人间有味》《春花秋拾》。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