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去分化脊索瘤1例

 Joy2023 2023-07-10 发布于浙江

病史介绍

性别:


年龄:

60岁

临床表现

1个月前出现骶尾部疼痛,大便排泄困难。1年前曾在外院诊断为“脊索瘤”,行手术治疗,未行放、化疗。

影像学表现

骶尾部肿块,边界欠清,局部骨质破坏,T1W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欠均匀,提示肿瘤复发。

大体观察

灰白破碎组织一堆,体积:5cm×3cm×1cm。

镜下形态

图片

图1

低倍镜下,肿瘤呈分叶状,有明显不同的两种组织学形态。


图片

图2

高倍镜下,一种成分富含黏液背景,细胞体积大,胞浆嗜酸性,含有较多空泡的液滴状细胞,呈索状或呈巢状排列。

图片

图3

高倍镜下,另一种为梭形细胞,呈束状或车辐状排列,其间还可见大的多形性细胞和怪异的瘤巨细胞。

图片

图4

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EMA阴性。

图片

图5

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100阴性。

图片

图6

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Brachyrury阴性。

免疫组化:

ALK(-),Brachyrury(-),CD23(-),CD34(-),CD68(-),CD117(-),EMA(-),CD123(-),CK8/18(-),Desmin(-),DOG1(-),HMB45(-),INI1( ),S-100(-),SMA(-),SMARCA4( ),SOX10(-),KI-67(增殖指数约90%)

患者1年前外院诊断脊索瘤的镜下形态学:

图片

图7

镜下显示经典型脊索瘤形态,可见较多“泪滴”样的空泡细胞,黏液背景明显,瘤细胞核偏位,胞浆呈空泡状。

最终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及形态学,符合去分化脊索瘤。

图片

讨论

概述

脊索瘤是起源于脊索残余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行为取决于发生部位、局部侵袭性和复发等多种因素,但一般生长缓慢。组织学有上皮性细胞,并具有上皮细胞免疫表型。

大约5%的脊索瘤含有高级别肉瘤成分,被称为“去分化”脊索瘤或脊索瘤伴恶性梭形细胞成分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脊索瘤组织学分3个亚型:经典型脊索瘤(CONC),低分化脊索瘤(PDC),去分化脊索瘤(DC)。DC又可以分为2型:首诊就是DC者为原发DC(P-DC);首诊为CONC,后复发为DC者为继发DC(CONC-DC)。

发生机制

目前关于去分化脊索瘤的发生机制有三种假说:

①两种不相关肿瘤的相互碰撞;

②由于去分化过程,脊索瘤向恶性梭形细胞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展;

③脊索瘤接受放疗后产生的放疗后肉瘤。


流行病学特点

去分化脊索瘤在发病部位、发病年龄、分布人群与脊索瘤无明显差异。

病理特点

肉眼观察,去分化脊索瘤呈分叶状。常规成分表现为胶状切面伴有可变出血,去分化成分表现为明显坏死,与其他高级别肉瘤相似。

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由两种成分组成,即经典型脊索瘤成分及高级别肉瘤成分,经典型脊索瘤区域为黏液背景中的条索样细胞,可见典型的印戒样细胞、泪滴样细胞,肉瘤成分为异型性明显的梭形细胞,核分裂及坏死常见;经典型脊索瘤与肉瘤成分可以分界清楚,也可以有移行现象,脊索瘤成分常呈结节状位于肉瘤中间,呈“孤岛样”改变。

经典型脊索瘤表达CK、EMA、S-100及Brachyury;去分化脊索瘤则不表达或灶性弱表达CK或EMA,可以表达间叶成分vimintin,但不表达Brachyury。

分子遗传学特点

大多数病例伴PTEN无义突变、SMARCA4错义突变和TP53错义突变,少数病例伴有MYC拷贝数增加。
图片

图8

去分化脊索瘤的分子特征。

鉴别诊断

①低分化脊索瘤

好发于儿童,中位年龄7岁,好发于颅底,细胞密度大,片状实性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不存在犹如DC中的脊索瘤与肉瘤截然不同的区域,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K、EMA、S-100及Brachyury,但INI1表达缺失。

②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好发于四肢近端,肿瘤呈结节状分布。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柱状或缎带状排列,胞质嗜酸,核小,深染,无脊索瘤中的空泡细胞以及小圆球状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方面,vimentin是其唯一稳定表达的标记物,只有极少量的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表现为CK阳性。

③黏液样脂肪肉瘤

好发于四肢,最多见于大腿,主要有三种组织成分,一是各个分化阶段的脂母细胞;二是分支状毛细血管;三是富含酸性黏多糖的黏液样间质。

免疫组化S-100、vimentin阳性,CK、EMA阴性,可出现特征性的DDIT3基因断裂。

图片

治疗与预后

去分化脊索瘤主要以姑息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后可辅助放疗,化疗基本对此肿瘤无效。去分化脊索瘤较经典型脊索瘤更具有侵袭性及转移能力,表现出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患者多死亡于远处转移。



参考: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Meis JM,Raymond AK,Evans HL,et al. “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three cases.[J]. Am J Surg Pathol,1987,11( 7) : 516-525.

[2]Hanna SA,Tirabosco R,Amin A. 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 a report of four cases arising'de novo’[J]. Bone Joint Surg,2008,90( 5) : 652-656.

[3]Nachwalter RN,Rothrock RJ,Katsoulakis E,et al. Treatment of 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a large volume cancer center[J]. J Neuro-oncol,2019,144 ( 2) : 369-376.

[4]Hung YP, Diaz-Perez JA, Cote GM, et al. 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 Clinicopatholog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Integrative Analysis [J]. Am J Surg Pathol. 2020 ,44(9):1213-1223.


作者

图片

陈旭 主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病理科

参加病理工作6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CD 4篇。

审校

图片

吴建锋 主治医师

附属西病理科

本文系NGDP新病理团队撰写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