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治疗腰痛的穴位

 ahzyy 2023-07-1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神阙
梁某某,男,50岁。1979年6月8日初诊。患者腰脊部冷痛重着年余。百天前涉水冒雨,当晚即感腰痛,拘急不能俯仰。检查时腰部活动受限,行走呈伛偻状。舌苔白腻,脉沉紧。大灸神阙21壮,当即腰部即能活动,腰痛大减。后经1天病瘥。
治疗方法:先用凡士林涂脐中,再用麻纸置于穴上,纸中央(即穴中心)放3~5mm厚的小颗粒青盐,然后用压舌板压平,放置大艾炷(下宽1~1.5cm,高2cm)。[梁波、陕西中医函授.1986,(3):31.]
肾俞
(1)壬戌岁,吏部许敬庵公,寓灵济宫,患腰痛之甚。同乡董龙山公推予视之。诊其脉,尺脉沉数有力。然男子尺脉固宜沉实,但滑数有力,是湿热所致,有余之疾也。医作不足治之,则非矣。性畏针,遂以手指于肾俞穴行补泻之法,痛稍减;空心再与除湿行气之剂,一服而安。公曰:“手法代针,已觉痛减,何乃再服渗利之药乎?”予曰:“针能祛病,公性畏针,故不得已,而用手指之法,岂能驱除其病根,不过暂减其痛而已。若欲全可,须针肾俞穴,今既不针,是用渗利之剂也。岂不闻前贤云:腰乃肾之府,一身之大关节。脉沉数者,多是湿热壅滞,须宜渗利之,不可用补剂。今人不分虚实,一概误用,多致绵缠,疼痛不休。大抵喜补恶攻,人之恒情也。邪湿去而新血生,此非攻中有补存焉者乎?”[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11.]
(2)舍弟腰痛,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行履如故。[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12.]
(3)许知可因淮南大水,忽腹中如水吼,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思之,此必肾经感水气而得,乃灸肾俞三七壮,服麋茸丸愈。予谓腰痛不可屈伸,灸肾俞自效,不服麋茸丸亦可。[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12.]
(4)杜某某,男,42岁。早年即患有腰痛。1968年秋,突然腰痛加重,且有遗精现象。经下法治疗3次痊愈遗精现象亦随之消失。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抱肘趴在自身的膝上。用30号或32号毫针针肾俞穴(双):一般微斜向椎体,深1.5~2寸,勿令过深,轻轻提插,患者自觉酸、麻、胀、痛均强烈,嘱其勿动。每5~6分钟行针1次,针感可达腹股沟处,留针半小时左右起针。[薄连生.赤脚医生杂志.1977,(10):16.]
(5)何某某,男,62岁。1990年5月30日初诊。腰痛时时发作,不能伸屈,历经治疗效果不佳,诊为腰大肌劳损。查:腰部双侧肾俞穴处,均有明显压痛点。针刺肾俞穴,针感传至腿、膝、足,疼痛立减,续治7次,痛除而愈。[范立新.四川中医.1991,9(6):49.]
石门
夏某某,男,28岁,中捷友谊厂司机。1973年1月8日来诊。主诉,1971年10月患肾盂肾炎。现尿道痛、尿频等症状均消失,惟腰痛难忍,久治未效,已13个月不能工作。脉数,形体颇壮,尿常规化验:蛋白(+)。检查第4腰椎有压痛,缪刺石门穴,当时痛止。患者说曾经住院个月,吃药180多剂,均未效,今天1针止痛,他还不敢相信真能治好。10日该厂邵某来治病,说夏某某的腰已不疼,开车出去了。11日夏某某来复诊,自己开车来的,已经痊愈,上班工作。[针灸秘验:136.]
按语: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取任脉输穴石门调任脉,诸阴诸阳气血皆调。又三焦募可调整三焦气机,理气止痛,腰痛可解。
外关
朱某某,男,56岁,木工。腰痛持续8个月,服中药数十剂,腰仍不能直立,时轻时重,用下法治疗13次而愈。
治疗方法:①单纯针刺双侧外关穴,有的患者单针一侧外关穴就有效果。如果在腰部扭伤范围内找到压痛点,或者在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处下针,与外关穴结合起来,疗效更加满意。②按常规用75%酒精消毒,针刺压痛点时,要使针感上下扩散,酸、麻感觉明显,甚至超出病变范围,稍留针或不留针,出针后立即在双外关穴处下针,加强针感后留针。同时嘱患者保持针位不变,腰部试作前后、左右、转侧或下蹲动作。一般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加强针感(行针)1次。此时患者自觉腰部痛止,效果稍差者也感到痛势大减。[夏栋荣.赤脚医生杂志.1975,(5):38.]
按语:外关透三阳络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少见,本经输穴相透亦较少见。外关是络穴,通于阳维,阳维脉可维系联络全身之阳。三阳络傍依会宗与手三阳经皆有联系之意,与三阴交可以互通,会宗者为前臂诸阳脉会聚之宗主。故取外关透三阳络,可调节全身阳经及督脉经气。腰痛、急性腰扭伤,病在阳,在太阳,督脉。今通调其气血,畅其血脉,其病可愈。另观其取穴本义,该法对肩漏风、落枕亦有效。
腰眼
(1)吴某某,男,32岁。因夏季收麦时,持重跌仆,扭伤腰部,难以转侧俯仰而就诊。立即采用腰痛奇穴,外敷腰眼,每天1次,每次热敷5~6小时,3天见效,1周痊愈。
治疗方法:①药物:当归50g,乳香20g,没药20g,醋300ml,川牛膝15g。②制法:将诸药放入醋内,浸泡4小时,放锅内加热数十沸。③用法:以纱布放醋内浸透,乘热外敷穴位,如冷再换,每天1次,每次4~6小时。[穴位贴药疗法:49.]
(2)刘某某,男,32岁。患腰痛年余,绵绵不绝,卧则减轻,劳则痛甚,腰膝酸软无力,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诊为阳虚精亏之证,以暖腰散装入纱布袋内,贴于腰眼,以绷带固定,睡时垫于腰部。20余天,诸症明显减轻,50余天痊愈。
治疗方法:①用药:广木香、川椒、大茴香(炒)、补骨脂、升麻各30g,附片 15g,肉桂30g,川楝子30g,葱姜汁适量。②外敷法:将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装入纱布袋内,贴于腰眼,以绷带固定,睡时垫于腰部。③灸法:每次取药粉20g,加葱姜汁调膏,放于穴位上,上盖净布,以艾炷放膏上点燃灸之,见效迅速。[穴位贴药疗法:49.]
阿是穴
(1)有妇人久病而腰甚痛,腰眼忌灸,医以针置火中令热,缪刺痛处,初不深入,即而痛止。[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12.]
(2)王某,男,38岁,工人。1978年9月4日初诊。3天前晨起始感腰胀痛,弯腰伸腰均困难,且伴右髂后痛。检查发现右侧腰3横突尖压痛明显,右臀上皮神经有压痛。作右腰3横突尖点按1次,次日痛减轻,第3天腰部活动正常,痛减大半,7天后疼痛完全消失。
治疗方法:①取穴:腰部肋背角与髂背角两点联线的中点向外移至与骶背肌外缘的交点处,在此点上用拇指尖向前内方深压即可触及第3腰椎横突尖。②患者俯卧,全身肌肉放松,医者拇指从患侧压住腰3横突尖,保持接触固定不移,在局部作旋转按压,由轻渐重达到患者能忍受的限度为止,时间一般2分钟,结束时局部发红、凹下,做肌肉皮肤一般按摩。[巫光祥.雅安医药.1980,(4):23.]
(3)李某某,男,32岁,工人。1989年4月11日初诊。自述1个月前闪伤腰部,当时腰痛剧烈,活动困难。经外用痛肿灵及伤湿膏后疼痛稍减轻,但1个月后仍感疼痛,活动不利,遂来我科诊治。症见腰痛,活动不利,尤以前屈及右侧弯明显。检查:右侧腰肌紧张、压痛,以第3腰椎横突处及第12肋下缘处明显。拟诊:右腰肌劳损。给予下述推拿手法治疗,隔天1次,经3次治疗后,症状消失,功能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治疗方法:先检查压痛点,并寻找压痛最明显的激痛点。用手掌按揉或滚3~5分钟,然后用拇指或肘尖在压痛点处按压弹拨强刺激,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部位不同手法用力而异,以达到强刺激为度,最后用手掌揉局部结束手法。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裴龙丰.广西中医药.1993,14(2):60.]
(4)白某某,女,54岁。昨晚因弯腰端水盆而致背部剧痛,并向前胸呈放射性刺痛,俯仰活动明显受限,深呼吸时疼痛加剧。检查:腰背部呈板状,第5~6胸椎后关节紊乱。按下法治疗并配合深呼吸运动后,当即症状消失而愈。
治疗方法:取穴:曲池下2寸,手三里穴旁开5分,压痛敏感处是穴。医者以拇指在敏感区探压寻找最痛点,然后由轻渐重用力按压,顿时患者感到全身冒汗,旋即腰背放松,疼痛锐减,此时可嘱患者俯仰转侧活动腰背部,如此持续3~5分钟,患者感腰背痛消而愈。[李兆榜.按摩与引导.1992,(5):28.]
耳针腰骶穴
(1)刘某某,女,60岁。于1986年5月20日初诊。因5天前从四级楼梯上跌下,致两膝、胫部疼痛,并见青紫瘀斑,2天后左侧腰部开始疼痛,逐渐加重,坐立困难,腰部活动受限,针刺背俞穴及拔罐后,疼痛略有缓解。2小时后复作,服药和外敷膏药均无效。检查:患者髂后上嵴处有明显压痛,同侧耳廓的腰部有压痛点,即用火柴棒压迫痛点1分钟,令患者缓慢加大幅度活动腰部,即感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幅度增大。每5分钟加压痛点1次,15分钟后,患者疼痛消除,髂后上嵴处已无明显压痛,腰部活动自如,随访1周未发。[包国庆.上海针灸杂志.1987,(1):38.]
(2)施某,男,55岁,锅炉工。因弯腰拿煤铲,只听腰部“咔嚓”一声响,当时右腰部牵及臀部剧烈疼痛,身体辗转困难,全身直冒冷汗。被同事抬送医院,经X线摄片检查,腰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诊断为急性腰扭伤。给予针刺阿是穴、委中等穴,红外线照射,口服镇痛镇静剂、三七片等药后,疼痛不止,咳嗽、呼吸时加重,翻身不能,坐立不安,彻夜未寐。次日下午来我处诊治。查:症状如前,见右耳对耳轮上下脚起始部有芝麻大小的突起物,以火柴头触之,患者反应疼痛异常,给予针刺该点(腰痛点),捻针1分钟后,患者只觉患部发热,腰部如卸下重物。半小时后出针,患者诸症解除。[何通道.中医杂志1990,31(8):37.]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