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红兵:人生有三大幸事:读书、思考、实践

 李功随 2023-07-08 发布于广东
2023年7月2—3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中青年教师发展峰会在青岛成功举办,峰会围绕“怎样才能成长为名师”的主题,邀请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著名教育工作者,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上海金瑞学校校长程红兵,他以《归来依旧是书生》为题讲述了其个人的发展经历,他分享说:“人生有三大幸事:读书、思考、实践。这也是一个老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Image
本文根据程红兵校长在2023中青年教师发展青岛峰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归来依旧是书生

程红兵

非常高兴跟大家聊聊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要做个解释,我所谈的见解,其实都是普通的常识性见解,在座所有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认识。谈这个话题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个人的一些发展经历,这是因为话题本身的需要,不是自我吹嘘,也不是以成功人士自居。

人生有三大幸事:读书、思考、实践。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2021年世界教师日的主题是:“教师是教育复苏的核心”。我非常认同,我以为读书、思考、实践是教师复苏的核心。人生三大幸事,第一个就是读书。我这个人是很宅的,平常不愿意社交,没有多少朋友,有空就喜欢躲在自己的书房里看一些书,杂七杂八的书看了不少。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想一些问题,有时候兴之所致也会谈点个人的看法,有时候也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平时在漫长的教育职业生涯中,主要还是做了一些大量的实际工作。前半段主要在教师的岗位上,可以说41年的教学生涯,21年当老师,20年当校长这样的经历,就是实践。

读书最重要的是持续的去读,不断的去读,读它五年,读它十年,读它三十年……我看到许多学校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搞大量相关的读书活动。搞活动我总觉得是为了营造气氛,读书这个东西确实不是通过活动来的。读书就是老老实实的拿本书静静地去看自己的书,看过之后,再和人去讨论。如果只是搞一个读书活动,那一定不是真的读书。我现在走到许多学校,确实看到不断的搞一些所谓的读书活动,偶尔搞一次两次属于营造气氛,这可以理解,但不能今天看起来高兴了,就拿一本书看看。明天不高兴了,就不拿书看了。应该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坚持10年、20年、30年,你会发现自己变了,看待周围的事情也发生变化了,这种感觉很好。我觉得读书是老师和校长持续向上的动力,或者是一个人成长机制重要不可或缺的东西。

《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过我“程红兵: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我是1978年进入大学,进入大学以后,那个时候走进大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大学里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藏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用在读书身上。我觉得读书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用一介书生来自评自己。

《中国教育报》记者王珺跑到上海来采访我,她说:“您身上有书生校长的味道。这个味道和一般的校长不太一样。”教育科学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我的一本《书生校长》。我自我反思一下,书生最大的劣势是不太喜欢社会交往,不太懂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在今天的中国还是很重要的。书生还有一个特点是过于理想化,因为书看得多了,会把这个事情想得非常的美妙,但是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美妙的事情,哪有这么美好的世界。你构想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学校,哪那么容易把美好的学校变成现实。你会碰到很多的问题,碰多很多的意见不一致,你会跟很多人打交道,都是你不太愿意打交道的事情,所以过于理想化,过于单纯。就事论事,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原因之后再寻找对策,一鼓作气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一劳永逸,事实上哪有这么容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不起,它又带出十个问题。你解决了三个问题,对不起,三十个问题跟在后面来了,常常是这样。

当然书生也有他的优势,至少他看得多了,眼界开阔了;看得多了,自己的思维也就开阔了,思维的边界也就拓展了。他也懂得比较了,看了A学校、B学校、C学校,看了英国的学校、美国的学校、以色列的学校,然后再跟自己的学校去比较,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要去浪费时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你要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去做。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去做,怎样来选择?因此读书会给你带来直接的好处。书生气足,比较率真,说话不加以掩饰,至少让人感觉到还是比较真诚的。所以我说读书是一个老师成长最关键的要素。

读什么书呢?卡尔维诺曾经讲过经典作品的几个特征,“经典作品不是人家说'我正在读……’的书;而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的书’。”我们要选择最有价值的书去读,正在重读的书,因为这本书对他有价值,因为这本书启发了他,因为这本书让他有豁然开悟的感觉,读了一遍不够再读一遍。例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你发现今天教坛上的那些热词,特别是专家经常在嘴上说的概念都在上面,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什么是正式教育,什么是非正式教育?再比如说教育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再比如说教育与生长,除了生长之外,教育没有别的什么目的了。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都是来自杜威写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换句话说今天我们还在用他的概念在指导着我们的教育生活。
卡尔维诺还提到:“每一次阅读经典实际上都是一种重读。”确实是这样,你读一遍不够,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会发现,怎么第一遍没有读出来,第二遍读出来了。这跟你经历了很多生活实践有关,你会觉得经典原来说的都是我心里想说说不出来的话。例如,杜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昨天的方式很多,昨天的培养目标跟今天的社会需要不一样了,我们要对教育彻底的反思一下,到底教什么有意义?人工智能从知识吸收的角度来讲,它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储存无穷无尽的知识,我们人跟人工智能没有办法去比知识的储存,而且它调取知识的速度非常之快,你也没有办法去比,它甚至还可以组合知识,这一点令我非常震惊。面对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要思考到底教什么东西给孩子?到底让孩子学什么最有价值?今天的社会已经发展变化了,过去讲的一些常识性的概念,脑海中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意义,比如说什么叫做学习,什么叫做知识?什么叫做教育?这些概念今天社会已经重新诠释、重新定义,如果我们依然用昨天的概念来诠释今天的社会生活,来解释今天的教育生活是不是有问题?要跟进今天时代的发展,来重新认识到底什么叫学习?到底什么叫知识?到底什么叫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都要重新进行认识,所以学科的教育体系、学习的课程范式,今天的技术更迭变化非常的快速。未来的课程范式一定是“自选+推送”的,抖音出来以后我们发现推送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每个孩子的个人发展、情况不同,需要一定的推送。但是如果仅有推送,那就是茧房效应,需要自选,这是未来的学习范式。

 卡尔维诺提到:“经典会将以往的阅读痕迹传承给我们,让我们带着它们所经过的各种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历史的印记。”我们所熟悉的《论语》,它跟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东西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它已经沉淀在我们身上了,在语言、思维系统当中,在我们的大脑深处。从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来看,类似的话经常可以看到。

卡尔维诺还提到:“一部经典作品不一定教给我们以前不懂的东西,但它会带给我们莫大欢愉的惊喜,在发现中获益。”我读的阿莫纳什维利《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这书很好玩儿,里面记录了他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很多案例、很多故事,读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会心一笑。读的时候,你会为这个教师的故事感到非常的骄傲。他怎么会这样想的,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做法,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思考,他的孩子怎么这么的可爱,他的老师怎么这么有意思,你不断的获得很多的惊喜。所以,这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真得建议大家抽空读一下。 阿莫纳什维利说过这样几句话:“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孩子就是这样的,孩子的天性就是这样的,教师的天职就是要跟这样的孩子交流沟通,去引导,去服务,所以阿莫纳什维利说:“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对教育行业的认识,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能够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斯宾塞曾经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这句话出来以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在思想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思,同时也影响到教育界,影响到课程的诞生。可以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往下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最美好?什么样的学校最理想?什么样的课程最优秀?什么样的课堂最有智慧?你读了名家的东西,可能会触动你的思维神经,于是你会把这些事情进一步的去深入梳理一下,把这些最基础的问题梳理清楚、思考清楚之后,回过头来再来做学校的教育,那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的作品能够把当下的喧嚣调校成一种轻轻的背景声。”今天我们的教育界很热闹,有很多高论,我们也搞了很多的教育活动。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欢当老师,真的喜欢当校长,那就安安静静呆在你的学校办学,静下心来搞教育,看看经典的著作,读读孩子们的想法,把一切喧嚣都置于脑后,很显然这就有意思了。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莫兰写过一本书《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这本书也建议大家看一下,他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邀请而写的一份文件,后来就成书了,他说:“教育的目标与其说是造就充满知识的头脑,不如说是造就构造得宜的头脑。”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让他吸收的知识越多越好,而是构造一个结构适宜的头脑,让学生学会结构化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读教育经典?因为它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易中天曾经讲过“书分为两种,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我觉得教育经典既是谋生的,也是谋心的。你在职业的岗位上,不论你是担任班主任,担任年级长,还是担任校长,都需要读书。同时他是谋心的,对你个人的精神成长也是很有意义的。阅读经典的人格意义,它打开我们的思维,能提升我们的境界格局。同时,又有教育意义,它可以提供很多深刻的教育思想,至少能帮助我们把握方向,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在教学上也有很大帮助,它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孩子和老师,它能帮助我们对正在从事的工作认识更加清晰,把握规律更加准确等等。久而久之,它就成为老师和校长的日常生活方式。我说读书不是靠搞运动出来的,但凡运动式读书就是假读书,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你离开它就觉得难受,你每天不翻一翻书,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如果你到了这个程度那就对了,人的生活常态应该是这样的,尤其是搞教育的老师和搞教育的校长更应该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一定会影响很多学生。所以,经典阅读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思维的“塑形”。清华的学者刘瑜曾经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读经典还有塑魂的作用,它可以改变人的格局和气质。曾国藩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读书与不读书,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但时间一长,会发现有很多的不同。隔了五年、十年天差地别,真的是这样。这一点,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发生了变化,其实就是这样。气质的变化可能跟他的阅读有关系。

怎样读经典?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我的观点是用心去读,持续的去读,不停的读,自然就有收获。

读书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思考,大脑重要的作用要在这里体现出来,如果光读不去思考也有问题。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就是思想非常清楚,当然思考的前提是你的阅历,思考的前提是有几百本著作在你心中,这才可以谈思考。现在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但是思想越来越少。那些冗余的信息不断的充斥着我们的脑海,但是思想越来越少。我们的交际越来越多,但是真心越来越少。欲望越来越多,但是幸福越来越少等等。

学者陈平原曾经说过:“我们今天太多地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思考以前是时间维度的,现在是空间维度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分子’,比起以前世代的人的常识要多,但思考、辨析能力不足,这跟大家缺少琢磨的时间有关——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来仔细琢磨一个事情。”智能化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便捷,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我们了解的世界很多信息真的假的都搞不清楚,思考深度是不够的。我们缺少琢磨的时间,一件事情反复去琢磨,反复去思考,反复去推敲的时间少了,少了这点功夫,我们这点认识可能就流于表层。我的观点读书可以分为轻重两种,一种叫做轻阅读,一种叫做重阅读。轻阅读就是轻松翻阅,重阅读是研究型阅读。重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思考,阅读前的思考,即读什么的思考,读劣质的书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要读新书,但是新书的比例不要太多。经典是有局限的,黑格尔说:“所谓常识,往往不过是时代的偏见。”所有的经典都诞生在一个具体的时代,那个时代一定是有偏见的,所以我们除了读经典之外,还要读当今的一些著作。所谓经典不可能事事都能言中今天的状态、今天的问题,不可能针对明天的发展谈今天的事业,它毕竟不是基于当代问题的当代著作,它不能代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不读经典不行,只读经典也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认真面对当下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漠视当下与漠视经典问题一样严重。

前段时间读斯科特·佩奇的《模型思维》,模型化的建构很有意思。最底层这些不规则的点,不能称之为知识,它是数据。所谓数据是没有编码的事件,没有编码的原始经历,没有编码的现象,它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组织,没有结构。再往上一层可以发现这些圆点是方形,这些圆点是三角形,这些圆点是圆形,这些圆点是多边形,把数据命名归类了,这个就叫信息。再往上一层,你看它中间有符号,这个符号表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有了一个界定,这个才叫知识。再上一层,符号更加复杂了,有时体现在懂得如何选出最优模型,有时通过求出各种模型的平均结果来实现,这个才叫智慧。看今天的专家著作,在某种意义上会给你新的启发,因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的研究也在深入。我们因此懂得处理后的数据才是信息,处理后的信息才是知识,处理后的知识才是智慧。未经处理的数据不叫信息,未经处理的信息不叫知识,未经处理的知识不叫智慧。要经过处理之后,才能称之为知识和智慧。今天的时代已经对知识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诠释。

我特别倡导重阅读,重阅读要有目标设定,要解决问题、要根据你的职业领域、根据你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认真的去研究和阅读。要确立阅读的目标,阅读的目标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阅读过程中当然要质疑和批判,但是所谓的质疑和批判要有前提,我们知道今天的网络媒体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批判,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质疑,对人家的观点和逻辑思维根本就没有读懂,没读懂可能就会瞎搞一气。前提、假设要搞清楚,思维逻辑要搞清楚,背景要还原。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是有背景的,没有背景肯定是无中生有。要回到研究的土壤当中去,你要找到别人观点的生长逻辑,他的观点是怎样来的?是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你只有理解了他的生长逻辑,才能读懂他的生命状态。读懂了生长的逻辑,才有资格去批评他,否则的话就是炒作。如果盲目轻易的去批判,可能就有问题了。

阅读后的思考,每一次阅读之后要把它模块化、归纳整理。真正专业的阅读需要做这些工作,你要把它归纳和编码,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他及我,其实思维导图是最好的工具手段。我倡导的是研究性阅读、专业性思考、变革性实践。

刚才我们提到的知识到底怎样定义?学生如何定义?教育如何定义?学校如何定义?教师为谁存在,校长为谁存在,课堂如何改变,课程如何改变,管理如何变革?这都是可以研究的问题。自从微信诞生之后,其实整个学校的组织机构本身客观上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老师团队和管理团队正在研究群的概念,今天生活当中有很多的群,在管理当中群不可替代,自从有微信群出来以后,我们会发现群给我们带来很多管理的方便。在学校管理当中,这个群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假如深入研究这个群的话,很有意思。各种结构、各种范式的变革都可以去讨论。没有哲学思考,就无法进入成人的世界。

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道听途说一些信息,以为理解了它。当我们实际去阅读,就发现它们是如此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这种作品与读者建立了个人关系。”黑格尔的《小逻辑》,很有意思,它和我建立了个人的关系,它把我的整个的思维模型重塑了一遍。促进我在不断的思考教育的问题,曾经出版过《直面教育现场》这本书,在书中我说到: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活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的混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的分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的繁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芜杂。这本书出来以后还获得了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的教师喜爱的书TOP10。我在《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陆续发了一些批判性的文章,2005年5月18日发了一篇文章叫做《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当下基础教育同质化现象批判》。我说:“人云亦云,高度雷同的办学理念,急功近利追逐升学的应试教育。最终导致学校丧失个性,文化趋同、课程趋同、模式趋同,甚至思维方式都趋同。” 我这篇文章被《中国教育报》读者推评为十大人气文章,《中国教育报》说:这篇文章极具现实意义,是颇有火药味儿的檄文,呈现的是普遍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同质化现象,作者“五问”,以及“办学的雷同、话语的雷同,从根本上反映了我们校长、教师思想力的弱化,思想力的弱化是思想深度缺席的表征,办教育无论如何不能缺席思想,这当成为我们的共识”等观点,给人一种震撼,必将引起教育界人士更多的反思。文章对基础教育的同质化现象的批判,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但作者在本意上又是善意的,这从作者所提的建议中可看出来。如此分析透彻,建议切中肯綮,实为不错的文章。

2006年,我发表了《核心竞争力批判》,很多学校都在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说学校不是企业,学校从来没有想过去灭谁,学校应该是多元化发展,你发展、我发展,大家都好。而不是我一直独秀、一家独大,我把所有的学校全部占为己有,我们没有这种意识感,学校不应该搞成竞争,而且现在竞争已经非常的激烈,非常多莫名其妙的竞争在学校里面已经出现了,还要搞竞争。2007年我发表《学校教育伪现代化批判》,我们今天的很多学校在所谓的现代化中,集中体现在设备层面的现代化,口号层面的现代化,学校的校长喊口号,学校的大楼盖得很高,学校搞得很漂亮,漂亮是需要的,但这不是现代化的标志。2011年,我发表《英才教育批判》,英才教育花了国家很多钱,最后结果是什么?我们到底是用什么样的路径来培养英才?
2012年我发表《南辕北辙:教育家渐行渐远》,提出关于教育家的问题,教育家是培养出来的吗?当时到处都在培养教育家,到处都在做教育家工程,这篇文章被很多报刊杂志转载,我在文章中说到:“用工业化的模式来培养造就教育家,以工厂生产标准器件的方式来批量生产教育家。用商业化的模式培养、包装教育家,这种模式是通过投入试图赚取回报为主要特征,以追逐实际功利为主要目的。”我思故我在,书生具有特殊的标记,他要表达的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最后判断和表现出来是直截了当、绝不含糊的。

第三,实践。读、思、行合一。你是学校的老师,你是一师之长,你得做事。如果一天到晚沉浸在书斋里,你什么事都不做,就不是好老师,不是好校长。教学是我们天经地义的职责,同时把思考、行为结合起来,这才有意思。所以,适时表达、适时行动,当老师的时候,我在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当校长的时候,我对学校办学做了一些尝试。我在三所学校担任校长,两个是自己创建的学校,一个是老学校。这三所学校都是从怀德海的观点当中获得的启发,我先后在上海建平中学、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上海金瑞学校担任校长,在课程改革上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在建平中学主要是做学科的课程改革,到了深圳明德学校,主要是做跨学科的课程改革。今天回到上海,在上海创建金瑞学校,主要是做超学科的课程改革。一步步往前走,向前推进。

书生有自己的思维特征,就是在本来已经结束的地方重新开始。不是简单的说“可以”“很好”,或者说“不可以”“不好”,而是让思维游戏继续,让思考深入,直到思想逐渐明亮起来。一辈子当老师我很庆幸,当了校长之后只不过舞台大了一点,责任更加重大,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