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社工站服务宣传报道的5点“温馨提示”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3-07-10 发布于广东

作者简介

穆怀奕,中级社工师,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亲历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过程,具有多年写作经验。

背景

当前,社工站的发展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这种蕴含着真、善、美的“人本主义”服务;

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惠及更多人,也需要被社会公众“看见”,扩大其知晓度和影响力。

所以,做有深度、有价值、具体化的服务宣传写作至关重要。

一、追溯服务的开展原因与预期成效

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为什么要搞这样一场活动?为什么邀请这些参与者?

问问题是在提示我们,社工站服务并非社区居委会搞活动,也不同于公益创投的活动,是项目化思维指导下的项目运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一个好的项目实施者会随着对每场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将颗颗“珍珠”逐渐串联积累,最终得到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例如,社工站召集部分在街道备案社区社会组织团队骨干,举办以时代呼唤、社区社会组织相关政策规定解读、本地社区社会组织特点与优势、“小组织”发挥“大作为”为内容的公益志愿服务宣讲会。

那么,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就应注重讲明背景及原因。

这次宣传会是社工站对街域社区社会组织现状进行调研、摸排、梳理、归类后,针对活跃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宣讲活动,也是社工站打造枢纽平台,分类培育与服务的开端……

这次活动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成效如何?

为后续服务打下什么基础?在宣传写作中,可以通过追溯尽可能地展现有用的背景和场外信息,使公众了解活动的意义、社工前期的工作铺垫和阶段性工作成效。

节日也是推进项目服务的有利时机,驻站社工会经常在传统节日开展社区活动,除了春节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外,应尽可能开动脑筋,将节日与项目融合起来。

可以引导所培育的志愿者团队策划实施活动,链接物资、组织或空间等资源,结合志愿者挖掘、邻里互助、结对帮扶、文体创作、社区宣传教育等一个至几个方面开展社区活动;

使每次节日活动沿着项目主线,既融合项目服务,又具有在地特色,便于进行深度宣传。

二、展现详实、具体的服务过程

一篇清晰、具体地呈现服务过程的稿件能够充分反映服务开展的扎实程度。

写作中,不能只是通过对事件的概括和总结来记述故事,应该通过描述服务过程、描绘服务画面和具体场景来展现成效。

谁来做?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步骤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尝试解决?要言之有物。

详实的服务过程能使公众了解社工站到底是怎样做事情的,精心设计、实施是社工的“底气”。

同样是搞培训,受众是社区工作者还是社区中的活跃志愿者,参与者不同,培训的授课人员、内容安排及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内容叙述要尽可能具体、准确。

三、突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专业性

只要罗列了理论与专业词汇的服务就是专业的吗?

有的宣传文稿看似大篇幅呈现了很多理论,但与实际操作的关联度不高,甚至看不出是怎样将这些提及的理论和专业词汇运用到服务之中的。

其实,理论与实践融合最好的体现是将专业理念、方法转化为对服务过程的设计、内容的安排、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和日常润物细无声的服务中。

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变化,先看见“人”,再解决“问题”,先讲“人情”,再做“事情”。

例如,发动1个好邻居加N个志愿者来帮1个空巢独居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居家安全、生活服务等方面服务,体现出为重点服务对象搭建社会支持网络。

例如,社工站从帮助社区“尝试”解决文明养犬问题开始,逐渐带教社区居委会召开民主恳谈和民主议事会,针对社区居民需求;

运用专业方法深入开展社区需求的民意摸底,结合实地走访、个别沟通等多轮协商,组织居民自发制定公约。

同时,链接辖区单位、组织、商户等资源,完善狗便盒、蚯蚓塔等粪便处理设施。

注重挖掘志愿服务力量,组建“文明养犬”服务小分队、狗狗俱乐部等团队,邻里自治维持协商成果。

经此问题后,继续汇集居民自身智慧、力量,帮助社区搭建多元参与的协商平台,逐步解决电动车上楼、楼道堆物、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停车难等一系列社区问题,社工逐渐由服务者、使能者转变为倡导者的角色,引导居民持续参与公共事务。

像例子中的项目宣传稿,可能没有大篇幅对“地区发展模式”进行解释,但通过潜移默化的服务不断回应居民需求并运用参与式引导方法;

帮助居民自助或互助,吸引居民在共同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更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这就是“地区发展模式”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四、凸显服务的长远影响和持久成效

没有好的服务,宣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服务,又该如何选择宣传内容?

如何进行总结提炼?如何确定宣传角度?

就目前来看,很多社工站项目都不太成熟,存在比较零散的问题,主线和思路的搭建需要逐渐明确,所以做好宣传更难,也更加重要;

因为尚待开发精细成型的服务模式和实践经验,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不停打磨,宣传总结的过程也是专业反思和逐步完善服务的过程。

社工站与一般的政府购买项目不同,它是持续服务基层民政工作的阵地,搞好平台建设、确保项目成效的可持续是衡量工作整体水准的重要方面。

所以,要注重宣传那些制度机制、具有常态性、系统性特点或能够持久发挥作用的创新做法与服务经验。

例如,社工站发布“双社赋能金点子计划”,主要围绕社区志愿者提质增量、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一老一小”志愿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居委会的“帮手”等三个方向,陪伴、指导社区制定项目计划书和活动方案;

协助社区实施并积极联接资源,为社区工作人员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开拓路径。

例如,通过挖掘社区志愿服务的骨干力量来充实、健全社区居委会下属委员会,发展文化体育、环境维护、生活服务、协商议事、互帮互助等相应类型、特点的社区社会组织,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引导居民通过加入社区社会组织,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参与社区建设,与下属委员会积极互动,有序凝聚社区治理力量。

例如,针对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居民加以引导,逐渐转化为志愿者,并进行定期培训,规范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一套在地志愿服务团队培育的实践经验。

由此可见,好的宣传有时候更需要系列宣传才能展示全貌,才能起到一个更好的效果,有时候社工通过多场活动或多次服务工作才能达到较为系统的项目成效,所以要区分适合单独宣传的与适合汇总宣传的内容。

明确哪一件工作重点写,哪几项工作联合写,哪些同类工作可总结提炼经验,又有哪些工作可作横向与纵向比较。

社工要有一双敏锐发现的眼睛,记录好实践的发展历程,面对困难、坎坷,敢于啃“硬骨头”,才能做好服务,也才会在宣传写作中凸显长远影响和持久成效。

五、运用生动、易读的表达方式

人都喜欢听故事,不喜欢讲道理,想把服务写得既客观真实又波折有趣,就要在看似平凡的服务中挖掘“宝藏”,多用数字、细节和故事说话。

(一)人物故事可以窥望服务全貌,要关注人成长变化和信念重塑的过程。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服务对象、闪闪发亮的志愿者、充满情怀且无惧挑战的社工身上都有值得被记录的人物故事。

例如,记录社工的故事:“同伴们眼中的刘社工,文静而低调,耐心而专注,乐观而坚韧。为人善良、宽容、谦逊的她,具有做社工的天然优势。

她总是微笑着尽自己所能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一个温柔的眼神、一通关切的电话、一句暖心的话语,她用好的“感受”换来别人好的“接受”。

十年来,通过不停地实践训练,使她能够敏锐捕捉服务需求,制定专业的实施方案和服务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

接下来,围绕这位社工从“新手小白”到“关系达人”、从“认识项目”到“大型活动”、从“学而不辍”到“专业成长”三个变化各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体现人物的成长。

(二)以主题与事件为线索展示服务过程,要从解决社区问题、促进发展的过程中,记录社工介入和“情境反馈”的过程,困难、挑战与努力克服的过程是令人感动的。

例如,驻站社工与社区党委班子成员、网格员、热心居民及各类诉求居民一道,协力解决小区居民对大门开放的分歧导致的大门破损问题,其中的细节让人引发思考,值得经验总结。

(三)精细刻画营造氛围的场景,要在表达中加入“时、地、人、事、故”和“视、听、嗅、味、触”的描述。选择服务发展的高峰、低谷或事件的情感高峰等具有代表性的精彩场景进行写作。

例如,《南开首创!“沉浸式体验”社工赋能法》前两段: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和大伙儿一块来商量商量更换排污管道的事情……”

“我觉得换管道这事跟我们家关系不大,我在6楼,摊钱这个事轮不到我!”

“我最近正打算重新装修,换管子的钱我建议平摊。”

“我们家早就做了独立下水,你们换排水管道,不砸我们家的地?我们家可是刚装修好的,一砸那满地的瓷砖就废了!”

七嘴八舌的发言,火药味儿十足的对话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原来这并不是社区会议,而是社区模拟民主协商会议改编的“沉浸式体验”社工赋能培训会。

日前,南开区社会工作站指导中心联合广开街社工站为社区工作者们带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民主协商赋能培训会。

该活动聚焦居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楼内排水管道老化急需更换的问题,将社区的真实案例改编成情景剧本,邀请社区工作者进行角色扮演。

(三)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和特别复杂的语言,要学会归纳提炼出简洁凝练的经验或观点,用有条理、逻辑性的文字表达出来。

例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社工站项目经验说》将该项目特点概括为:

“自下而上”功能型协商;“理性”与“温度”并存;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协商方法;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发声。

例如,以社工机构加强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文章《打铁还需自身硬 专才更要本领强》部分段落如下:

对驻站社工来说,学历只能说明过去,学习力代表未来,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组织来说,要保证人才的活力,在组织内部建立深层次的学习循环尤为重要。

1、梯队建设,人才培养及管理日益成熟。

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及机构发展策略,给予社工个人不同的成长方向和空间。分别从区级社工站建设指导中心社工、街道(乡镇)社工站驻站社工、区中心负责人、街镇社工站负责人、区中心业务能手、街镇社工站业务能手等层面,推动机构人才梯队建设和“练兵”实践。

与此同时,建立了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社工能力发展和潜能开发,致力于培养一支符合实际需求的精干社工团队。

2、“专业练兵”,开发一套结构化的动态人才培训机制。

机构注重人才的培训和成长,每年度定期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专业充电和练兵实践。

根据社工站建设发展对驻站社工人才的实际需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社工站建设政策法规、民政领域(儿童、养老、社救等)相关政策及社区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实践案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管理;项目服务等五大维度层次化分类学习系统。

3、“重点练兵”,加强横向链接打造服务品牌。

本着“敬业立足、专业立身”的目标,针对为老、青少年、社区治理等各类型专业服务的共同需要进行横向链接,多样化地组织社工开展以“重点练兵”为方向的“专业竞赛”、“技术比武”,突出实战性,巩固所学的专业技巧。

与此同时,为不同类型的项目构建专家、机构督导、资源共同协作的特色支持体系及动力机制。

可见,在写作中要注重框架和脉络的搭建,围绕主题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每个方面有哪些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妥当,方便指引我们完成整篇宣传稿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