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其比值在临床中的意义

 昵称68974516 2023-07-10 发布于山西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人体内糖和蛋白质互相转变所需的酶,体内分布广泛 ALT的分布以肝中最高,其次是肾、心、骨骼肌、脾等。AST的分布则以心肌最高,其次 肝、骨骼肌、肾脏等。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存在于肝细胞浆和线粒体内。正常细胞由于细胞膜的包裹,ALT和AST不会释放入血。肝细胞受到损害后,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膜破碎或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细胞中所含的ALT和AST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使血中ALT、AST活性增加。在反映肝细胞损害方面,ALT优于AST。肝内ALT的总活力为血清中的千倍以上,只要有1%的肝细胞损害,就可使血中ALT明显升高,对肝损害反应灵敏,是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指标。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是:5-40单位/升。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酶的正常值是:5-40单位/升。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潜伏末期临床症状尚未出现前,ALT即已明显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手段之 。对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幅度可为正常的一倍至几十倍不等。多数病人发病后一个月左右血清转氨酶即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可持续较长时间,但一般不会超过半年。如酶活性长期下降,提示病变仍有活动并倾向慢性化。
慢性肝炎时,酶活性正常与否,取决于病变的活动程度。病变静止时,酶活性正常;轻度活动时酶活性单项增高,呈间歇性短暂波动;显著活动时酶活性升高较明显,持续时间亦较长。常伴有蛋白代谢的改变。肝硬化时酶活性与慢性肝炎相似,病变静止时酶活性正常,活动时升高。

临床上常用AST/ALT的比值来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情况。ALT位于肝细胞浆内,而AST位于肝细胞浆和线粒体内,正常人AST/ALT比值为1.15左右,也就是AST较ALT稍高。当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有肝细胞浆内的酶释出,A LT上升幅度较AST为大。例如在急性肝炎早期,AST/ALT比值可降到0.56左右,肝炎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至正常。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胞浆、线粒体中的酶释放入血,以致血清AST升高幅度较ALT为大。如肝硬化时,比值可增高至1.44,慢性活动性肝炎比值也常高于正常。总之,肝病时AST/ALT比值<1,常提示肝脏损害较轻,AST/ALT比值>1,则提示肝脏损害较重。但是酒精对线粒体有特殊损害,90%以上的急性酒精性肝炎病例,AST/ALT比值>1,为一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